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長治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李世鐘
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 中共長治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李世鐘
2010年以來,在省、市紀委的正確領導下,長治縣在科學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確立了廉政風險防控“13355”工作思路,即貫穿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一條主線,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三個法規,構筑事前有預防、事中有監控、事后有處置三道防線,搭建公開、評議、服務、監督和信息五個平臺,抓好清查權力風險點、推行崗位廉政承諾、公開權力流程、引深民主評議、強化考核問責五個環節。建立了“權力陽光運行、監督全程跟蹤、風險動態防控、腐敗有效預防”的防控機制,初步實現了“苗頭性問題提醒招呼在前,傾向性問題監督制約在前,普遍性問題教育預防在前,重點性問題及時糾正在前”的防控目標,進一步增強了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能力,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紀律保障。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做到“四個到位”
組織領導到位。長治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領導組。在全縣開展了“廉政風險排查防控”問卷調查,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制定出臺了《關于建立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縣紀委成立了預防腐敗室,保證了工作的順利啟動;按照“先行試點、分類指導、整體推進”的思路,在縣財政局、南宋鄉等8個單位先行試點,三個月后,在各鄉鎮和全縣各單位全面推行。權力清理到位。制定出臺了《關于開展“權力清理、風險查找”工作的實施辦法》,對各單位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專項資金使用管理、人財物等行政事務管理等12類權力進行全面清理。全縣共清理行政權力1927項。權力審核到位。責成縣政府法制辦、財政局等有關部門對清理出的權力項目進行審核把關。廢止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各種文件和制度87個;修訂完善相關制度265個。明確職責到位。將每項行政職權運行劃分為若干個必經環節,繪制出職權運行流程圖,明確每個環節誰來辦、怎么辦、什么時間辦結等“三個事項”,實現了行政職權運行的規范化運作,進一步明晰了每個公職人員的崗位職責。
二、查找風險,分級防控,做到“四個確保”
運用“五個查找”,確保風險排查不留死角。風險排查過程中,各單位立足管人、管財、管事、管物、管業務等關鍵環節,突出抓住領導崗位、中層崗位、其他崗位三個層面查找崗位潛在的廉政風險。
強化“五項監督”,確保防控意識深入人心。一是開展聯合監督。成立了縣“廉政風險防控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了縣委常委聯系點制度,形成監督合力。二是加強內部監督。各單位定期開展“民主評議黨風政風行風活動”,認真進行自查、自評、自糾,不斷健全廉政風險內控機制。三是加強重點監督。對工程建設領域、煤炭生產運銷領域、政府重大投資項目和各類涉農資金項目的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堅決遏制各類違紀違法行為發生。四是加強專項監督。縣紀委建立了紀委常委聯系鄉鎮制度,隨機抽查黨員干部“廉政風險防控知曉率”和工作進展情況,防止搞形式、走過場。五是加強網絡監督。針對群眾網上舉報留言,縣防控辦及時填寫《長治縣網上評議黨風政風行風留言反饋督辦卡》,督促有關單位和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和整改落實。
通過“四項措施”,確保防控制度落到實處。一是明確防控責任。高風險點,單位主要領導親自參與,分管領導具體落實;一般風險點,單位分管領導親自參與,中層負責人具體落實;低風險點,中層負責人參與,經辦人和責任人具體落實。二是落實“一崗雙責”。各單位制定廉政風險防控責任制分解表,層層簽訂廉政風險防控責任書,面向社會作出廉政承諾,做到了崗位職責與廉政風險防控有機結合,有效落實。三是健全規章制度。各單位制定具體防控措施、規章制度,編印成《廉政風險防控手冊》。形成以崗位為點、以程序為線、以制度為面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四是加強廉政教育。通過每月一自查、一季一評議、一年兩公開的方式,做到了廉政黨課常態化。采取集中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專題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結合等措施,分類型、分層次進行針對性教育。
建立“三早機制”,確保廉政風險超前化解。一是廉政風險早發現。建立縣、鄉、村三級廉政風險預警信息中心,及早發現領導干部在作風和廉潔方面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二是廉政風險早提醒。建立了“三書”預警制度,針對發現的問題,視情節對責任人發放“詢問書”、“提醒書”、“警戒書”,及早提醒領導干部防范風險,強化自律;三是輕微問題早糾正。對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輕微違紀違規行為,視情節分別采取批評教育與調查處理相結合、調離崗位與學習改造相結合、自我反省與組織幫扶相結合等手段,及時予以處理或限期督促整改糾正。
三、強化考核,嚴格問責,推動“三項落實”
強化督促檢查,推動防控責任制落實。各單位每季度按照考核標準,對廉政風險防控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一次自查;科級以上干部每月客觀真實地評估自己在履行“一崗雙責”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縣廉政風險排查防控工作領導組在各單位自查基礎上,不定期對全縣廉政風險防控工作進行檢查,推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扎實開展。
運用考核結果,推動各項制度落實。一是將廉政風險防控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各單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重要依據,二是與領導班子考評和領導干部評優評先相結合,三是建立干部廉政檔案。
加大問責力度,推動中心工作的落實。對落實廉政風險防控措施不力,致使重點建設工程、重大改革措施等難以實施的情況,依據相關規定追究當事人的責任,連帶追究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的相關責任。
一、進一步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貫徹落實
一是黨員干部思想認識到位。廣大黨員干部抓工作不忘抓廉政、抓廉政才能促工作的廉潔意識和責任意識明顯增強。二是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到位。各級各部門深入自查、自防、自控、自評、自糾,抓廉政建設的主動性明顯增強,改變紀委單打獨斗的局面,形成部門各負其責、聯動配合的強大合力。三是“一崗雙責”細化分解到位。結合業務工作人人查找風險、人人防控風險、人人廉政承諾、人人承擔責任,崗位職責和廉政建設有機結合,做到了兩手抓、兩手硬。
二、進一步健全了懲治和預防腐敗五項長效機制
一是建立了權力規范運行機制,確保干部正確履職、依法行政。二是建立了民主評議機制,確保干部定期接受“廉政體檢”,切實增強“四不敢”意識。三是建立了廉政教育機制,確保干部牢固樹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的思想,強化了“不查風險就是最大風險”、“不防控風險就是最大失職”的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了風險防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四是建立作風督查機制,確保干部作風建設常態化、制度化。五是建立整改落實機制,干部作風明顯轉變、人民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三、進一步夯實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基礎
一是推動了農村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充分保障了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選擇權,保證了干部清白、群眾明白。二是規范了基層干部行為。農村干部違紀案件大幅下降。三是加強農村規范管理。規范了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農村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和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監管中心,有效化解了農村矛盾。
四、進一步推動了領導干部作風轉變
通過廉政風險排查防控,全縣黨員干部廉政意識、服務意識、大局意識明顯增強,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調動,政府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對全縣黨風廉政建設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