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打工不幸殞命 無證“妻子”攜女維權
2008年12月10日,原告趙某與李某在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情況下舉行結婚儀式開始同居生活。2009年7月11日,李某在北京的工地躲雨時不慎掉入坑中,經搶救無效死亡,當時有孕在身的趙某悲痛欲絕。2009年7月14日,工地負責人與原告趙某及二被告(李某的父母李某、王某)達成賠償協議,一次性支付給他們死亡賠償金、誤工費、交通費、精神撫慰金、撫養費、贍養費、喪葬費等共計26萬元。工地負責人預先支付給李某、王某1萬元現金,余下25萬元存入二人銀行賬戶。
從北京回家后,原告趙某一直在娘家居住,為了給未出生的孩子增加營養和準備衣物,趙某曾向二被告索要部分賠償款,二被告除給300元外,分文不再給付。2009年10月15日,原告在醫院生下趙小某,二被告也沒有支付任何醫療費用。無奈,趙某和女兒將公婆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二被告給付原告趙小某的撫養費134006.40元,分割剩下賠償款的一半62996.80元,兩項共計197003.20元,并由二被告負擔本案的訴訟費。
二被告則認為,原告趙某與二被告之子李某并沒有合法夫妻身份關系,原告趙某與李某之間不具有相互扶養的義務,其沒有以配偶的身份主張有關權利的資格,其作為原告訴請給付有關賠償款沒有法律依據。二被告對原告訴請撫養費的數額有異議。
法院審理后認為,原告趙某,被告李某、王某與工地負責人達成的協議有效并已完全履行,協議上的賠償項目應包含喪葬費、撫養費、贍養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等。因原告趙某與李某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死亡賠償金趙某不應分配,應由原告趙小某與被告李某、王某平均分配。因原告趙某與李某同居生活并生育一女,李某的死亡對趙某精神上也造成了傷害,因此精神撫慰金應由原告趙某、趙小某、被告李某、王某平均分配為宜,二被告訴前支付給原告的300元應予扣除。法院遂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條款,依法計算相關賠償款數額,作出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