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廣角
我國啟動省級防逃追逃協調機制試點工作
不久前,中央紀委副書記干以勝在上海召開的省級防逃追逃協調機制試點工作啟動會上強調,當前防逃追逃工作正處于發展時期、關鍵階段,既要看到工作取得的成效和有利條件,又要清醒認識面臨的任務依然艱巨,要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實的工作,推動防逃追逃工作深入開展;要通過建立省級防逃追逃協調機制試點,積極探索規律,進一步提高防逃追逃工作整體水平。
干以勝要求,在試點工作中,要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堅持防追并重,防范在先,力爭突破重點難點案件,切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要分工負責,形成合力,對內理順關系,對外深化合作,健全組織協調機制;要講究策略,務求實效,善于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開展工作;要加強宣傳,著力治本,正確引導輿論,加強案件剖析,積極提出對策建議,促進工作成果轉化;要積極探索,開拓創新,注重積累經驗,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國際規則開展防逃追逃工作。
我國擬修法追繳腐敗分子、恐怖分子違法所得
前不久,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的特別程序中,專門新增了“對于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潛逃,在通緝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
同時,修正案草案規定,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應當列明財產的種類、數量、所在地及其查封、扣押、凍結的情況,并附有相關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扣押、凍結申請沒收的財產。
對于追繳違法所得的程序,修正案草案規定,沒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申請,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人民法院受理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后,應當發出公告。公告期為六個月。
草案還規定,人民法院在公告期滿后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進行審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有權申請參加訴訟,也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利害關系人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有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第四屆發展中國家預防腐敗研討班開班
不久前,第四屆發展中國家預防腐敗研討班在國家行政學院開班,來自25個發展中國家、3個國際組織的52名代表齊聚一堂,分享彼此經驗,凝聚合作共識,共商反腐大計。研討班期間,中方向外方代表們發放了《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白皮書及《中國國家預防腐敗局開展技術援助簡況》、《中國開展防治腐敗工作簡況》、《中國開展廉潔宣傳教育的做法》等經驗材料。
中國國家預防腐敗局舉辦發展中國家預防腐敗研討班,是中國政府履行《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促進反腐敗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舉措。自2008年以來,研討班已連續舉辦了三屆,受到亞非拉美和東歐很多國家的高度重視,許多受援國預防腐敗機構踴躍派員來華研修培訓。第四屆發展中國家預防腐敗研討班參研人員數量多、級別高、地區廣,而且首次邀請了國際組織代表參加,規模層次均超過前三屆,充分體現了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良好的合作交流。
整合網上民意還需制度化
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高新民撰文指出,以微博為代表的各種新媒體形式,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政機關原有的表達功能,又為黨政機關整合民意提供了新的平臺與載體。微博等網絡渠道自身,并不能實現各種民意的整合,還需要黨委政府來進行整合,這是在更高層面上代表群眾利益的有利條件,但問題的關鍵在于能不能及時整合多元訴求,這既挑戰了傳統的溝通方式,也促成了新的溝通機制。傳統的政治溝通以黨政機關為主渠道,單向度、自上而下溝通,常見的有調研、座談會等形式。而“微時代”下則形成了平等互動的新型溝通機制,既是監督的利器,又反襯出現實監督體制存在不順暢的環節。事實上,對待網絡監督并不只反映簡單的應對媒體能力的問題,而是對領導干部民主意識、法治意識、工作作風的全面考驗。更重要的是,只有在健全的民主監督制度框架中,網絡監督才能最大限度地揚利去弊。
湖南嘉禾:嚴格“黑名單”制度 強化招投標監管
湖南省嘉禾縣為進一步加強招投標監管,建立和完善企業招投標活動不良記錄檔案,實行了“黑名單”管理。該制度規定,對于嚴重違紀違規、利用不正當手段中標的企業,一經查實,就將作為廢標處理,并進行責任追究。凡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在三年內不得參與任何形式的招投標活動,同時還會影響到其施工企業和項目經理資質年檢等。通過推行“黑名單”制度,該縣招投標市場更加規范有序。
浙江臺州:反向測評透視干部
對干部考察,浙江省臺州市設置了反向評價指標,他們選擇了群眾意見比較集中、社會反響強烈的負面現象作為評價指標,包括不敢堅持原則、做老好人;大局意識差;對個人名利得失比較計較;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鋪張浪費,追求享受;作風不檢點,不注意自身形象;交友不慎,造成不良后果等15項內容。對不達標的干部實行“一票否決”,堅決不予提拔;對負面反映多,但又一時查不清楚的,慎重使用。臺州市開展的反向測評,猶如在每一位領導干部面前放上一面鏡子,讓其從群眾的評價中看清自己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更為組織部門考察干部的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打下更加扎實的基礎。當然,單一的反向測評是不夠的,在具體操作中,臺州市還結合個別談話、延伸考察、重點核查、專項調查等手段,進一步考察印證測評中反映的問題。這些做法不僅確保了干部考察的準確性,更保證了考察結果的全面、可靠。
國外廉政文化建設注重消除利益沖突
引進利益沖突理念,正視利益沖突,從行政倫理方面給予規范,消除沖突于萌芽,是西方國家廉政文化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小問題大規矩,發達國家通過制定行政倫理,明確全國統一執行標準,上自總統,下至普通官員都有法可依。舉收禮為例,表面看收禮是件小事,但背后存在著影響官員公正行使權力的利益沖突。
美國對禮品的范疇作了明確的界定,包括饋贈、好處、折扣、娛樂、宴請、貸款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以及培訓、旅行、住宿等變相“禮品”,美國允許政府工作人員接受20美元以下的禮品,但一年內接受禮品不得超過50美元;政府工作人員收受外國贈送的禮品價值不得超過305美元,超過數額應在60天內交給政府部門。同時規定,下級不得向上級送禮品,違反者將被開除。如果收受禮品總價值超過7000美元,將對其處以3倍的罰款,并可判處15年以下監禁。
德國政府規定,官員收受禮品不得超過50歐元,否則就要視情況受到不同程度的紀律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意大利規定,政府官員除接受親朋所贈價值微薄的禮品外,不準接受任何贈品和贈款,不得已而接受的禮品一律上交。
英國政府規定,官員收受禮品價值不得超過140英鎊,超過部分可以自己花錢購買,否則,將來可能喪失領取退休金的資格。
法國政府規定,官員接受禮品最高35歐元,超過部分必須歸還贈送者,否則將受到法律處分。
瑞典規定,政府官員不能因工作關系接受當事人的任何饋贈,不論接受禮物價值高低,都在禁止之列。不允許發生任何違規行為,對直接、間接,主動、被動的違法行為,都要進行嚴格的追究和懲處。
芬蘭的年輕人從大學畢業進入公務員體系后,最重要的就是弄清“腐敗”的界限,即接受禮品或受請吃飯的上限是什么。
加拿大規定,政府官員無權接受任何禮品,所有收受的禮品都需要個人用錢買下,違反規定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新加坡對國家公務員要求非常嚴格,規定接受禮品金額不得超過50新元,超過部分必須上交或個人出錢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