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靖鴻 周 鴻
破解困擾工程建設環境難題的有益嘗試
——運城市鹽湖區文化產業園區“五方聯動”創優發展環境
■喬靖鴻 周 鴻
近年來,全省各地經濟建設步伐加快,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工程建設項目日益增多。然而,與這一良好發展態勢格格不入的是,一些地方環境不優、服務不佳成為阻礙工程項目建設順利實施的瓶頸,嚴重損害和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環境,導致了一些投資項目和重點工程或者招不來、留不住,或者建設速度緩慢、遲遲不能投產達效。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工程所在地周邊建筑市場秩序混亂,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與村民的糾紛不斷、矛盾加劇,以及長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屢禁不絕,導致了失地群眾和農民工的利益得不到維護,群體性事件、突發性事件和群眾越級上訪數量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了社會和諧穩定。為了盡快解決擾亂工程項目建設環境的一系列難題,運城市鹽湖區文化產業園區管委會從去年開始,在園區內全面實施了“五方聯動”的維護建筑秩序聯席會議制度,從實施情況來看,雖然時間較短,但是效果明顯,受到各級領導和轄區內許多建設、施工單位的一致好評。
所謂“五方聯動”,即由園區管委會牽頭,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公安派出所和項目所在地村委會負責人參與,組成園區規范建筑秩序聯席會議領導機構。其中,園區管委會負責聯席會議的召集和組織,協調解決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與當地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對每一個項目確定專人負責;派出所專管打擊各種強買、強賣、無故干擾、阻撓施工的違法行為;村委會則是聯系村民與建設、施工單位之間的橋梁,根據工程建設需要,統一組織安排村民的用工用料事宜,并負責用工用料款的統一結算和發放;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需要用工用料時,由項目所在地的村委會負責,且不能將應由村民承攬的工程轉交給任何其他人。五個部門之間既各負其責,又密切協作,從而形成了上下聯動、左右互通、齊抓共管、協調有序的工作機制。
鹽湖區文化產業園區“五方聯動”聯席會議制度的有益實踐給我們帶來了四點啟示。
一是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是破解擾亂工程建設環境難題的首要前提。鹽湖區區委、區政府、區紀委主要領導及北相鎮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都對鹽湖區文化產業園區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不僅親自聽匯報、親自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而且多次到園區工地現場調研,就盡快規范建筑秩序、創優周邊發展環境問題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親力親為、狠抓落實,是鹽湖區文化產業園區營造良好建設環境的重要前提。
二是相關部門精心協調、有關人員狠抓落實是破解困擾工程建設環境難題的關鍵所在?!拔宸铰搫印睓C制和聯席會議制度的實施,使用工用料價格、付款方式等熱點和敏感問題,由隱蔽走向了公開,由少數人“暗箱操作”變成了多方面公平協商,給了群眾明白,還了干部清白。同時,每開工一個項目,園區負責人、北相鎮黨委負責人都會就項目問題經常與各方面溝通,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這種真抓實干、狠抓落實的作風,這種帶著感情抓環境、帶著責任解難題的做法,讓園區周邊村委會和群眾滿意,也讓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滿意,真正實現了雙贏,實現了和諧發展。
三是黨員干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是保障制度執行、營造良好環境的重要因素。不論是園區管委會還是北相鎮黨委政府、所在村兩委主干,沒有一個人為了給自己或親戚朋友攬活而向建設單位和施工隊打招呼,要求給予方便和關照。與剛性的制度相比,這些普通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雖然不具備強制力和約束力,但是,他們的一舉一動,群眾都看在眼里、服在心上,所以,才有了園區內越來越好的建筑秩序,有了越來越規范有序、和諧寬松的發展環境。
四是紀檢監察機關和公安機關嚴厲懲處和打擊一切損害經濟發展環境的行為是創優環境的重要保障。只有切實加大對損害發展環境行為的懲處和打擊力度,才能使“高壓線”真正帶上“高壓電”,教育和督促廣大干部群眾形成優化環境的共識。在公安部門不斷加大對工程建設過程中強買強賣、欺行霸市、干擾阻撓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的同時,鹽湖區紀委監察局堅持把為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清障護航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出臺實施了《鹽湖區紀委監察局領導包聯“雙十”工程營造良好經濟發展環境的實施方案》,由委局領導班子成員牽頭,分管科室協助,對區委、區政府確定的“十大發展項目”、“十件惠民實事”等重點工程實行包聯責任制,通過深入現場調研、召開聯席會議、定期走訪座談等方式,及時了解和解決重點工程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一旦發現職能部門有違紀違規現象,便由包聯領導牽頭,按照從快、從嚴、從重的原則,堅決立案查處;對情節嚴重的案件,一律先將所在單位“一把手”免職,再按照有關規定追究黨政紀責任。嚴肅的懲處機制、嚴厲的打擊態勢,為全區創優經濟發展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