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紀委、監察局
完善農廉工作機制有效解決基層涉紀信訪問題
■忻州市紀委、監察局
在開展基層涉紀信訪工作中,忻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完善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機制為重要抓手,積極探索解決基層涉紀信訪問題新途徑,取得了明顯成效?!鞍偃諘稹敝械?23件涉紀信訪案件和信訪事項已全部辦結,辦結率100%,查實率78.9%。黨政紀處分96人,挽回經濟損失757.7萬元。
基層涉紀信訪問題很大一部分緣于農村資金、資產、資源“三資”管理方面的問題。忻州市123件涉紀信訪案件和事項中就有93件涉及農村資金、資產、資源方面的問題,占到總數的76%。加強農村“三資”監管,規范財務管理,對于解決基層涉紀信訪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針對這一問題,忻州市積極推行農村“三資”管理委托代理制,投入2600余萬元,在全市190個鄉鎮、街道辦,建成了高標準的農村“三資”管理委托代理中心,統一配備安裝了“三資”管理軟件,將全市4893個建制村的資金、資產、資源全部納入“三資”中心,以村建賬管理,初步實現了農村資金電算化管理,農村集體資產出讓、租賃、承包和資源開發利用全部引入了市場競爭機制,同時增設紀檢監督小組和村民理財小組,對“三資”進行實時監管。今年以來,全市“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共審核鄉村兩級開支2億元,發現不合理開支2600筆,累計節約資金30多萬元。依托“三資”管理委托代理中心的有效監管,農村資金管理體外循環、公款私存、白條入賬和私設“小金庫”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村干部擅自處置集體資產資源、侵占集體收益、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問題也明顯減少,既給了老百姓一個明白,又還了干部一個清白。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讓權力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運行,不僅有利于充分發揚民主,落實黨員干部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決權和監督權,而且有利于融洽黨群、干群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當前,有很大一部分基層涉紀信訪案件和事項是因為基層黨務村務不公開、“暗箱操作”、村干部獨斷專行等問題引起的。針對這一情況,忻州市將解決基層涉紀信訪問題的突破口放在了促進基層權力運行的公開化、透明化進程上,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機制,從基層權力運行的關鍵部位抓起,大力推行陽光“曬”權。先后投資4000多萬元,建起了覆蓋全市14個縣(市、區)、190個鄉(鎮、辦)、2446個行政村的“陽光農廉網”,將黨的強農惠農政策,將黨務、村務及“三資”運行等情況全部上網公開,并同步開通了資金落實查詢、在線解答、互動交流、信訪舉報、網絡培訓、致富信息發布等服務平臺。農民群眾通過“陽光農廉網”,對村中黨務、政務、強農惠農政策、財務運行等情況一目了然?!斑^去由于缺乏及時了解和溝通,村級權力運行也未得到公開,一些村干部經常是出力不討好。如今干部操心什么,用了些什么,為群眾做了些什么,差不多全在網上,群眾弄清楚了,疑慮消除了,干群矛盾自然少了很多。”農民群眾對“陽光農廉網”充分認可?!瓣柟廪r廉網”在解決基層涉紀信訪問題上起到了公開權力運行、增進了解、改善干群關系、維護農村穩定的重要作用。
基層涉紀信訪問題集中反映了基層干部作風懶散、服務不優、工作懈怠、群眾訴求渠道不暢的突出問題。解決基層涉紀信訪問題要從改進基層工作、提高服務水平、暢通群眾訴求渠道抓起,化解一切可能引發群眾上訪的隱患,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忻州市在全市190個鄉鎮、街道辦,除建立農村“三資”委托代理中心之外,還成立了便民服務中心和信訪接待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整合了鄉鎮民政、土地、計生、司法等基層站所,推行“一站式”服務,集中受理、直接辦理涉及農民群眾的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了服務下移、效能提升,進一步方便了群眾。信訪接待中心整合了基層信訪資源,健全和完善了主要領導值班制和首問負責制,認真接待處理來信來訪,定期排查矛盾糾紛和信訪突出問題,在化解各類信訪隱患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皟蓚€中心”成為了服務“三農”、政策咨詢、法律援助、信訪接待、矛盾排查、維護穩定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有力地緩解了農村信訪壓力,確保了信訪問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今年以來,全市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共為群眾辦好事2萬余件;鄉鎮信訪接待中心共為農民群眾提供心理咨詢服務600余人次,化解村企、土地、干群矛盾和糾紛800多件。
解決基層涉紀信訪問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制度建設是根本。在基層涉紀信訪工作實踐中,忻州市緊密結合實際,以推動落實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和信訪工作各項制度為抓手,著力構建解決基層涉紀信訪問題長效機制。一是建立并實行了鄉村“雙五類”制度。以中央要求制定的4個方面36類制度為基本依據,對鄉、村兩級實行的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五項制度進行了認真梳理和整合完善,在全市所有鄉村建立并實行了鄉村“雙五類”制度,即:鄉(鎮)建立并實行了財務管理、廉政教育、參政議政、“三務公開”、重大事項民主決策五大類制度;農村建立并實行了勤廉教育、財務管理、資產資源管理、黨務公開、村務公開及管理五大類制度。二是實行了農村干部勤廉雙述、離任審計等廉政制度。充分發揮村民的監督主體作用,積極開展村干部勤廉雙述、村民詢問質詢和民主評議活動,實行了村干部任期目標承諾制,加大對農村基層干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力度,有效地防止了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實現了用制度管權、靠制度管人。三是全面落實領導干部包案制度。實行了市四大班子包縣協調制、市紀委常委包縣包案督辦制、縣紀委常委包案查辦和案人對應結案息訪制、鄉鎮干部首問責任制、村干部聯系群眾制等制度,初步形成了市、縣、鄉、村四級包案包處責任制,做到了責任到人、案結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