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萍,吳 菲
解放軍第三〇九醫院超聲科,北京 100091
宮內節育器(IUD)是一種常用的避孕工具,也是目前國內應用最廣泛的避孕工具,但IUD合并妊娠時有發生,在臨床上并非少見[1]。IUD合并早期妊娠超聲易于診斷,妊娠中期或晚期由于胎兒較大,IUD與胎兒的骨骼等回聲相重疊,檢查有困難。現將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經引產及足月分娩證實的IUD合并中、晚期妊娠16例患者超聲結果分析如下:
將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經引產及足月分娩證實的IUD合并中、晚期妊娠1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妊娠13~27周者11例;妊娠32周及以上者5例;本組病例中引產14例,足月分娩2例。孕婦年齡為24~36歲,平均30歲。
使用儀器:GEV730型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 MHz,全部經腹部檢查。
引產14例中,超聲顯示及診斷宮內節育器:圓型8例,T型5例,弓型(似三角形)1例。其中5例圓型節育器位于子宮前壁和胎盤之間;2例位于子宮后壁及胎盤之間;1例節育器緊貼胎兒左側面部,胎兒活動時亦隨之移動(圖1),超聲提示:宮內節育器(T型)晚孕單活胎(節育器緊鄰胎兒面部),足月分娩后證實胎兒面部有紅色壓跡,取出T型節育器一枚。1例圓型節育器位于宮腔內近胎兒脊柱后方,緊鄰胎兒背部,超聲提示:中孕單活胎,宮內合并節育器(不除外與胎兒背部粘連),后經引產證實。另1例足月分娩,孕婦孕2產1,產后3年,宮內帶節育器2年,第二次意外妊娠時在孕中期超聲檢查中宮內未發現節育器回聲,胎兒未發現異常。定期超聲檢查,在孕晚期超聲提示:宮頸內口處近胎兒臀部可見T型強回聲,似節育器回聲(圖2)。后經足月剖宮產后所見節育器形態與超聲檢查結果相符。其余節育器的位置均移位于宮頸內口處,引產后均已證實。

圖1 二維超聲及三維表面成像顯示T型節育器緊貼胎兒左面部

圖2 二維超聲顯示孕晚期合并宮內節育器
宮內節育器是一種放置在子宮腔內的避孕器具,屬于長效避孕器具,是目前國內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避孕方法,它的成功率在85%~90%,目前還沒有一種避孕方法能夠達到100%的避孕效果。帶器妊娠與宮內節育器的性能有關,年輕婦女的帶器妊娠率高于年齡較大的婦女,宮內節育器在宮腔內位置下移,可導致帶器妊娠[2]。另外,宮內節育器與宮腔大小不符或子宮畸形等因素可導致節育器移位、變形,使節育器與宮腔不能廣泛接觸,導致受精卵在宮內著床而妊娠,但節育器仍在宮內[3-5]。對于宮內節育器合并早期妊娠超聲易于診斷,而宮內節育器合并中、晚期妊娠因子宮增大,胎兒較大以及節育器與胎兒的骨骼等回聲相重疊使聲像圖顯示困難[6]。超聲檢查是一種簡單易行、無創傷、重復性強、患者易接受的檢查手段。通過超聲檢查不僅可以了解節育器的類型,而且可以直觀、動態追蹤觀察節育器與胎兒各部位的位置關系,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保證妊娠正常順利進行,減少早產兒的出生率。
[1]樂杰,謝幸,林仲秋,等.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64.
[2]王曉麗,顏愛華.節育器移位及帶器妊娠原因分析[J].中國婦女保健雜志,2005,20(23):3149-3150.
[3]黃安碧.宮內節育器移位與帶器妊娠[J].現代醫藥衛生,2006,22(10):1533.
[4]李正浩.B型超聲監測宮內節育器下移與帶器妊娠關系的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08,5(34):144-146.
[5]陳葉君.淺談宮內節育器避孕失敗的臨床原因 [J].中國醫學創新,2008,5(33):35-36.
[6]李淑英,徐寶云.帶器妊娠267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22):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