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澤州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王加林
發揮交叉任職優勢 促進農村和諧發展
■中共澤州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王加林
農村“兩委”交叉任職為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發揮了積極作用
澤州縣轄14鎮3鄉,627個行政村。目前,全縣農村支委成員共2133名,村委成員共2146名,其中:支村兩委交叉任職606名,兩委交叉職數占農村兩委總職數的28.3%;支書、主任“一肩挑”250名“,一肩挑”職數占兩主干總職數的39.9%;其他兩委成員交叉任職356人,交叉職數占非主干兩委成員總職數的23.5%。為更深入地了解交叉任職的影響,我們隨機抽樣,對40多個村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從調查情況來看,農村兩委交叉任職的成效主要體現為“兩增兩減”:
一、理順關系,增強了黨對農村的領導。農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必須服從上級黨委的領導,確保黨和國家各項政策在農村得到貫徹落實,更多地體現黨和國家的整體利益。而村民委員會作為村民自治組織,主要負責處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本質上反映的是村民的局部利益。盡管國家利益與村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家族勢力、派性斗爭嚴重,或者上級黨委、政府整體發展規劃與少數村的局部利益不一致時,兩者也會存在矛盾沖突,客觀上會造成黨對農村領導的弱化。而交叉任職的推行,充分整合了農村干部資源,兩套班子,一套人馬,從機制上較好地實現了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機結合,使村級黨組織在村級重大事務中可以更有效地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避免了有些村委會以村民自治為名拒不接受黨組織領導的現象發生,確保了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能在農村更好地得到貫徹落實。
二、優中選優,增強了村級班子戰斗力。推行兩委交叉任職,尤其是“一肩挑”,要求當選之人必須是在村里有較高威望“,雙帶”能力較強,且真正愿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能人”。這種人往往既能贏得黨員和群眾的雙重信任,又能獲得上級黨委政府的認可,在應對村級事務時能更加游刃有余地處理對上與對下的關系,能有效帶動其他班子成員的工作積極性,有利于班子成員之間的團結協作,容易形成工作上的合力。
三、優化結構,減少了支村兩委矛盾分歧。過去兩委干部分設時,由于兩委成員多,每個成員職責分工不同,工作中想局部的多,想全局的少,往往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當涉及修路、辦廠等村內重大事項決策時,大家七嘴八舌,意見不好統一,甚至會形成兩委之間或兩委成員之間的對立與摩擦,嚴重的還會引起糾紛,造成群眾上訪,影響農村的和諧穩定。兩委交叉任職的實行,可以有效減少意見分歧,更容易形成統一決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維護穩定局面。
四、節約開支,減輕了村級組織運行成本。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不少山區鄉鎮財力緊張,很多村的集體經濟一片空白。農村兩委交叉任職后,村干部人數明顯減少,村干部工資性支出和各項工作經費得到了節省,使農村基層政權的執政成本明顯降低,農民負擔得以減輕。而對于節省下來的錢,有些村又反過來用于提高在職村干部的工資,讓真正干事的人得實惠,調動了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在實際工作中,兩委交叉任職也存在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在加強農村班子建設上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權力相對集中,易產生消極腐敗現象。兩委交叉任職后,村黨支部和村委會變成“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同時發揮村黨支部的領導作用和村委會的自治作用,客觀上形成了權力的相對集中,加之少數支部書記仍然堅持長期形成的“家長”作風,一人說了算,同時,黨政不分,不利于民主政治的發展,弱化了兩委的相互監督職能,容易滋生權力腐敗現象。
二、工作任務增大,易造成農村干部壓力過大現象。一是實行兩委交叉任職后,村干部減員不減事,原來的兩項工作一人兼,如果只是任務增加而待遇不增加,勢必會影響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二是工作量大,顧此失彼。每個干部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兩個職務一人兼容易產生有所偏廢的現象。
三、兩委職數減少,易造成后備干部精神懈怠現象。兩委交叉任職后,班子職數普遍比原來減少了兩三個,一些有能力、有頭腦、“雙帶”能力強的農村優秀人才受職數限制進不了兩委班子。同時,在少數村班子內部也面臨著村干部隊伍結構不夠合理,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新鮮力量匱乏,發展經濟思路不多,創新能力不強等困惑,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
四、兩委能力恐慌,有非黨村委入黨難的苗頭。非黨村委成員被阻擋在黨組織門外的原因,除了少數非黨村委成員自身素質不高、能力不強的因素外,不排除個別村支部書記思想保守、心理恐慌,怕“培養苗子、丟了位子”,故意阻止優秀非黨村委會成員入黨的現象。由于支部書記能力恐慌,一些“雙帶”能力強的非黨村委會成員被排斥在黨組織門外。
一、堅持分類指導,科學合理推進。交叉任職作為協調兩委關系的一種重要手段,總體來看是利大于弊的,在新一輪換屆選舉中應該繼續加以推廣。我們初步概括為“三提倡三不宜”?!叭岢保矗喝丝谳^少,村集體經濟薄弱,農民增收緩慢,村情不復雜的村提倡交叉任職;黨支部凝聚力、戰斗力強,支部書記公道正派、威信高,且民風淳樸、村情穩定的村提倡交叉任職;班子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不高,執行力較差村提倡交叉任職?!叭灰恕?,即:人口較多,經濟基礎好,工作量較大的村不宜交叉任職;黨支部軟弱渙散,黨員素質相對較差,村內矛盾較多的村不宜交叉任職;支書、主任長期共事,配合默契,村情穩定的村不宜“一肩挑”。
二、完善監督體系,深化基層民主。要避免“一肩挑”過程中出現的“家長制”、“一言堂”等現象,關鍵是要從制度上加以規范,完善監督體系。一是健全決策機制。深入推廣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把村級重大事項的決策權真正交給黨員、交給群眾,防止“一肩挑”干部損害村民的民主權利,限制村民的自治權。二是健全考評機制。每年年終,由鄉鎮黨委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工作實績進行綜合考核,考核結果與村干部崗位工資掛鉤,獎優罰劣;同時,組織黨員群眾對其綜合表現進行民主評議,提高工作滿意率。三是健全問責機制。由鄉鎮黨委定期與“一肩挑”支部書記進行談心談話,指出其工作決策上的失誤和偏差,并限期改正;對于已經造成重大損失或談話后拒不改正,黨員群眾反映較大的,要堅決予以調整。
三、拓寬選人渠道,提高干部素質。推行農村兩委交叉任職,一人身兼兩職,對干部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須好中選好、優中選優。要繼續推行“兩推一選”,提倡“跨村任職”和“企村兼職”,加大下派干部工作力度,鼓勵大學生村干部積極參選,破解農村干部整體素質偏低的難題。
四、優化發展環境,減少矛盾分歧。有些村兩委關系不協調,一定程度上源于兩委班子成員對村級事務管理和村里發展思路的意見不一致。解決這一問題,從小的方面講,要通過積極引導,理順兩委成員情緒,統一工作思路;從大的角度來看,則要在創優發展環境,改變發展模式上下工夫。要形成區域化發展理念,通過大帶小、強帶弱、好帶差等方式,大力推進村級黨組織聯建,形成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改變以往村與村各自為陣的局面。
五、加大支持力度,強化激勵保障。推行兩委交叉任職,對于任職干部而言,工作量加大,責任也更重,要想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消除其畏難情緒,就應該從經濟和政治上給予更多的激勵幫扶。對于因職數減少而離職的干部,也應強化保障,適當落實待遇,做好妥善安置,防止新的不安定因素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