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熔
作者通聯:北京天惠維測電子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區魏公村1號韋伯豪2#-1-304室 100081
E-mail:sales@hntest.com
ASA 測試是電路在線維修測試儀上最重要的測試功能之一。尤其在無圖紙的電子電路板的維修檢測中,ASA 是最方便、最有效和應用最廣泛的測試功能。
ASA 測試是通過把同樣的測試信號,先后(可能間隔數天、數月甚至更長)注入到兩個完全相同的被測試對象的相應位置,根據兩者的響應差別來診斷故障,因此,測試信號的可重復性,是測試準確性的基本保證。
ASA的基本測試信號是正弦波,描述正弦信號的主要參數有:幅度、頻率、失真度和輸出阻抗。所謂重復性,就是指一旦選定了信號參數,在任何時候實際輸出信號的這些參數保持不變,即都是同樣的信號。
絕對精度指信號參數的實際值和標稱值之間的差異。例如,選擇輸出100Hz的正弦信號,實際輸出總是120Hz,那么,信號的重復性沒有問題,但絕對精度誤差20%。如果需要對被測試對象進行一些定量測試,信號絕對精度的好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即信號絕對精度不好,定量測試就會不準確。為此,匯能測試儀在高質量測試信號上做出了很大努力。
因為集成電路一般是直流器件,對信號的頻率及失真度不敏感,而電容對信號所有參數都有反應,所以判斷測試儀產品信號質量的方法:用ASA 功能測試一個好電容,其重復性好壞表現在多次測試結果的一致性;絕對精度表現在實測曲線和理論曲線的偏差大小,或從曲線上計算出電容的容量,也可以用實測容量和實際容量(用標準儀器測出)的偏差大小來說明。
并非同一個器件的所有管腳都適用于同樣的測試參數,如集電極開路器件的輸出耐壓較高,用于驅動數碼管及繼電器等,而輸入一般是標準電平,所以輸出及輸入測試信號的幅度應該不同,才能達到全面檢測的目的。匯能測試儀有普通管腳和特殊管腳設置兩個窗口,普通設置對所有的管腳有效,而特殊管腳設置中可對少數特殊管腳重設參數,特殊設置的優先級別高于普通設置。
在完成測試后,如果對測試結果不滿意,還可以利用單曲線處理功能,用鼠標選中不滿意的曲線,打開該曲線的設置窗口,重設后重測該曲線。
都是好電路板,相應位置的器件型號完全相同,但是管腳曲線差異很大。把這兩個器件拿下來離線測,曲線仍是不同,但都能用,都是好的,這種情況主要在測試集成電路時出現。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兩個器件往往不是同一個廠家生產的。原因是兩個廠家使用不同的內部電路實現了同樣的器件功能,所以端口曲線有差異。
匯能測試儀的解決辦法,是在學習好電路板上的器件時,不僅輸入器件代號(包括型號),還允許輸入廠商及器件批號,可以為不同廠家的器件分別學習曲線,在比較時加以區分(見圖41)。

圖41
異常曲線也可說是虛假曲線,指測試到的曲線并不夠真實。異常曲線是影響測試準確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觀察到的異常曲線如下。
開路曲線由于測試夾具與被測器件的接觸不好導致。原因是測試夾或探棒沒有穩定接觸器件管腳、管腳氧化、防銹涂層未打磨干凈及測試探頭磨損等造成,開路曲線只需測試一次就能發現。
這類曲線共有3種,需要至少兩次測試才能發現。
(1)自激型曲線。特點是大面積散點,并且沒有最終的穩定狀態,通常更換測試信號頻率即可消除。
(2)CMOS型曲線。特點是曲線上下跳,似乎是兩條穩定曲線輪流出現一樣,多數發生在測試單獨的CMOS 器件時,只要測試時把器件的電源腳和地腳都接地就可消除。
(3)過渡型曲線。特點是當連續多次測試時,曲線逐步向一個穩定狀態靠近,有一個最終的穩定狀態。
異常曲線通常在使用測試夾作為測試工具時影響測試的準確性,使用測試夾一次要學習數十條(單端口時),甚至數百條(多端口時)曲線。如果不知道其中哪些曲線異常,都作為標準曲線存下來,在比較測試時就會出現較大誤差,導致誤判。為此,匯能測試儀做了一些特別的處理,能夠在學習的曲線中,自動識別并提示出異常曲線,人工根據異常曲線的類型去處理即可。以開路曲線為例說明處理過程:
在用測試夾學習完一個器件的所有管腳曲線后,如果其中有開路曲線,首先彈出錯誤報告如圖42。
單擊查看NG 管腳,彈出如圖43 異常曲線管腳列表窗口。
雙擊管腳號9,彈出單曲線處理窗口如圖44。
將該管腳打磨一下,再夾好,單擊【開始】,重新測試該管腳的曲線。如果新測的曲線不再開路,單擊【確定】,退回異常曲線管腳列表窗口,可以看到9 腳的狀態已經變為正常,接著處理下一腳。
不穩定曲線的處理過程和開路曲線相同。由于不穩定曲線需要兩次以上測試才能發現,如果學習時要進行不穩定曲線識別,需要把[測試次數]選為2 或以上,增加了測試時間。

圖42
ASA 測試通過比較好壞器件管腳曲線的差異大小來判斷故障。所謂允差,是指允許兩條曲線有多大差異。當比較誤差小于允差值時,提示比較通過,否則提示超差。目前簡單的做法是只設置一個允差值,用于判斷所有曲線是否超差。

圖43

圖44
由于每條曲線關聯測試點的電特性不同,測試時允許的誤差大小未必一樣。在高準確性測試要求下,應該允許為每條曲線設置各自的允差。對不需要分別設置的管腳,也應該能方便地統一修改。為此,匯能測試儀把允差分為文件允差、器件允差和曲線允差,并對后兩者引入允差屬性的概念。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45 所示。

圖45
如果器件1的允差屬性為“繼承”,那么器件1的允差值始終等于文件允差。如果文件允差做了修改,器件1的允差會自動跟著修改,其他器件類推。
每建立一個學習文件,系統先自動設置一個1%的文件允差值(允許用戶以后修改);每向文件中添加一個器件,自動設為“繼承屬性”;對于每個器件學習曲線的允差屬性,也都自動設置為“繼承屬性”。如果用戶不需要個別設置,只要修改了文件允差,所有器件的允差,繼之曲線的允差同時都得到了修改,和目前的簡單做法完全相容。
如果某個器件需要不同的允差值,只要將它的屬性改為“設定”,再輸入新的允差值,該器件的允差值將不再隨文件允差改變。如果某根曲線需要不同的允差值,只要將它的屬性改為“設定”,再輸入新的允差值,該曲線的允差值將不再隨器件允差改變。其他繼承屬性的器件和曲線,仍然保持原來的修改關系。
在文件管理頁,右鍵單擊學習文件名→左鍵單擊[設定文件比較允差],彈出圖46 修改文件允差窗口:前三項左鍵單擊即可選中,或單擊[自定義],彈出輸入窗口輸入所要的允差值即可。
右鍵單擊器件代號→左鍵單擊[設定器件及曲線比較允差],彈出如圖47 修改允差窗口。先將器件允差的繼承屬性修改為設定屬性,再將器件允差值改成所需要的值。

圖46
雙擊上面修改窗口中的管腳號,彈出如圖48 修改窗口。同樣,先修改屬性,再修改允差值。
允差是系統判斷PASS 或NoGo的依據。根據被測試點的電特征,由人通過分析來確定應該設置多大的允差值比較困難。在有的測試場合,有一定數量的樣品(無故障的被測試對象),就可以借助匯能測試儀的此項功能,自動建立允差。即①由于這些樣品均無故障,可以認為它們的每條曲線都不超差。首先學習所有樣品的曲線,再將曲線數據加以平均,得到更好的標準曲線文件。②在所有樣板的測試曲線中,取各曲線中相對于標準曲線的最大誤差作為標準曲線文件中的允差。

圖47

圖48

圖49
在匯能測試儀上實現該過程的操作如下:在ASA 主界面工具欄中,單擊 按鈕后彈出圖49 菜單。在【平均文件名】欄中,輸入平均后要生成的標準文件名(例如圖49中輸入了平均文件);再按下CTRL 鍵,同時鼠標左鍵單擊要參加平均的文件名(例如圖49中的4個文件。它們分別學習了4個樣品),單擊[開始]執行。執行結束后,新生成的標準文件會被添加到文件列表中。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