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紅光
進一步深化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思考
■ 郝紅光
企業黨風廉政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企業要發展,就要使企業經濟更加壯大,管理制度更加健全,企業廉政建設、黨風建設、和諧發展理念進一步增強,職工合法權益得到保障。企業以效益最大化為發展目的,在效益趨勢、利權紛爭、抵制金融風險過程中,要杜絕腐敗,只有深化企業黨風廉政建設,促進企業全面進步,發揮企業最大效益,才符合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同時,企業黨風廉政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和諧是指社會各方面利益關系得到有效協調、社會管理體制不斷創新和健全、社會穩定有序。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相對其它行業,職工所占比重多,大多是家庭的頂梁柱,肩負家庭經濟來源的重任,沒有和諧穩定安全健康發展的企業,職工工資和合法權益等就無法得到保障,必將給社會和諧帶來潛在的壓力。企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黨員干部職工自覺抵制和預防腐敗,關系到企業的和諧穩定發展,關系到企業長治久安和生存發展。
加強企業黨風廉政建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正確處理“六個關系”,積極探索“六項機制”。
一是正確處理好“破”與“立”的關系,積極探索企業發展的經營機制。“破”與“立”既是對立的也是統一的?!捌啤本褪且母镒璧K企業發展、影響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舊機制;“立”就是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要求,建立適應企業發展需要和黨風廉政建設要求的新機制。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進行分解,與企業領導干部分管的工作相結合、與重要崗位人員從事的工作相結合,建立多層次、全覆蓋的責任體系。實行黨風廉政建設“一票否決”,建立科學的綜合效益評價機制。除對產值、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進行考核評定外,還要對其資產的保值、增值和資金的運作情況以及產生的社會效益進行評價,形成完善的經營評價體系,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構筑黨風廉政建設的“警戒線”。
二是正確處理好“放”與“管”的關系,積極探索企業發展的責任機制。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少不了與方方面面的交往和應酬,在不違反黨的紀律、不損害企業利益和其他社會自然人利益的前提下,企業要正確處理好“放”與“管”的關系,做到放得有度、管得有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管得過死或放得太松,對企業的黨風廉政建設都不利。把重點放在工作和辦事程序的健全上,構筑黨風廉政建設的“預警器”。
三是正確處理好“疏”與“堵”的關系,積極探索企業發展的監督機制。企業黨風廉政建設中發生的問題,有很多是因為沒有處理好“疏”與“堵”的關系而造成的,該疏的沒有疏通,該堵的沒有堵死,必然導致“正道不開,歪道盛行”。加強企業與社會其他企業交往中的監督,就是一個新課題。在這一過程中,監督要跟上,防止有些人在與外界的交往中損公肥私、中飽私囊。
四是正確處理好“獎”與“懲”的關系,積極探索企業的激勵機制。要正確處理好企業黨風廉政建設中“獎”與“懲”的關系,以此來充分調動經營管理者和廣大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深化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意識。在建立激勵機制的過程中,要防止激勵幅度過大和偏低的問題,也要防止短期化行為,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起到鼓勵敬業者、激勵觀望者、教育落后者、懲治腐敗者的目的,敲響黨風廉政建設的“警示鐘”。
五是正確處理好“培”與“引”的關系,積極探索企業的用人機制。人是生產力發展中最重要的因素,關系到企業的興衰和存亡。當前,企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能否處理好“培養”與“引導”的關系,將長遠地影響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首先,形成內部人才培養機制,立足于加強對現有人才的選擇、培養和蓄備,做到選人用人民主化,突出民主推薦、職工公認、德才兼備的原則,特別是在重點部門和重點崗位人員的選拔任用上,通過民主程序確定在德、能、勤、廉、績等方面群眾都公認的候選人,避免重才輕德,以偏蓋全。要積極探索企業廉政教育的新定位,要體現教育的與時俱進,要體現監督的合情合理,做到企業發展到哪里教育跟到哪里,開拓到哪里監督跟到哪里,構筑起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過濾層”。
六是正確處理好“嚴”與“寬”的關系,積極探索企業發展的管理機制?!皣馈笔侵腹芾硪欢ㄒ獓?,企業管理制度越嚴密、越科學、越規范,就越能有效地避免生產經營和管理中的偏差,防止腐敗行為的發生。“寬”是指在一些具體的標準上應適當放寬,積極引進一些民營機制,做到寬嚴相濟,通過完善和加強監督制度,使各項監督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防止“暗箱操作”、“體外循環”問題的發生。
總之,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重大政治任務。只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堅定信心,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努力建立起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新機制,才能從根本上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從而取得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新成效。
(作者系山西焦煤國際發展公司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