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鋼
華國鋒與老干部復出
□韓鋼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對華國鋒的評價最權威的結論,可用“一正四負”來概括。“一正”:“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斗爭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四負”:一是“推行和遲遲不改正‘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壓制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二是 “拖延和阻撓恢復老干部工作和平反歷史上冤假錯案的進程”;三是“在繼續維護舊的個人崇拜的同時,還制造和接受對他自己的個人崇拜”;四是“對經濟工作中的求成過急和其他一些‘左’傾政策的繼續,也負有責任”。
華國鋒去世后,新華社發表華的生平,有幾點同從前不大一樣的說法:關于粉碎“四人幫”,不只說“有功”,而稱華“提出要解決‘四人幫’的問題,得到了葉劍英、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贊同和支持”,“起了決定性作用”;關于平反冤假錯案,不再說“拖延和阻撓”,而說他“開始復查、平反冤假錯案”;關于經濟工作,不再說他“求成過急”,而肯定他“動員組織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投入經濟建設各項工作”,“強調千方百計把經濟搞上去,使工農業生產得到比較快的恢復和發展”;此外,還提及華在“撥亂反正”、“恢復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推動教育科學文化工作開始走向正常”、“外交工作取得新的進展”等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
本文主要談一談華國鋒與老干部復出的若干史實。
1980年11月,中央政治局連開九次會議批評華國鋒。胡耀邦在發言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對大批受迫害的、有能力的老同志的解放、使用,我覺得國鋒同志不積極,不熱情,不公正。我當組織部長以后,國鋒同志公開地同我講哪一個人不能解放,這倒還沒有,我總要講一個公道話,從一九七八年以后,確實沒有過。但是,我經常向他反映一些干部的情況,他總是說,哎呀,這個事我不熟悉,把材料弄清楚吧。多半是這種情況。”華國鋒主政時期,胡耀邦是中組部部長,又曾經與華共事,對華比較了解,他的評論應該有分量。胡耀邦說得很清楚,華沒有反對解放哪個老干部,只是“不積極,不熱情”。“不積極,不熱情”同有意“拖延和阻撓”應當不是一回事。
事實上,一些史料和口述,還反映出華的另一種狀況。以胡耀邦本人為例,1976年“批鄧”運動中,胡耀邦受到嚴厲批判,已經被邊緣化,在家中賦閑。胡耀邦透露,1977年2月26日,華國鋒、汪東興曾找他談話。談什么,胡沒有說。據胡耀邦女兒滿妹的著述,華找胡耀邦談的是請他出來工作的事情。滿妹回憶,抓捕“四人幫”后,經葉劍英提議,華國鋒曾親自登門看望胡耀邦,請胡到中央黨校工作。胡婉拒了,華登門無果。1977年2月26日,華再次邀胡到中南海商談工作問題。這次是華國鋒、汪東興一起同胡耀邦談的,華告訴胡:中央黨校即將恢復,請胡去黨校主持工作;胡仍不從。后來是葉劍英出面,胡才答應。
胡績偉的出山,也是華國鋒親自出面。胡績偉“文革”前是《人民日報》副總編輯,“文革”中作為“走資派”被打倒。1975年,胡到國務院政研室工作,沒有安排任何職務。1976年10月底,“經人舉薦,華專門找胡績偉談調回人民日報社工作一事。胡以能力差、不能勝任為由推辭。據胡回憶:“華國鋒笑著對我說:‘你能力差?你難道還不如那草包總編輯(指《人民日報》前主要負責人——引者注)高明?’華國鋒是老實人,說的是真心話,他的激將法對我還真起了作用。我不服氣地說:‘當然,我比他高明!’華說:‘他干得了,你干不了?’我無言以對。華說:‘好,中央決定讓你回去,明天就去報社上班!’我只好服從。”
張愛萍的復出,同樣是華國鋒親自召見談話的。張愛萍“文革”前任副總參謀長兼國防科委副主任,“文革”發動之后不久,1967年即被逮捕入獄,1972年4月方出獄。1975年初期復出,任國防科委主任;1976年“批鄧”運動中再次被打倒。據張愛萍之子張勝記述,粉碎“四人幫”之后,華國鋒召見張愛萍,告訴他:專委現在由他來接。華和葉帥商量過了,相信張一定能把“兩彈一星”抓上去。華還說,通過1975年,他就看出張愛萍來了。張勝還記述了華對張愛萍一番頗為坦誠的談話。
胡耀邦、胡績偉、張愛萍都是“文革”初期的“走資派”,胡耀邦、張愛萍還在剛剛過去的“批鄧”運動中被誣為鄧小平的“黑干將”。華以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或登門,或約見,求賢若渴,一片誠心,不僅沒有“阻撓或拖延”,甚至也看不出“不積極,不熱情”。
粉碎“四人幫”之后,調整了一批省部級領導班子,一些“文革”中被打倒的資深官員即“老干部”或被啟用,或被重用,同中央主要領導人華國鋒不會沒有關系。在解放老干部的問題上,華國鋒未見得都“不積極,不熱情”,他曾對中組部部長胡耀邦說:“為什么有些老同志出不來?為何不能互相諒解?習仲勛、宋任窮出來不是很好嗎?周惠要到內蒙古去。有些老同志靠邊多年,為何不讓出來?怕舉逸民。這些都是無產階級的逸民。”
平反冤假錯案,華國鋒也不是毫無作為。據圖們、祝東力的著述,內蒙古最大的冤案“內人黨案”的復查平反報告,就是華國鋒親自修改和審定的。報告上送四天,中共中央就批復正式平反,中央的批示也是華國鋒親擬的。據曾志的回憶,胡耀邦在中組部召開冤假錯案的案例座談會,是華國鋒批準的。
“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是“文革”的重大冤案之一,由于“欽點”而極難復查平反。1975年,鄧小平主持工作時曾試圖解決,因阻力太大無果而終。胡耀邦上任中組部后,即提出復查此案的請求。主管專案的副主席汪東興再下“禁令”:“六十一人”的問題是毛主席和黨中央批準才定案的,不能隨便翻過來。胡耀邦堅持復查,并得到鄧小平的支持,也得到華國鋒支持。華國鋒指示:“六十一人的問題要解決,由中央組織部進行復查,向中央寫個報告。”胡耀邦當年說過:華主席對我說,看來六十一個人的問題是可以復查的。讓我們先搞出材料,一步一步醞釀。“六十一人案”終獲平反,首功當推胡耀邦,一些元老和中組部的干部也功不可沒,同樣也不能不肯定華國鋒的作用。
華國鋒對上述兩樁重大冤案的處理,固然不能說明所有問題。但是,簡單地以“拖延和阻撓”來判定華國鋒對解決冤假錯案的態度,恐怕也不公道。
(摘自《作家文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