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定強
(四川省瀘州市畜牧繁殖改良站,四川 瀘州 646000)

1.1 飼養場地選擇
1.1.1應在地勢高燥、采光充足和排水良好,隔離條件好的草坡、林地、果園等,有經濟價值的林地林木要高于1m以上,以免被雞啄食。
1.1.2 雞場距離交通干線公路、其他畜禽場、村鎮和居民點至少1km以上。
1.1.3 雞場周圍3km內無大型化工廠、礦廠等污染源。
1.1.4 雞場禁止建在生活飲用水源、食品廠上游、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沖區,以及國家或地方法律、法規規定需特殊保護的其他區域內。
1.2 布局、工藝要求及設施
1.2.1 嚴格執行養殖區和生活區相隔離的原則。
1.2.2 雞場設置相應的消毒設施、更衣室、獸醫室、病雞隔離舍、污水及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設施。
1.2.3 雞舍(棚)應具備良好的排水、保溫、通風換氣、防蟲及防鳥獸設施及相應的清洗消毒設施和設備。
1.2.4 所有設備應具備無公害的衛生條件。
1.3 雞舍、雞棚建設
4.4.1 選擇背風、向陽、開闊、地勢高、排水好的一片空地,搭建雞舍和雞棚。
4.4.2 雛雞舍和生長雞舍根據放養數量確定建設面積,要求保溫、通風,便于消毒,用磚混結構墻體、水泥地面。
4.4.3 放養場地的雞棚可選用磚、木等搭建,夏季有利于通風,冬季有利于保暖,棚舍的大小依飼養數量而定。
2.1 飼養品種采用四川山地烏骨雞,如:龍馬土雞、古藺箭竹烏雞、敘永豐巖烏骨雞等。
2.2 雛雞應來自具有《動物防疫合格證》和《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雞場或孵化場。
2.3 雛雞需經產地動物防疫檢疫部門檢疫合格,符合GB16549的要求。
2.4 不得從雞病疫區引進雛雞。
2.5 運輸雛雞工具在運輸前必須進行清洗和消毒。
2.6 雛雞的選擇。體重在30 g以上,活潑有神,絨毛整潔,臍部干燥,腹部柔軟,大小均勻,反應靈敏,抓在手中飽滿、掙扎有力,有彈性。
2.7 雛雞的檢疫、包裝、運輸。雛雞發運前按GB16549的規定進行檢疫。
3.1 工作人員要求身體健康,無人畜共患病。
3.2 對新參加工作及臨時參加工作的人員進行上崗技術、衛生、安全培訓。
3.3 工作人員進雞舍前要更換干凈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4.1 飼養方式
4.1.1 育雛階段。雛雞實行籠養、地面墊料飼養或網上平養至21d脫溫。
4.1.2 生長階段。生長雞網上或地面平養至0.5~1kg。
4.1.3 放養階段。生長雞網上或地面平養至0.5~1kg后,白天在林地、山坡、果園等地放養晚上回雞棚內棲息,飼養至180日齡體重達1.8 kg以上。
4.2 飲水管理
4.2.1 雛雞、生長雞飲水。出殼后 12~24 h,放入育雛室 1~2 h后開始飲水,要求水溫保持在16~20℃。飲用0.05%高錳酸鉀水或5%葡萄糖水、生理鹽水、清潔飲用水或添加有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清潔飲用水,開始飲水后應保證雛雞、生長雞隨時有充足的飲水。
4.2.2 放養雞飲水。采用自由飲水,每200只放置一個自動飲水器,確保飲水器不漏水,防止墊料和飼料霉變。
4.3 喂養 雛雞出殼~21日齡可用雛雞配合飼料,22日齡到60日齡體重0.5~1 kg左右時可用生長雞料。
4.3.1 雛雞開食。開始飲水后0.5~1h,大部分雞表現強烈食欲時開食,開食用專用雛雞開口料,連喂 3~4 d后改用料桶(槽)。7日齡前日喂 8~6次;8~14日齡日喂5次;15日齡以后日喂4次。飼喂雛雞的飼料采用全價顆粒料。
4.3.2 生長雞。22~56日齡可用飼料工業生產的生長雞料自由采食。
4.3.3 放養雞
4.3.3.1 飼喂方式。采用散放飼養,白天散放自由采食蟲類和青草等,適當補飼少許玉米、稻谷、米糠等非工業生產的糧食飼料,給予充足的清潔飲水,傍晚歸棚前任雞自由采食后在雞棚內休息。
4.3.3.2 飼料搭配。放養雞飼料的科學搭配:根據雞采食的礦物質、青草等飼料情況,可按照玉米、稻谷、紅苕等占60%~70%,豆類占20%~25%,米糠、麥麩占5%~10%的比例粉碎混合后飼喂,不另外添加人工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添加劑產品。
4.3.3.3 放養時間。當雛雞生長至60日齡體重達0.5~1kg左右時,選擇天氣晴朗的日子放入林地飼養,晚秋、冬天、早春上午要晚放,下午要早進,其他季節可適當延長放養時間。
4.3.3.4 放養規模。一般以每群500~1000只為宜,采用全進全出制。
4.4 溫濕度與光照 雛雞出殼~2日齡,舍內溫度保持在36~35℃,3~7 日齡 35~30℃,隨后,雞舍內的環境溫度每周下降2~4℃,直至室溫。雞舍內地面、墊料應保持干燥、清潔,相對濕度在60%~75%。寒冷季節做好各階段雞的保溫工作,土雞飼養期采用16~24h光照明,光照強度為每平方米3~5W,夜間實行弱光照。
4.5 飼養密度 土雞的飼養密度依據其生理階段和飼養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4.6 通風換氣 保持雞舍內空氣新鮮,不得有刺鼻、刺眼的感覺。
4.7 轉群 育雛3周以后可轉入網上或地面平養,60日齡體重達0.5~1 kg左右羽毛豐滿時轉入林下放養。
5.1 出欄日齡 180日齡以上。
5.2 出欄體重 公雞2.2 kg以上,母雞1.8kg以上。
5.3 外形外貌 黃羽、黑羽或白羽,光澤靚麗,雞冠薄色紅或烏,腳脛細長而烏,體態結實豐滿。
6.1 綜合預防措施
6.1.1 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同一養雞場不得同時飼養其他禽畜類。
6.1.2 禁喂腐敗、霉變的飼料。
6.1.3 創造適宜的溫度、濕度、密度、光照、通風、衛生等環境條件,消除或減少應激因素。
6.1.4 按照GB16549的規定,嚴格實行雞群產地檢疫、市場檢疫,防止疫病傳播和蔓延。
6.2 衛生與消毒
6.2.1 雞舍(棚)衛生條件
6.2.1.1 每批雞出欄后雞棚要實施清洗、消毒和滅蟲、滅鼠。
6.2.1.2 雞場所有入口處應加鎖并設有“謝絕參觀”標志。雞場門口設消毒池和消毒間,所有進場人員要腳踏消毒池,經過紫外線照射。
6.2.2 消毒
6.2.2.1 雞舍的消毒:用20%石灰乳涂刷空舍墻壁,干燥后關好窗戶,在室溫20~30℃時按育雛室空間用14 mL/m3的福爾馬林和7 g/m3的高錳酸鉀混合進行熏蒸消毒。舍內要求每周至少消毒1次,消毒劑選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規定的高效、無毒和腐蝕性低的消毒劑,如鹵素類、表面活性劑等。
6.2.2.2 飼養用具消毒。飼料盆(槽),飲水器(槽)等每天用消毒液噴灑或洗滌,然后用清潔水沖洗干凈。
6.2.2.3 保溫用品消毒。棉絮、毛毯及墊草,用前在陽光下曝曬1~2d。
6.2.2.4 放養場地的消毒。放養場地的消毒采用自然曝曬,嚴格執行放養場地輪牧,使環境得以自然凈化。
6.3 免疫
6.3.1 土雞防疫應符合NY5339的要求。
6.3.2 按規定免疫程序進行免疫。
6.4 獸藥的使用和病雞治療
6.4.1 藥物預防。1~5日齡:硫酸新霉素或慶大霉素飲水;7~10日齡:氟苯尼考飲水;13~20日齡:水溶球蟲藥飲水;每次免疫疫苗前后3 d用電解多維水飼喂;放養期:放養1周后每千克體重用丙硫咪唑20 mg混入飼料一次內服。
6.4.2 土雞在正常放養情況下禁止使用任何藥物、添加劑。
6.4.3 病雞治療。對病情表現較輕的雞只隔離飼養,憑臨床獸醫處方用藥,所用藥物應符合NY5030的要求,治療康復的雞不得作為無公害雞出售。不得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獸藥。
6.4.4 土雞嚴格執行休藥期制度。6.5 防止獸害 控制獸類進入雞舍(棚),不得在雞群容易接觸的地方投放鼠藥等,不讓鼠藥污染飼料和飲水,殘余鼠藥應做無害化處理。
6.6 疫情處理
6.6.1 雞場周邊有疫病爆發時,每 1~3 d帶雞消毒一次雞舍(棚),并嚴禁人員進出。
6.6.2 發現疑似疫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GB16548的規定處理病雞及同群雞。
6.7 廢棄物處理
6.7.1 使用墊料的飼養場,土雞出欄后一次性清理墊料,飼養過程中墊料過濕要及時清出,籠養和網上飼養時要及時清除糞便。
6.7.2 藥物(特別是生物制品)使用后遺留的包裝物(包括瓶、盒、箱、袋等),以及報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必須集中就地銷毀,不得隨意拋棄污染環境。
6.7.3 病死雞及其尸體要用密閉容器包裝運送到指定地點,消毒后就近深埋銷毀,不得隨意拋棄。
7.1 土雞出欄前4~8 h停喂飼料,保證自由飲水。
7.2 土雞出售前要做產地檢疫,按GB16549標準進行。檢疫合格土雞才能上市,不合格雞按GB16548處理。
8.1運輸工具使用前必須進行清洗和消毒,保持潔凈,無雞糞和化學品遺棄物,保證土雞不被污染,并防治排泄物灑漏。
8.2 運輸車輛應使用通風透氣貨車,保證運輸途中車內空氣清新。
9.1 建立生產記錄檔案,包括進雛日期、進雛數量、雛雞來源。
9.2 按農業部《畜禽養殖場養殖檔案》做好每日生產記錄。
9.3 記錄保存三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