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財政部、中央編辦、人事部關于《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決定在部分直屬師范院校開展免費師范生教育。國家啟動免費師范教育就是為了提高教育教師隊伍素質,加強農村教育教師力量。首批免費師范畢業生正處于一個教育者的引導年,教師職后發展的環境建設至關重要。免費師范生上崗職后,相對來說,免費師范生所工作的學校、地域以及相關的教育部門才是主導因素。那么作為高校、工作單位、相關教育部門應該如何來構建一個有利于免費師范生職后發展的環境呢?本文將從由分析專家型教師必備的條件入手,從地方教育部門、學校培養、教師自身繼續教育、高校幫扶等四個方面來分析,免費師范生入職后的環境建設,為免費師范生成功轉型為專家型教師提供合理的職后環境建設的意見。
1.專家型教師。目前國內外有“學者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反思型教師”等諸多說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說法是通用的,可以等同于“專家型教師”。何為專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的研究及其對教師成長的啟示》這一文章中提到,心理學家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界定專家型教師:(1)教師所教學生在該地區內排名前15%至20%(按照具體情況來確定該百分比),可作為專家型教師。(2)學校相關領導根據研究者列出專家型教師的特征來確定哪些教師為專家型教師。(3)通過教師的年齡、學歷、教齡和學生家長的評價作為區別專家型教師與新型教師的指標。(4)有學者認為“在學科教學或學術研究領域的某一方面有專長的教師”就是專家型教師。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指出,專家型教師是指有教學專長的教師。而筆者也贊同專家型教師并不等同與有教學經驗的教師這一說法。
2.新手教師與專家型教師存在的差異。新手教師與專家型教師上除了教齡的差異外,還存在著許多不同。
《專家——新手型教師研究與師資培養》中就談道專家——新手型教師的比較研究,說美國學者舒爾曼認為專家型教師的只是掌握水平應包括:“內容知識”;“一般的教學法知識、課程知識”;“與內容相關的教學法知識”;“關于學生及其特點的知識”;“教育環境的知識”;“有關教育目的、宗旨、價值的知識”;“哲學與歷史背景的知識”。
李光老師在《談專家型教師的素質及培養》中認為“專家型教師和教師新手的差異就可歸結為他們掌握的陳述性知識、智力技能和認知策略上的差異”。
根據諸多期刊內容分許,筆者認為新手教師在教學計劃、教學過程中都與專家型教師存在差異。專家型教師對于授課內容、授課對象、授課形式、評價反思以及科研都有著清晰的洞察力,他們能夠有序的組織教學活動,并能針對課程補充課外知識,這些都是新手教師做不到的。
1.專家型教師的培養。在《談專家型教師的素質及培養》第三部分關于專家型教師的培養策略中說到:“專家型教師的培養可以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完善的技能訓練、科學的自我反思和自覺的科學研究四個方面來實現”。
《專家——新手型教師研究與師資培訓》中對專家——新手型教師研究對師資培訓的啟示中提出,“對師資培訓工作,我們可以以教學效能感為突破口,從全方位加以培養、訓練,這樣才有利于新手型教師盡快向專家型教師的轉化”。“為了促進新手型教師明確自己與專家型教師的差距所在,有的放矢的進行自我培養”,強調教師的主體性,不斷進行學習、反思來進行自我提升,以達到專家型教師的水平。
《專家型教師的研究及其對教師成長的啟示》中提出轉型教師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1)加強師范生的專業培養;(2)加強專家型教師與新手型教師的交流;(3)促進新手型極愛哦是對教學經驗進行自我反思;(4)定期開展教師的在職進修和崗位培訓;(5)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6)培養教育科研能力。
2.免費師范生職后發展環境建設。了解了作為專家型教師的條件之后,下邊筆者就從環境建設來談免費師范生職后發展環境的構建。
(1)農村教師成長環境
目前,按照《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中的相關規定,免費師范畢業生大部分有進入農村義務教育工作的時期。目前農村教師職后發展環境有以下幾個方面。
地方教育部門。受到2003年“非典”時期的應急網絡教研工作方式與效果的啟發,北京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的齊渝華老師發表了《區域教育研修網絡:構建教師專業發展的生態環境》一文,建立西城教育研修網,推動課改實驗的進行。04年起,我國進行了建國以來第9次的新課程改革。2009年湖北省也列入了新課程改革的試點。同年暑期,湖北省就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分省級、市級、縣級等級別依次展開了培訓,要求各科教師必須完成學時,通過學習理念、實踐等各種形式達到培訓,教師必須持新課程改革培訓合格證方可進行高一教學。為了能使教師徹底領悟其中精神,還建立了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網、各種培訓班等。
學校培養。《談創新性教師成長的學校精神環境》中提高“每個學校管理者只有以對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梳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開放性地評價教師,并不斷給予教師富有挑戰性的任務,才能構建起‘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精神環境,使教師始終處于最佳的創新‘心理喚醒水平’,從而促進創新性教師的健康成長,使創新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高校幫扶。目前,我國教育部實行的“國培計劃”就是高校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的一種體現。同時高校所提高的遠程教育平臺也亦如此。《信息技術環境下農村初中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研究》就說到從農村遠程教育工程實施對農村教師專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為信息技術環境對其發展有著關鍵作用。
(2)免費師范生職后發展環境
首批免費師范畢業生即將走向自己的崗位,加入到教師的隊伍中。隨著對免費師范生相關政策的不斷完善,其職后發展環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建設。
首先,作為國家教育部門應當不斷的完善免費師范生的繼續教育,不斷從理論上提升。根據《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中的相關規定,為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提供便利的入學條件,任教考核合格并通過論文答辯的,辦法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證書。
其次,作為高校,尤其是師范院校應當提供各類的幫扶和培訓以保障免費師范生的再提高。在華中師范大學自考專升本網上筆者了解到,2010年3月11日下午,華中師范大學就免費師范生職后教育召開了教學研討會,提到運用遠程教育,提供網絡課程資源來進行學習,以應對免費師范生職后教育教學的需要,以適應未來研究生教育發展的需要。
再次,地區進修學校的培訓。沈陽師范大學的孔繁成老師2009年第10期《現代教育管理》中寫了一篇《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訴求:師范大學和教師進修學校合作引領》就提到了將師范大學和教師進修學校合作,幫助農村中小學教師成長,引導教師在個體和集體的幫助下學習如何反思、如何合作、如何科研等。
最后,免費師范生發揮主體性進行自主學習。免費師范生職后需要提高自身的學習主動性。
前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首批免費師范畢業生的加入給中國,尤其是農村中小學的教師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對于培養專家型教師而言,免費師范生職后成長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地方教育部分的管理是這些師范畢業生成長的主導作用。為了將免費師范畢業生培養成專家型教師,地區培養、學校培養、自身提高以及高校幫扶都是必須的。通過對專家型教師以及教師職后發展環境等相關文獻的梳理,筆者認為,免費師范生職后發展環境建設不是孤立的,是需要地區培養、學校培養、自身自主學習以及高校幫扶共同完成的。
[1]中央教育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2007.
[2]宋廣文,都榮勝.專家型教師的研究及其對教師成長的啟示[J].當代教育科學,2003(1).
[3]吳先能.專家——新手型教師研究與師資培訓[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9(2).
[4]李光.談專家型教師的素質及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02(3).
[5]趙慧忻,袁虎廷.信息技術環境下農村初中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6(9).
[6]孔繁成.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訴求:師范大學和教師進修學校合作引領[J].現代教育管理,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