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縣積極推進黨務公開,打造“陽光黨務”,激發黨員群眾發揮作用、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的熱情,深化農村創先爭優。一是內容明細化,曬群眾關注信息。按照黨員群眾關心的必須公開、黨員群眾咨詢的必須公開、涉及群眾利益的必須公開的原則,將公開內容細化為8個方面65小項,實行“四公開”,即職責任務、涉農政策等經常公開,黨組織常規性工作定期公開,組織生活會、重點工作進展情況按階段公開,黨員民主評議、干部補貼確定等臨時性工作及時公開。二是程序規范化,亮民主決策過程。各村通過設置“意見箱”、入戶走訪等形式充分了解民情,確定議題后,再通過張榜公布、民主協商等渠道,進一步征求意見建議。按照黨支部提議、“兩委”聯席商議、上級黨組織復議、黨員審議和村民代表決議等步驟議事。重大決策邀請黨代表、鎮領導和有關專家指導。決策后及時公開結果,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按期反饋落實情況。三是途徑制度化,暢通黨群聯系渠道。將每月15日確定為“黨務公開日”,定期公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員發展、后備干部培養,以及群眾關注的其他事項;將雙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六確定為“黨代表活動日”,由基層黨委定期向黨代表通報黨務工作情況,接受、解答黨代表詢問,并由各黨代表將情況及時通報到所聯系的黨員群眾;建立黨務信息“直通車”,通過會議、公開欄、明白紙、廣播等方式進行公開,同時建立黨建網,開通黨員手機短信平臺,開設黨建頻道,多角度、全方位地公開黨務信息。四是建立預警機制,嚴公開監管要求。建立黨務公開工作預警機制,強化鄉鎮黨委責任。對不定期抽查、問卷調查、集中督查發現的黨務公開過程中的不良現象,紀檢、組織部門及時監控,分級予以警誡,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問題較輕的,采用當面或電話等方式通知并限期改正;問題較嚴重的,通過發督辦函等方式,要求一周內拿出解決方案;問題較普遍的,由市領導約談,面對面地進行溝通協調督辦;經告知、督辦、約談仍未改正的,給予“黃牌”警告,在全縣進行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