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
(泰來縣檔案局 162400)
今年5月8日,是《地方志工作條例》頒布5周年,全省開展了學習宣傳《條例》活動,做為修志人員必須帶頭學習貫徹《條例》,深刻領會精神實質,進一步提高對地方志工作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國務院頒布的《地方志工作條例》是建國以來關于地方志工作的第一部法規,它的頒布實施是依法修志新時期的開始,標志著地方志事業步入了法制化軌道。在二輪修志開展之際,以宣傳《條例》為契機,繼續加強《地方志工作條例》的學習貫徹,即加強修志的理論建設、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建立地方志工作長效機制,對于全面做好地方志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地方志工作條例》第五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地方志工作的機構主管本行政區域的地方志工作,有組織、指導、督促和檢查地方志工作的職責……”本著這項規定,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堅持貫徹“黨委領導、政府主持”的工作方針,建立了縣地方志工作領導組織機構,成立了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及編委會組成單位,并根據縣志編纂期間領導變化情況,及時調整編纂委員會成員,組建縣志編輯組,確定主編、副主編,并實行主編負責制,明確其工作職責和任務。縣志編纂期間,縣政府多次以督查通報形式督促、檢查全縣地方志工作開展情況,行使了縣政府對地方志工作領導和管理職責。
編纂地方志工作是一項艱巨而浩大的工程,嚴格的制度保障十分重要,特別是應當遵循《地方志工作條例》要求,依法形成地方志工作制度化,以《地方志工作條例》為指導,我們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
1.建立和完善領導組織制度。地方志工作順利開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縣委、縣政府認真落實了“一納入、五到位”和堅持實行“黨委領導、政府主持”的工作方法,并落實到實處,解決修志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建立完善的領導組織、組建穩定的編輯隊伍,加強了地方志組織機構建設,做好地方志組織、指導、督促和檢查工作,依法續修縣志。
2.修訂主編負責制度。在組建縣志編輯辦公室的基礎上,明確縣志主編、副主編、各責任編輯的工作職責,對所承編的工作任務制定出一系列完善的責任制度,明確主編在編寫資料長編稿、定稿、統稿到總纂中的職責,保證質量,總體把關,確保縣志編纂工作在制度的保障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3.制定資料征集登記及移交制度。依照《地方志工作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地方志工作機構可以向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其它組織以及個人征集有關地方志資料,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提供支持。”我們依法開展資料征集工作,縣政府辦公室下發征集資料通知,要求各有關單位按時上報縣志所需資料,對上報的資料長編稿實行登記制度,包括圖表、照片等資料。在縣志編纂工作結束后,按照《地方志工作條例》的規定,對所有資料進行統一整理,分類歸檔,依法移交縣檔案館妥善保管。
高素質的修志隊伍,是做好地方志工作,完成續志任務,編修精品佳志的關鍵,要依法加強修志隊伍的建設,把提高修志人員的整體素質作為貫徹《地方志工作條例》,發展地方志事業、做好續志工作的首要任務,并認真抓好。
1.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素質。地方志工作者的素質決定著志書質量的高低,做為修志工作者應該自覺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具備敏銳的是非判斷能力,為把好志書的政治關打好基礎。
2.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地方志工作者必須堅持學習社會主義方志理論,學習社會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提高方志編寫技能,按照《地方志工作條例》第九條:“地方志編纂人員實行專兼職相結合,專職編纂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的要求,我們在二輪修志工作中就采取了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辦法,注重加強業務學習,一方面積極參加上級業務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一方面班子抓好修志人員業務理論與實踐的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從而提高修志隊伍的整體水平。
3.轉變服務意識,進一步推動地方志工作。最近,朱佳木同志在全國省級方志工作機構主任會議上講,要建設“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服務型”的方志辦,反復強調,方志辦本身是文化部門,不僅要強調學習,還要強調研究、創新和服務,把地方志機構建設成學習型、研究性、創新性、服務型機構。這就對地方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努力方向,做為修志工作者在工作中不僅要認真履行《條例》規定的工作職責,帶頭增強法律意識,加強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更要轉變工作觀念,在研究、創新和服務上有所突破。通過工作實踐,挖掘潛能,充分發揮地方志“存史、資政、教化”的功能,推動地方志工作健康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