史新浩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 山東 濰坊 261011)
基于任務驅動的《企業重要事項核算》課程改革與創新*
史新浩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 山東 濰坊 261011)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企業重要事項核算》課程堅持“以會計崗位能力培養為重點,著眼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遵循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探索出了“一體三結合、五個環節依次遞進、環環相扣”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實現了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相結合、課程內容與工作任務相結合、課程學習與學生未來職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任務驅動;企業重要事項核算;課程改革;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企業重要事項核算》是我院省級特色專業會計電算化的核心骨干課程,該課程基于項目導向、任務驅動開發建設,實現了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相結合、課程內容與工作任務相結合、課程學習與學生未來職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建設目標。
本課程的設計理念是:堅持以會計崗位能力培養為重點,著眼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統籌組織《企業重要事項核算》的課程內容和教學實施。以完成會計崗位的工作項目為導向來組織教學內容,以教學任務、學習性工作任務的組織實施來驅動教學過程。把會計崗位中特殊業務的賬務處理、會計調整業務的處理以及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等單項工作任務與單項實訓平臺相融合;針對九大項目組織離散型場景手工實訓,按照“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模式組織九大項目的階段性理論教學,將離散型的場景手工實訓融入階段性的理論教學內容中,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以企業會計工作過程及工作過程中的任務、環境為基礎,精心設計學習性工作過程及工作任務、學習性工作環境,實現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相融合。
本課程的改革思路是:實現任務驅動項目化教學,案例引導趣味化學習,工作實踐情境化實訓。
(一)任務驅動項目化教學
任務驅動項目化教學是指通過解析企業會計工作過程及工作過程中需要完成的單項工作任務,以工作項目為導向、以完成教學任務及學習性工作任務驅動教學過程,充分體現會計工作的職業性。
考慮到行業企業對中高級專業人才的需求以及學生的后續發展潛力,該課程應當培養學生較高的專業理論素質和會計實務的職業分析與判斷能力。基于此,校企合作雙方首先應就企業會計工作過程及工作過程中需完成的單項工作任務進行解析,選取、提煉出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和實踐技能的單項工作,以此形成工作項目,再以工作項目為導向構建本課程的知識框架結構。根據每一項目的工作過程,需要完成對項目的認知、分析判斷、確認、計量、報告和披露等工作內容。
在每個工作項目下,應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和高職教育教學規律,整合、序化出若干教學任務及學習性工作任務,通過教學任務及學習性工作任務的完成驅動課程教學過程的組織實施。
(二)案例引導趣味化學習
案例引導趣味化學習指通過案例引導等多種途徑,讓學生體驗教學做一體化的樂趣,實現教與學的開放性。
每一項目均要設置引導案例,提示學生該項目的學習要求和能力目標。在項目內容的講授過程中,要設置若干工作情境和情境案例,教師通過情境模擬、角色扮演、情境實踐演練等方式,指導學生學中做、做中學,邊學邊做,在教學做一體化的學習中品味樂趣,在趣味中學習專業技能。
我院課程組圍繞教學項目到行業企業采集真實的原始資料和案例材料,制作了豐富多彩、直觀形象的教學課件;開設了網絡課堂,并跟蹤會計、財稅法律法規的變化,及時編輯、更新案例庫、習題庫和測試題庫,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供了良好平臺。
(三)工作實踐情境化實訓
工作實踐情境化實訓是指設置仿真工作場景,組織情境化實訓,以充分體現實訓場景的實踐性。
我院投資建設的仿真工作場景為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保障和物質基礎。在已建成的手工仿真實訓室、電算化實訓室、多功能實訓室中,課程組參照會計工作的真實場景設置了仿真工作情境,有仿真會計實務資料,并有企業會計工作實際使用的真實的各類賬、證、表。學生可通過各種形式的情境化實訓和頂崗實習感受工作氛圍、訓練職業技能、提高實踐水平。此種實訓內容如圖1所示。
(一)教學內容的選取
針對企業會計崗位所必需完成的特殊業務核算、會計調整的處理、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等工作任務來設計教學內容。本課程選取了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或有事項,債務重組,借款費用,所得稅,外幣折算,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合并財務報表等九個項目作為主要教學內容。
選取教學內容時應注意與初級及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考試相結合,把相關資格證書考試的要求滲透到教學內容中。整個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注重與勝任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相結合、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要求相聯接、與從業人員職業素質養成相貫通,為學生未來職業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圖1 工作實踐情境化實訓示意圖
(二)教學內容的組織
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要求充分體現 “任務驅動項目化教學、案例引導趣味化學習、工作實踐情境化實訓”的課程設計思路,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
根據企業會計工作的過程和要求,我們將教學內容整合為九個項目,將每個項目分解為若干個教學任務,通過任務驅動教學內容的實施。針對每項任務還精心設置了情境辨析、情境認知、情境案例、情境模擬、情境實踐演練等活動,讓學生體驗“教學做”一體化的樂趣。每個項目都配有學習性工作任務,學習性工作任務以會計調整、特殊業務以及合并財務報表等的會計處理方法為主線,以職業崗位各項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進行設計,項目和工作實踐高度仿真,實現實訓項目的情境化,使學生在做中學。
在課程內容教學結束后,我們集中安排4周實訓,其中3周進行手工賬務處理,1周進行電算化上機處理,以實現手工賬與電算化賬的有效銜接。
本課程探索出了“一體三結合、五個環節依次遞進、環環相扣”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如圖2所示。
“一體”指教師理論教學與學生情境演練同步,融教、學、做于一體。比如,“債務重組”項目包括任務1“債務重組認知”和任務2“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兩項任務。在任務1講授過程中設置情境案例,以情境辨析的方式要求學生分析、辨別債務重組和非債務重組、以何種方式進行債務重組,從而實現對債務重組的認知。在任務2的講授過程中,設置工作情境和情境案例,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分別扮演債權人角色和債務人角色,對債權人在債務重組下的會計處理和債務人在債務重組下的會計處理進行實踐演練,將教師對專業理論知識的講授、學生對學習性工作任務的學習和情境案例下的實踐演練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圖2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示意圖
“三結合”之一是階段性理論學習與單項仿真實訓相結合。以每一項目為一階段,組織教學任務的理論學習;以同一項目的學習性工作任務為同一階段,組織單項仿真實訓,從而將圍繞某一項目的階段性理論學習與離散型單項仿真實訓有機結合起來。比如,在“項目9:合并財務報表”中,其學習性工作任務包括合并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合并利潤表的編制、合并現金流量表的編制等;在“任務2:合并資產負債表”講授完畢后,接著進行“合并資產負債表的編制”任務的同步實訓。為此,教師須提前預置情境案例和全真賬證表,在仿真工作情境(手工實訓室)中組織學生完成該項學習性工作任務。
“三結合”之二是集中性綜合仿真實訓與電算化上機實訓相結合。在仿真工作情境(手工實訓室、多功能實訓室)中,利用全真賬證表和仿真情境案例(綜合會計實務)進行手工實訓。手工實訓完成后,在電算化實訓室中,根據手工實訓的過程性材料和結果數據,利用實用會計軟件組織學生進行上機實訓。
“三結合”之三是校內仿真實訓與會計咨詢、服務中心真賬實訓、校外頂崗實習相結合。除了充分利用校外實習基地外,我們以課程組教師為核心,在校內建立了工廠化的實訓基地——會計咨詢與服務中心,讓學生了解真實賬務流程、真實票據,親自參與會計核算,親自按手工賬、電腦賬、納稅申報等對會計工作進行一系列的崗位技能操作。
“五個環節依次遞進、環環相扣”指“三結合”模式中設計的階段性理論學習、離散型單項仿真實訓、集中性綜合仿真實訓、電算化上機實訓、校外頂崗實習等五個環節,前一環節以后一環節為行動導向,后一環節以前一環節為行動基礎,環環相扣,依次遞進,將校內仿真工作情境的學習過程與校外真實工作場景的工作過程有機組織起來。
《企業重要事項核算》課程在特色專業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充當了排頭兵的角色。本課程的改革與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高職教育改革的方向,課程的教學目標符合就業崗位對高素質高技能專業人才的需求,教學內容體現了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的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結合,課程改革得到了學生、行業企業和校外專家的肯定和一致好評。
課程改革為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堅實的專業知識儲備。學生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率逐年提高,2010年達到93%以上。部分學生考取了注冊會計師全科合格證書,被濰坊、青島兩地較大的會計師事務所錄用。在校生中已有百余人次獲得了注冊會計師單科合格證書。會計電算化專業已成為眾多學生、家長選報專業時的首選對象。
課程改革為招生和就業的良性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我院會計電算化專業近5年平均錄取率 (錄取人數/招生計劃數)達200%,平均報到率近90%,累積就業率達到92%,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1]馬丙玉.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專業泛讀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10,(8).
[2]粟衛紅.項目教學法在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0,(5).
[3]曾玉章,唐高華.職業教育項目教學的理論依據與實踐價值[J].教育與職業,2010,(2).
[4]付子順.以項目為載體的《產品分析與市場開發》實踐教學方案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10,(26).
[5]吳兆明,盛利強.基于“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高職《社會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0,(20).
G712
A
1672-5727(2011)12-0091-02
史新浩(1970—),男,山東萊西人,碩士,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副教授,會計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會計理論與實務。
(本文責任編輯:謝良才)
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立項資助項目《任務驅動模式下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09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