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表,天天像應考
當選民、本職崗位領導、承辦單位負責人“三合一”時,象山縣人大代表、縣建設局副總工程師顧榮荌直言:
我是2007年1月當選象山縣第十六屆人大代表的。4年多來,我就選民關注的城鄉建設規劃、環境保護等問題,先后提交過17件建議,積極履行人大代表的監督職責。
可有意思的是,我所提的大部分建議,承辦單位往往就是自己所在單位,承辦人則多數為老上司、老同事?!白约胰吮O督自家人”,有人說我“太頂真”,有人說我“不給面子”,我卻只能回答:“沒辦法,這是一個代表的職責所在。”
建設局是頗受老百姓關注的熱門單位,也是代表建議的承辦大戶,多的時候一年有40多件。承辦件多了,總會有幾件辦得代表“不滿意”。作為一名來自建設系統的代表,我就常遇上一些尷尬事。
記得幾年前參加丹東街道人大工委組織的代表活動時,因為對建設局辦理的建議不滿意,幾位代表氣呼呼地對我說:“你們建設局領導架子大,總說忙,不出場,僅派個小科長來敷衍,辦事態度很不積極?!碑敃r我聽得臉紅一陣白一陣。更難辦的是,代表們還希望我能“順便”把這些意見帶回局里。
回到局里向領導轉述了代表意見,領導聽后大嘆苦經:“那么大個攤子,一天忙到晚,你也是看到的,實在是分身乏術?!睕]辦法,我只能“犯上”,給領導耐心宣講人大制度,反復提醒:代表依法履職,工作最忙也要接待。
可承辦建議多、領導工作忙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類似尷尬,我在征求雙方意見的前提下,提出了一個兩全之計:集中辦理法。
2009年,建設局領辦了6件代表建議,內容包括污水處理、公廁擴建、步行街整治等。按照慣例:分科室負責,一件件辦理,主要領導親自到場督辦??蛇@樣一來,不僅加大了幾個主要科室的工作量,主要領導每次到場也不切實際。為此,我與局領導、人大街道工委溝通,嘗試代表建議集中辦理法,邀請6件建議的領銜、附議代表及建設局領導,進行代表建議“集中會審”。會上,人大代表與局領導面對面交流探討,該拍板的當場拍板,條件不成熟的則一一解釋說明。
實施幾次后,大家發現該舉措不僅節省了大家的時間,也通過增進溝通,提高了建議辦理效率?,F在,建設局碰到領辦建議較多的時候,都會采取此法辦理。
建設局(前身為城鄉建委)原是個大部門,這些年先后分設出規劃、環保、城管等單位。昔日同事間工作聯系頻繁,感情親如一家,可自從我有了代表身份,大家關系起了微妙變化。
兩年前,曾有位商住樓居民向我反映,說其底層住戶擅自破墻營業。我約幾位代表一起去現場察看,發現該住戶確實改變了墻體承重結構,可能造成安全隱患。根據規定,這個問題規劃、房管、城管部門均可監管。因為我身份特殊,代表們委托我出面聯系。根據人大代表和縣人大常委會意見,幾家相關單位相繼派人檢查,并當場通知停工,要求恢復原狀。
停工通知雖已下發,可住戶表面應付,暗地依然我行我素,幾家主管單位則你推我搡沒了下文。當我再打電話催促時,對方還有些不耐煩:“違章建筑多,管不勝管??!”
無奈之下,我們只得向縣人大常委會建議,要求政府部門加強對居民小區樓房亂裝修問題的管理。
2010年上半年,又有小區居民反映:街面樓住戶出租底層開辦快餐店、鋁合金加工鋪,污水、油煙、噪聲影響了周邊鄰里生活。我們經過調查發現,這些店鋪大部分都是無證無照經營。可當我向有關監管單位反映這些問題時,一位老同事搖頭苦笑說,“都是難纏戶”,勸我“何必介較真。”
其實,我也知道,自己這么“較真”,的確容易得罪人,可這個問題確實已嚴重影響到群眾生活。身為一名代表,如果我熟視無睹,怕這怕那,就辜負了百姓的期望。為此,我向縣人大常委會提出建議,要求政府部門加大管理力度。
在人大代表和縣人大常委會的監督下,2010年由象山縣政府牽頭,規劃、建設、城管、環保、工商等部門開展了幾次聯合執法行動,勸停、強關了部分擾民嚴重的違章經營點,贏得了當地群眾的稱贊。
事后,一些老同事再碰到我時,感覺很尷尬,我卻只能說:沒辦法,職責所在,希望大家多多理解和支持。(陳斌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