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 靜
今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當前,圖書情報機構十二五規劃的任務之一是開展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只有切實加強圖書館文化建設,才能保證知識服務的順利開展。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特區,本應在圖書館文化建設方面起表率作用,而實際上,深圳特區各街道圖書館文化建設和各街道的經濟建設相比,相形見絀,嚴重滯后,亟待加強。
文化,是一個群體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圖書館文化是指圖書館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積淀而成的具有圖書館特色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它包括圖書館精神、圖書館價值觀、圖書館規章制度、圖書館形象、圖書館道德規范、圖書館行為規范和圖書館管理方式等,它集中體現了圖書館的精神風貌和管理水平。
圖書館文化是圖書館的無形財富,它滲透在圖書館的各個方面,成為推動圖書館不斷前進的巨大動力。因此,圖書館工作者必須加強圖書館文化建設。
圖書館物質文化是圖書館文化的表層,是形成圖書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質條件和基礎,主要包括圖書館的館藏文化、館舍文化和環境文化等,反映出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實力、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種文化內涵濃厚的人文環境。地處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深圳,早在2003年便率先提出了建設“圖書館之城”的文化戰略。如今,通過八年的實踐與努力,深圳市僅街道一級圖書館便已達到51家。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城的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圖書館網絡。雖然,數量上已初步實現了“每十五萬常住人口擁有一座公共圖書館”的目標,但是圖書館的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文獻信息資源缺乏。街道圖書館館舍面積大多不足200平米。這種狀況,限制了圖書館的藏書量及閱覽座位的數量,影響了街道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館內書架、座椅相對陳舊,計算機數量少,空調、照明設備不夠完善。街道圖書館的藏書量平均只有5萬冊左右。每年購入新書數量不多,報紙期刊訂閱量不足。一般沒有光盤、DVD等電子文獻,沒有建設自己的網站。街道圖書館一般不能滿足當地居民對文獻信息的需求。另外,街道圖書館館舍外觀設計相對陳舊,采光、通風狀況亦不佳。
圖書館制度文化是圖書館文化的中間層,主要是指以圖書館規章制度為載體,以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益為目的,強制性要求圖書館職工和讀者必須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規章制度的文化現象。它起著規范和制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作用,主要包括圖書館的綜合性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業務管理制度等。通過走訪調查,筆者發現深圳市各街道圖書館一般有一定的制度,如對外有:“借書制度”“賠書制度”“閱覽制度”“服務公約”等等,對內有:“圖書采購條例”“期刊訂購細則”“中文圖書編目條例”“西文圖書編目補充規定”等等。但是這些制度往往不夠健全,很多工作流程缺乏相應的制度規范。調查還發現,有的街道圖書館連崗位責任都沒有明確。另外,配套機制缺乏,諸如崗位目標責任制、能上能下制度、獎懲制度等不夠完善,未能建立與各類讀者進行直接、及時聯系或反饋的機制。
圖書館精神文化是圖書館文化的核心層。圖書館精神是指圖書館組織在為實現自己的價值體系和社會責任時所進行的圖書館活動的基礎上,經過精心培育而逐漸形成,并為廣大圖書館工作人員所認同的一種正向心理定式、價值取向和主導意識。它是形成圖書館文化的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礎。深圳市街道圖書館一般遠離街道辦事處,只是街道文體中心的一個所屬部門,這樣容易出現人浮于事的現象。圖書館管理員往往思想渙散、時間觀念不強、缺乏主動服務精神、協作精神、創新精神。有些管理員做事針對性強,領導平時關注多的事情就做好,只要領導沒留意到的地方就敷衍,似乎服務對象是領導而不是讀者,對讀者態度往往顯得冷漠。有些圖書管理員著裝不夠端莊,坐姿不夠文雅,甚至出現上班吃零食、大聲說笑甚至睡覺等現象。這些都影響了圖書館在公眾心中的形象,發揮不了深圳市各街道圖書館對其閱讀主體——農民工在精神文化、品格修養等方面的引領作用。
針對上述街道圖書館文化建設的現狀及不足,筆者擬提出如下對策:
館舍的選址要做到鬧中取靜,既要選在街道的政治、文化、商業中心,又要保證周邊相對安靜、無過大噪聲。館舍的外觀設計要體現出圖書館文化藝術的內涵,既要莊嚴大氣、雅致寧靜,又要兼具知識性、藝術性特色。讓讀者看到其建筑外觀,就能聯想到館內將會是知識的海洋,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在考慮到館舍外觀設計美觀的同時,還要注意其功能性、實用性。在大廳或者走廊處可設立圖書館宣傳欄、館長信箱、讀者意見薄等。
深圳特區街道辦事處的經濟狀況良好,只要街道辦足夠地重視,圖書館資金來源一般就有足夠的保障。圖書館工作者要盡力爭取街道辦的大力支持,或多向上級建言獻策,或借評估定級之機改善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有了街道辦的重視與投資,便能夠擴大圖書館館舍建筑面積,更新館內設施設備,為讀者提供更為完善的閱讀環境。
文獻資源是圖書館的主要物質財富。在取得街道辦對圖書館的支持后,圖書館要著力加強文獻資源建設。每年要引進一批適合讀者的新書,這就要求平時多與讀者聯系,定期開座談會或者建立讀者QQ群等,及時獲得讀者的反饋信息。比如,深圳市各街道的讀者群是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所以,每年引進新書時要充分考慮外來務工人員的需求。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時代已經來臨。那么,圖書館不僅只是引進紙質書籍,還要引進光盤、DVD、數據庫等電子文獻,并且逐漸加大電子文獻的引入比例。同時要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開發網絡信息資源,適應新時期讀者朋友的多元化需求。各個街道可以通過區圖書館的統籌策劃,吸收適合本圖書館的特色文獻,建設各街道圖書館不同的館藏特色。
深圳市街道圖書館還可以嘗試建立自己的圖書館網站。可以有服務指南、新書推介、活動簡介、視頻講座、少兒頻道、網上續借等欄目。派專業人員對網站進行開發、調試與管理。
健全的制度是圖書館正常運行的有力保證,要從“以人管人”過渡到用“制度管人”。通常情況下,圖書館制度主要包括日常行為規范、部門崗位職責、業務工作細則、獎懲制度、績效評估制度、圖書借閱規則、館員繼續教育制度等等。深圳市街道圖書館必須對以往制定的制度進行查漏補缺,盡量制定完善的制度。其中,尤其要重視績效評估制度的建設。績效評估是評估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和開展的其他活動的質量和效果,以及圖書館為開展這些服務和活動所配置資源的效率。招聘配置、培訓開發、薪酬福利、職業發展、干部選拔等,都離不開績效評估。因此,成功的績效考評體系,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
當今社會的競爭首先是人才的競爭。優質人才隊伍將會給團隊帶來高品質、高效率、高回報。新形勢要求館員必須快速更新專業知識,掌握最新知識管理技術,提高專業服務技能,成為信息或知識服務的專家。館員不能局限于常規的信息檢索與提供服務,而是要以專家的身份提供越來越專業的信息導航。深圳市街道圖書館領導首先要在現有基礎上對在職員工進行繼續教育培訓,定期、分批將管理員送出去進修、充電,或者請區圖書館專家多次親臨指導。在人才的培訓方面不僅要加強本專業領域的知識培訓,還要加強管理員計算機、歷史、哲學、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禮儀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據了解,深圳街道圖書館鮮有圖書館專業的人才。那么,館領導要制定人才引進標準,對日后引進的人才必須嚴格把關。我們要不斷建立和完善以能力和業績為主導的人才評價機制;以競爭擇優為主導的人才選拔任用機制;以一流業績、一流回報為主導的人才激勵機制,逐步完善人才隊伍結構,提高人才隊伍素質。
服務質量建設則是圖書館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也是精神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圖書館管理員的工資來源是轄區內廣大群眾的稅收,管理員更加有責任為轄區群眾提供優質的服務。首先可以量身定做顏色深沉、款式端莊的館服,開館期間統一著裝。上班期間,要做到不離崗、不吃零食、不大聲談笑。對待讀者的咨詢要面帶微笑、耐心細致地回答問題,要用具體的行動詮釋“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在此基礎之上,轉變圖書館以前館藏文獻閱覽的單純服務功能。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逐步創新服務方式、改進服務內容,將信息服務轉變為知識服務,即從各種顯性和隱性信息資源中,將知識提煉出來,有針對性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狹義地講,圖書館精神文化層即圖書館職業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相區別,圖書館職業價值觀并不是某個或某些圖書館館員的個別價值觀,而是圖書館職業經過長期發展和積累所形成的,被業內所普遍認可的價值觀。圖書館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確立了“讀者第一,服務至上”這個圖書館界公認的價值觀,這應是圖書館和館員追求的最大目標。在強調構建和諧社會、公平實現公民文化權利的今天,現代圖書館文化應加入“平等、充分地實現公民文化權利,建設和諧社會,關注全民閱讀,關注弱勢群體閱讀,關注外來務工人員閱讀,關注閱讀環境改善”的新內容。一個圖書館核心價值觀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時間和過程去積累沉淀,需要上至館長下至館員的群策群力。我們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加快這一進程,比如讓可以充分體現現代公共圖書館精神的先進分子“現身說法”,講述自己的故事;將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提煉成一兩句話,制作成橫幅懸掛;通過開展圖書館員價值觀討論會,統一全館思想等等。
綜上所述,圖書館文化建設是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的靈魂。深圳特區街道圖書館只有全方位切實重視并且加強了自身的文化建設,其全面建設才能走上正確的軌道,才更有利于開展知識服務及創新,才更有利于和諧圖書館、和諧社會的建設。
[1]張靜.論圖書館文化建設[J].圖書與檔案,2010(11).
[2]邵明哲.優秀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哲學思考[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