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忠縣原副縣長王開健受審當庭聲淚俱下懺悔
原任職務:
我于1983年任忠縣自來水公司經理,從此走上領導崗位。近30年來,我曾先后擔任過忠縣移民局、建委等單位的領導職務,也擔任過武隆縣政府和忠縣政府等單位的領導職務。擔任領導干部近30年,捫心自問,在前20年,我還是能夠嚴格自律,正確對待權力,基本上能堅持廉潔從政、清廉做人。記得大約在1998年,一名建筑包工頭在我辦公室放了一個“紅包”,事后我發現里面裝有2000元錢,就約上單位的一位副主任找到他,把錢當面退還了。在城市市政設施采購方面,為了避嫌,我從不過問,不經辦。在城建系統的人事安排上,我堅持只有考核通過才能進入,根本不憑關系,為此我當時也得罪不少人。在那個年代尚未實行“凡進必考”的大背景下,我率先進行了人事制度改革,目的就是為了做到進人用人的廉潔。我在2002年主持武隆縣污水處理廠職工招收工作,同樣堅持了公開考核制度,堅持廉潔避嫌,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
回顧過去,我并不是為自己評功擺好,更無資格向組織上討價還價,如今身為犯罪之人,只有深刻反省的義務。我主要是想說明,我在組織的培養下,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沒有虛度年華,在黨和人民給我提供的干事平臺上,為群眾也做過一些好事實事。
慚愧的是,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在榮譽簿上喪失了自我,逐漸偏離了正確方向。
我與妻子是同班同學,結婚6年之時,她在1987年突患類風濕關節炎,行走很困難,生活不能自理。20多年來,我背著她到成都、武漢、上海、北京等10多個城市30多家醫院求醫。由于妻子長期患病,治療花了不少錢。在重慶市內醫治,雖能報銷一點治療費,但也是杯水車薪;在重慶市外的專業醫院看病,治療費不能報銷,全為自費。在此情況下,隨著我年齡的增大,隨著家庭對錢的需求的增長,也隨著我社會交往的擴大,我礙于情面收下了一些“朋友”送來的錢。我認為收“紅包”是朋友之間的禮尚往來,拒絕是對朋友的不信任。于是,從拒收到接受,從收禮品到收現金,從收小額的到收大額的,不管是朋友送來的還是外人送來的,我都一一笑納。我當時認為,只要不是自己索要或暗示,不是事前講條件請托,而是別人事后真誠的感謝,就不是權錢交易,作為朋友間的交往,收下不是問題。
重慶市忠縣副縣長
觸犯罪名:
受賄罪
判決結果:
2011年6月初,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王開健有期徒刑12年,并處沒收財產20萬元。
由于這些錯誤的認識,我的思想防線也就逐漸被打開了。我沒有再堅持嚴格自律,開始放縱自己,收取賄賂,逐步走上了犯罪之路。
我出身于一個軍人家庭,從小受到愛國、吃苦、清廉的家庭教育。我當過7年下鄉知青,經歷過清貧生活的磨煉。通過刻苦努力,自己從一個技術員到高級工程師,從一個副科級干部一步一個腳印當上正處級領導干部。是黨培養了我,給我提供了平臺,我本應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但由于沒有注重政治學習,放松了世界觀、人生觀的改造,沒有正確對待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使自己的人格發生了質變,是貪欲害了自己。我認為朋友的給予只是個人感情問題,沒有想到是違法,更沒有想到是犯罪。由于交友不慎,我將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結果給自己埋下了禍根。
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只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一般專業性法規知識的學習,忽視了法律的學習,由于沒有注重領會法律知識,以至于跌入違法犯罪的深淵才徹底醒悟過來,然而悔之晚矣。
我深知世上沒有后悔藥,如今深陷囹圄失去自由,才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最寶貴的莫過于人身的自由,以及家庭的平安、人格的尊嚴。天堂與地獄其實并不遙遠,只是一墻之隔。親人近在咫尺,卻遠似海角天涯。
我在年近花甲即將退休享受天倫之樂前夕,卻有牢獄之災,使30年功名化塵埃,真是痛心疾首。我的犯罪既毀了自己幾十年保持的聲譽名節,也毀了家庭的幸福與平安。每天天不亮,我就早早起了床,猶如籠中困獸一樣來回踱步,反省自己,40年的工作經歷就像電影一樣在腦海中回放。我經常夢到家中80多歲的岳父母,夢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痛苦不堪地對我聲聲呼喚,驚出我一身冷汗。我深知自己的犯罪是對親人的傷害,我無顏面對老人,愧對病妻。在岳父母和病妻更需要我照顧之時,我卻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使他們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
慚愧、內疚、悔恨、絕望交織在一起,猶如萬箭穿心,羞愧難言。曾經讓他們引以為榮的我,卻成為他們心靈最大的傷害者,使他們從此生活在無以名狀的陰影中。負罪感促使我萬分悔恨,百般自責,良心永遠不得安寧。
我現已年近花甲,也體弱多病,但觸犯國法是罪有應得。自己唯有在今后的服刑中積極改造,重新做人,爭取早日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彌補對家中3位老弱病殘親人的歉疚之情。我特別想以年過花甲之軀,盡我最后的責任,陪伴我的妻子走完人生之路。
(據《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