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璽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是構成上海市線網骨架的4條市域線之一,在上海交通網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線路采用主線和支線組合運營模式,把嘉定老城區和安亭地區與市中心連接起來,線路全長44.573 km,設車站21座,設計最高速度100 km/h,采用A型車,6列編組,架空接觸網供電。
11號線采用了成熟、先進的軌道結構和施工工藝。軌道結構形式有:高架線采用WJ-2型扣件、短軌枕、縱向承軌臺整體道床;地面線和U形槽地段采用彈條Ⅰ型扣件、新Ⅱ型軌枕、碎石道床;地下線采用DTⅢ2型扣件、長軌枕埋入式整體道床;道岔及軌下基礎采用申通集團通用圖系列60 kg/m鋼軌9號和12號道岔、短軌枕、整體道床;減振地段采用LORD扣件、軌道減振器扣件、梯形軌道、鋼彈簧浮置板道床。軌道附屬設備主要有擋車器、高架橋防脫護軌。整體道床采用軌排架軌法施工,碎石道床采用散鋪架軌法施工,鋼彈簧浮置板道床采用鋼筋籠法施工,無縫線路采用直鋪法和換鋪法施工。
(1)軌距:1 435 mm;
(2)軌底坡:1∶40;
(3)曲線超高:地下線采用半超高,地面線和高架線采用全超高;最大超高值為120 mm,最大欠超高值為61 mm,超高順坡率不大于2‰。
(4)軌道結構高度:高架橋540 mm,地面線和U形槽地段691 mm,盾構隧道735 mm,明挖隧道560 mm。
(5)軌枕間距:一般地段 625 mm,加強地段600 mm。
(6)根據環境保護的要求,采取軌道綜合減振和分級減振措施。
鋼軌是軌道結構最重要的部件,其主要功能是直接承受來自列車的動荷載,并引導列車安全運行。本線采用60 kg/m、U75V鋼軌。
扣件是聯結鋼軌與軌下基礎的重要部件,要求具備足夠的強度和扣壓力、良好的彈性、絕緣性能以及充足的調整能力。根據不同的敷設方式,采用與其相適應的上海軌道交通通用的扣件形式,方便運營備料和養護維修。本工程地下線、高架線和地面線扣件類型如下。
(1)DTⅢ2型扣件:DTⅢ2型扣件(圖1)為有螺栓彈性分開式扣件,采用國鐵 B型彈條,調高量可達40 mm,能很好適用下部結構的不均勻沉降,與無擋肩混凝土軌枕配套使用,用于地下線整體道床。

圖1 DTⅢ2型扣件
(2)WJ-2型扣件:WJ-2型扣件(圖2)為有螺栓彈性分開式扣件,鐵墊板上設置1∶40軌底坡,用于高架線整體道床。本工程對小阻力區段軌下墊板進行了優化,采用高分子復合墊板代替原設計的不銹鋼墊板,解決了不銹鋼墊板銹蝕帶來的阻力增大等問題,并延長了使用壽命。

圖2 WJ-2型扣件
(3)彈條Ⅰ型扣件:彈條Ⅰ型扣件(圖3)是我國鐵路通用的彈性不分開式扣件,技術成熟,與有擋肩混凝土軌枕配套使用,用于碎石道床地段。
道床是軌道的基礎,根據線下結構的特點,選用相適應道床形式。本工程在高架線和地下線采用整體道床,在地面線和U形槽地段采用碎石道床。
3.3.1 地下線長軌枕埋入式整體道床

圖3 彈條Ⅰ型扣件
采用與DTⅢ2型扣件相配套的無擋肩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長軌枕,軌枕長2.1 m,側面設置鋼筋穿孔,承軌面設置1∶40軌底坡。道床布設雙層鋼筋,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設置合理的伸縮縫,兩側設置縱向排水溝。隧道長枕整體道床見圖4。

圖4 隧道長枕整體道床
3.3.2 高架線短枕式縱向承軌臺整體道床
采用與WJ-2型扣件配套的短軌枕,短軌枕底部伸出鋼筋加強和道床混凝土的聯結。承軌臺寬800 mm,布設雙層鋼筋,混凝土采用C40。整體道床分塊布置,一般每隔5個軌枕設置1道伸縮縫,伸縮縫寬100 mm,從梁一端向另一端布置道床塊,根據梁跨的不同,最后一塊為調整用道床塊。高架線短枕式縱向承軌臺整體道床見圖5。

圖5 高架橋上短軌枕承軌臺整體道床
3.3.3 地面線和U形槽地段碎石道床
在地面線土質路基和U形槽地段采用彈條Ⅰ型扣件、新Ⅱ型軌枕、碎石道床,采用一級道砟,道床頂面寬度3.3 m,肩寬0.4 m,砟肩堆高150 mm,道床邊坡為1∶1.75。隧道洞外U形槽地段碎石道床見圖6。
3.4.1 道岔

圖6 U形槽地段碎石道床
根據行車組織和運營要求,采用申通集團標準圖系列道岔。11號線北段一期工程主要采用的60 kg/m鋼軌9號道岔,在支線和出入段線與主線相接處采用60 kg/m鋼軌12號道岔,以提高側向通過速度。
本工程標準圖系列道岔的主要結構特點如下:彈條Ⅱ型分開式扣件、60AT曲線型尖軌、兩點牽引、高錳鋼整鑄轍叉、分開式H形護軌;道岔不設置軌底坡;電務轉換設備采用分動外鎖閉裝置,轉轍機采用軌枕式和側式兩種。9號、12號單開道岔主要形式尺寸見表1。

表1 單開道岔主要形式尺寸
3.4.2 道岔整體道床
道岔軌下基礎采用短軌枕式整體道床,如圖7所示。道床分塊布置,設置伸縮縫,設置雙層鋼筋,混凝土強度等級、水溝形式等同相鄰道床;道岔道床軌道結構高度:高架線為540 mm,地下線為560 mm。9號單開道岔整體道床全長為34.8 m;12號單開道岔整體道床全長為45.185 m。

圖7 道岔短枕式整體道床
在線路振動和噪聲超標的敏感建筑地段,高架車站、換乘車站、有開發車站范圍內、地下線路交叉地段、線路和重要管線交叉(或者平行)地段、泵站和旁通道等地段采取軌道減振降噪結構。本工程主要采用的減振軌道結構如下:(1)中等減振地段采用LORD扣件和軌道減振器扣件;(2)高等減振地段的高架線采用梯形軌道,地下線采用中檔鋼彈簧浮置板;(3)特殊減振地段采用高檔鋼彈簧浮置板。
3.5.1 中等減振措施
LORD扣件(圖8)是將承軌板、帶孔橡膠和底板硫化為整體,利用橡膠孔的變形進行減振。扣件的垂直靜剛度為15~22 kN/mm,動靜剛度比<1.4,用于高架線和地下線中等減振地段。
軌道減振器扣件(圖9)是將橢圓錐形內圈和外圈用橡膠膠結在一起,使鋼軌在車輪荷載作用下有較大的撓曲,從而降低上部建筑的力學阻抗,減小振動的激發。用于地下線減振要求5~10 dB的中等減振地段。

圖8 lord扣件

圖9 軌道減振器扣件
3.5.2 梯形軌道
在高架線減振要求5 dB以上的地段采用梯形軌道,由梯形軌枕、枕下彈性墊層和L形混凝土基座組成,是一種輕量級的“質量-彈簧”系統,軌道剛度約為10 MN/m,鋼軌動下沉2.24 mm,靜下沉為2.45 mm,減振效果可達15 dB。梯形軌枕軌道見圖10。

圖10 高架線梯形軌道
3.5.3 鋼彈簧浮置板
鋼彈簧浮置板軌道主要由浮置式道床板、隔振器、剪力鉸和混凝土基底等組成,是一種“質量-彈簧”體系,參振質量大、剛度小,結構固有振動頻率很低,隔振效果好,最高可達到40 dB。本工程減振在15 dB以下的地段采用固體阻尼隔振器,以降低造價,減振在15 dB以上的地段采用液體阻尼隔振器。

圖11 浮置板道床橫斷面
本工程施工方法由散鋪法改為鋼筋籠法,實現了浮置板道床斷面的標準化,曲線地段采用斜基底,浮置板道床斷面如圖11所示,施工進度由原來的每天5 m提升到25 m。浮置板的鋼筋在洞外基底綁扎成鋼筋籠,然后如同軌排一樣,吊送入洞內,調整好幾何狀態便可澆筑混凝土。綁扎好的浮置板鋼筋籠以及成型的浮置板道床如圖12所示。

圖12 鋼彈簧浮置板道床和綁扎好的鋼筋籠
3.6.1 擋車器
擋車器是設在線路盡頭的安全裝置,分為滑動式、液壓式和固定式等多種類型。根據不同使用條件和工況需要,本線選用的擋車器類型有4種,見表2。

表2 擋車器類型匯總
3.6.2 防脫護軌
在高架橋上列車可能脫軌的地段設置防脫護軌,本工程一般地段采用上海軌道交通常用的“DPⅡ-60型防脫線護軌裝置”(圖13),梯形軌道地段采用專線9670《60 kg/m鋼軌用防脫護軌裝置》(圖14)。護軌通過安裝在鋼軌軌底上的支架來固定,一般每2個軌枕間距安裝1個支架,護軌端頭設置緩沖段。

圖13 DPⅡ-60型防脫線護軌

圖14 新型防脫護軌裝置
軌道交通工程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很多專業,軌道專業與信號、供電、給排水等專業都有接口設計,處理好與相關專業的接口,是保證整個工程合理、有效、安全的關鍵,在設計和施工全過程都需要協調、配合、控制、管理。
(1)信號專業需要在道岔上安裝轉轍機,道岔整體道床設計需要預留安裝溝槽和基坑,并在施工前取得信號專業同意。
(2)根據供電雜散電流防護對軌道專業的要求,軌道結構采取絕緣和防雜散電流的措施:扣件的絕緣電阻要達到設計要求值;道床鋼筋連通形成雜散電流收集網,并設置連接端子和排流端子,有效減少雜散電流對道床的不利影響。
(3)隧道內道床排水主要是排除結構滲漏水、消防廢水和道床沖洗水等,根據排水專業提供的排水量確定道床水溝斷面,并在泵站的位置設置截水溝和集水坑,通過土建預埋排水管將水泵入地鐵排水系統。
(4)信號、電力、給排水等專業有過軌的要求,其過軌管的位置、數量、孔徑、長度等要由各專業提前提供并落實在設計文件中。
本工程是連接郊區與市中心的市域級快速軌道交通線路,具有線路長、環境敏感點多、設計速度高、運營模式新、軌道類型多樣、設計接口和設計配合復雜等特點。
(1)全面了解上海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的軌道結構的類型和使用情況,有助于設計選型,對軌道結構使用情況的調研和分析,有助于軌道產品的優化,。
(2)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是一項涉及多專業、多工種、關系復雜、技術難度大的系統工程,設計有賴于各專業、各系統的相互配合。接口設計的聯絡協調要由淺入深、由粗到細,并在各個設計階段中逐步完善。
(3)根據規范要求和環評預測的結果,對沿線敏感點進行現場踏勘,結合以往的設計經驗和人們對運營線路振動的反映情況,考慮一定的前瞻性和包容性,梳理出各敏感點的振動和噪聲超標值,劃分出減振等級,采取相對應的軌道減振降噪措施。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要隨時掌握沿線的拆遷和規劃實施情況,在工程允許的前提下,及時調整軌道減振降噪設計,盡量減少運營后市民的投訴和軌道減振結構的整改。
[1]任 靜.北京城市鐵路軌道專業設計總結[J].鐵道建筑,2003(S).
[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50157—2003 地鐵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
[3]DGJ08—109—2004 城市軌道交通設計規范[S].
[4]任 靜,王 進,曾向榮.北京地鐵5號線正線軌道設計綜述[J].鐵道標準設計,2007(10).
[5]STB—GJ—010002 上海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標準化技術文件軌道結構減振設計指導手冊[S].
[6]暢德師.北京地鐵梯形軌道工程試驗段考察報告[J].鐵道標準設計,2006(S).
[7]劉道通,王寶峰.地鐵軌道施工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J].鐵道工程學報,2010(4).
[8]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50299—1999 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