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文波
為官當養什么氣
■饒文波
所謂“官氣”是指一種官僚主義的作風,通常有以下八種表現形式:一是嬌氣。工作上不愿做艱苦深入的調查研究,滿足于空泛的號召,到基層也僅僅是聽匯報、看“典型”,而且前呼后擁,蜻蜓點水,浮光掠影,熱衷于嘩眾取寵,做表面文章;生活上好逸惡勞,貪圖享受,精神空虛,日夜沉湎于燈紅酒綠之中,身在群眾之中、心在聲色犬馬之中。二是傲氣。身居要位,握有大權,見財起意,見色動心,不能自持,遇事不與群眾商量,聽不進不同意見,不講科學、胡亂決策、盲目蠻干,群眾形容他們是“先拍腦袋決策,再拍胸脯保證,后拍屁股走人”。三是霸氣。在重大決策和領導工作中搞“一言堂”,獨斷專行,家長作風嚴重,不按民主集中制原則辦事,不能自覺地接受監督;把群眾當成工具,任意擺布,動輒訓斥,甚至打罵體罰。四是邪氣。在選人用人問題上任人唯親,拉幫結伙,千方百計拉關系、找靠山,跑官要官,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以權謀私,徇私舞弊,欺上瞞下,處事不公,甚至公開索要和收受群眾的禮品、禮金。五是冷氣。對群眾的困難疾苦、身心健康麻木不仁,不聞不問,漠不關心。六是暮氣。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萎靡不振,意志消沉,不思進取,辦事拖拉,對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事物懷疑多于接受、責難多于分析、等待多于實干。七是躁氣。心浮氣躁,貪圖虛名,追名逐利,嘩眾取寵,熱衷于搞所謂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路邊工程”,注重短期行為。八是小氣。個人利益高于一切,對同事的批評耿耿于懷,同志之間鬧不團結,互相拆臺,睚眥必報,看到身邊的同志分獎金、加官晉爵就眼紅嫉妒,心態不平。
去除八種“官氣”,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善養四種“公仆之氣”:一是胸懷全局、深謀遠慮的大氣。領導干部位高權重,要有很強的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有沒有全局觀念,折射出領導干部黨性的強弱。那種貪一時之利而不謀長遠之利、貪一方之利而不謀全局之利、貪一己之利而不謀集體之利的人,必然目光短淺,不能成就大事。二是開拓進取、敢于擔當的銳氣。銳氣是一個人思想見識、品行修煉、工作魄力的綜合表現。養銳氣就要敢擔當。擔當,意味著對事業的敬重與執著。黨員干部不論崗位大小、職務高低,只有勇于擔當,把工作當事業干,把崗位當陣地守,才能干出一番事業來,單位建設才會不斷邁出堅實步伐。三是從容淡定、心境平和的靜氣。“德者,才之帥也。”有的黨員領導干部才干過人,卻不注重修性養德,最終犯下大錯,令人惋惜。“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只有講人品、講官德,才能心靜神凝,當一個好干部,贏得群眾真心擁護。養靜氣貴在養德,養德最要緊的是不為名利所惑,不為得失所累,始終把黨的事業放在第一位,自覺做到重事業、淡名利。四是堅強不屈、保守氣節的骨氣。骨氣即氣節。國人歷來推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節操,贊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氣節,寄情“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美德,看重“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黨員干部的骨氣,是不變的黨性,永存的正氣。黨性強則骨氣硬,黨員干部養骨氣,非講黨性、立黨性、升華黨性不可。孟子曰,為官行政當“養吾浩然之氣”。“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非義襲而取之”。只有堅持不懈地“集義”,即堅持正義,而不是偶然地堅持正義,才會有凜然的“浩然之氣”。
(作者單位:太原市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