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劉彥林
清凌凌的泉水
甘肅/劉彥林
入伏的第二天,乘星期天之便,我們一家去鄉下看望九十二歲的爺爺。由于摩托車沒有修好,出租車將我們丟在溝口后,只得徒步丈量熟悉的鄉間公路。
我們各自分擔了攜帶的包袱,便沿著蜿蜒坎坷的鄉路,一步步向前挪動雙腳。或許是久不走路的緣故,沒走多遠便氣喘吁吁,特別是女兒走不到幾步就開始喊:“渴死了!”雖然路旁的小溪里流淌著清凌凌的河水,可是畢竟不干凈不能喝的。無奈之際,只好鼓勵她到前面村莊討水喝。不巧的是,正值農忙時節,路旁的人家都閉戶鎖門。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個村莊,女兒喊渴聲更強烈,妻子也加入喊渴的行列。突然,我記起小河邊就有一個泉——讀小學的那幾年,我去過無數次:曾用樹葉作瓢喝過,也曾用雙手捧著喝過,更雙手伏地把嘴伸在水面喝過。那清涼的泉水,滋潤過我童年干裂的雙唇,滋潤過我年少的干渴心田,至今還把清涼和甘甜刻在我記憶的心壁上。
當說出有泉水的消息時,她們一臉的欣喜和期盼。我便從包里騰出一個塑料袋,領著女兒去找泉水。其實,從路上到河邊,不過百十步的距離。當我來到河邊,發覺那泉似乎小了許多,雖然泉水清澈見底,可是水面很低,蹲下身根本夠不著。后來,我只得單膝跪地,將塑料袋伸入泉中才算舀到了少許泉水。女兒接過一飲而盡,并有滋有味地咂咂嘴,仿佛喝到天堂才有的瓊瑤玉漿。隨后,我又舀了半袋水,帶給了路旁等候的妻子,她也以滿臉的滿足和喜悅回報了我。后來我一路思索,舀水時完全應給那個泉雙膝跪地的,更可以叩頭感恩的——因為,不論在二十多年前,還是今天,那個泉都無私地滋潤了我的心田,還有我在城市里郁悶太久的靈魂。
我們又前行,堅持著挪動雙腳,漸漸縮短著離家的距離。突然,腦海里閃出一個撼動心靈的句子——一個清泉,其實也是一個故鄉。的確,在三十多年的人生旅途上,我喝過好多泉的水:幾次去蘭州,喝過洋洋湯湯的黃河水;家住秦嶺南麓,喝過流經三峽的長江水;去過古城西安,喝過奔流不息的渭河水;在秦皇故里讀書,喝過古國舊地的西漢水;也去過寧夏,喝過賀蘭山下的河水;當然,夢想以后去北京、江南水鄉,更夢想走出國門,那樣又會喝到更多地方的水了……就在故鄉,小時我喝著生我養我村莊的泉水,工作之初喝的是那個叫柳林的鄉鎮的水,調入縣城后,自然喝著從胡家河引來的自來水。我每到一個地方,就喝上了與先前不同的水。可是不知何故,那些過去生活過的每一個地方的往事,卻不時跳出回憶的柵欄綻放成誘人的花朵,鮮艷得內心隱隱生疼——那是歲月的輕塵無法掩藏的美好記憶呀!
就這樣思索著泉水,不知不覺就到了家。放下手中的包,顧不得把疲憊放在凳子上,卻徑直來到壓井前引出清涼的井水咕嚕嚕灌下肚,頓時一股清涼流遍全身,渾身的困乏瞬時煙消云散。看來,此時的泉水,勝過了任何靈丹妙藥。
吃過午飯,又想到了泉水,特地到村里那口廢棄的泉邊逗留了許久。那口泉已沒人家挑水了,四周堆積了許多枯葉雜草,成了人們遺忘的一部分。然而,正是這口泉,幾十年來養育了全村一百多口人,把清凌凌的泉水給予那些需要解渴的漢子,也給予那些需要洗衣做飯的婆姨,更給予了從此經過的無數陌生人,泉卻始終沒有向人們祈求過什么。
那口泉,起初在河的一邊,人們一瓢瓢舀滿水桶,然后喜滋滋地挑著回家;后來,村里人拉來一車石頭,把泉箍成了一口井,人們用扁擔的一頭打水,然后挑著笑呵呵地回家;再后來,各家門前都打了壓井,這口井逐漸淡出了村人的記憶,可是,不論曾經的泉,還是后來的井,她都像一位寬厚仁慈的母親,對誰也沒有責備,就像我匆忙間去看時,她還是以熟悉的眼神看我,沒有哀怨,沒有憂傷……清涼的泉水啊,您的無私和寬容,讓我再一次體味了涓涓母愛的內涵!
在此,我想說:“清涼的泉水,我該感謝您!”——您給了我甘甜的童年,也讓我重溫人生美好的往事,更讓我讀懂母愛的無私、綿長和博大;您給我的啟迪,將時刻提醒我心懷感恩,將永遠警示我珍惜曾經的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