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偉
北京興油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動火作業的最大風險就是施工過程中油氣泄露遇到明火從而引起火災或爆炸,它所造成的危害和破壞程度及其后果無法估量。因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對動火作業視為安全生產中的重中之重,先后編制有《輸油氣管道動火方案編制導則》、《油氣管道動火管理規范》、《管線打開安全管理規范》等多個相關管理規范,對動火作業的方案編制、動火級別與實施等有嚴謹的管理程序和審批制度,對動火組織機構、作業人員、進場設備、臨時用電等有嚴格的審查考核機制,對現場安全保障和監督有嚴密的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予以預防和控制動火作業可能引起的各類災害事故。
動火連頭主要包括切換流程、泄壓收油、管線封堵、油氣檢測、氣焊切割、修口打磨、組對焊接、焊口檢測、恢復流程、防腐保溫等作業環節。動火作業的風險很大,特別是油氣庫區站內的動火,其風險原因包括:1)地下油氣管網、消防管道、蒸汽管道、電纜光纜縱橫交錯,開挖動火作業坑的空間狹小,增加了動火作業難度;2)有的埋地電纜和電纜溝與動火點交叉,因此既要采取保護措施,又要保證溝下作業安全;3)有的動火管道與原有管道平行,距離很近,管道連頭焊接極其困難;4)有的閥墩和管墩距離動火點近,甚至需要進行有效支撐并用風鎬鏟除原管墩才能作業;5)有的地區地下水位高,需要不斷排水;6)動火作業大多時都有時間限制,要求在停輸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且必須保證焊口無損檢測合格,作業環境同時還要受嚴寒酷暑雨雪等惡劣天氣條件限制。
為有效控制工程安全和質量,防止動火作業過程生產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減少和降低生產事故對人、財、物造成的損失和對環境的破壞,工程項目管理人員應熟練掌握國家、行業相關標準規范,按照動火作業安全質量規范要求,認真履行安全質量監督管理職責,嚴格實施現場監督檢查,以確保動火作業的順利實施。
1)依據《輸油氣管道動火方案編制導則》(Q/SYGD0188-2008)要求編制動火連頭安全技術方案,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和動火等級上報審批,作業前應簽署辦理動火作業許可票證;
2)成立動火現場指揮領導小組并明確職責和權限,小組成員、各專業組成員、安全質量監督、監護、搶險等人員應在動火前全部到位并各司其責;
3)動火作業坑要做好邊坡支護或處理,上下兩條通道要牢固可靠,穩妥實在,周邊不得有無易燃物,對臨近動火點的運行管線和電纜應采取保護,保證氧氣、乙炔瓶安全距離,避免在作業過程或情況緊急時發生坍塌、跌落或其他次生事故;
4)動火前應對流程切換的準確性進行確認,泄壓收油、切管或帶壓開孔、管道封堵、組對焊接等應按嚴格執行已批準的作業方案和時間節點完成,發生意外情況時應按照預定方案執行;
5)現場可燃氣體檢測人員要保證到位,兩臺以上檢測儀器必須經過標定并有效,嚴格定時檢測并有檢測記錄;
6)進場管材管件按程序報驗,提前預制的管材管件應經過無損檢測符合標準,焊接材質符合焊接規程,焊材及備品備件等應準備充足齊全并到位;
7)現場臨時用電、電氣設備及照明等應符合防爆安全要求,焊機應保證可靠接地并進行接地電阻測試達標;
8)參加動火作業的焊工、電工、起重工、無損檢測等特殊工種應保證資質齊全、操作熟練且技術過硬并經過考試合格持證上崗,配合組對焊接的吊裝作業應按照吊裝作業安全規定辦理作業許可票證;
9)無損檢測人員應積極配合,隨時做好檢測準備。在完成動火作業和無損檢測合格,作業單位應及時進行管道除銹、防腐、電火花檢錄等隱蔽工程施工作業并隨時做好施工資料記錄;
10)作業區周邊設置安全警示警戒標志,按照動火等級要求配備消防設施設備和醫療救護人員設備。應急儲備物資提前到位,隨時做好防止突發事件的應急準備。
2010年7月,在西部管道蘭州原油末站調節閥區和計量區有7處高難度工藝系統改造動火作業,為確保站內動火安全質量和時效,由西部管道公司部門領導和甘肅分公司領導、管道局EPC項目部、北京興油PMC現場組成立了動火指揮領導小組,下設7個專業組。動火作業由中國石油管道西部應急搶險中心承擔施工任務。
在西部管道甘肅分公司的密切配合下,管道局EPC項目部和應急搶險中心多次到現場實地勘測,針對7個不同動火點的作業環境以及作業中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反復研究、精心策劃,編制了切實可行的動火作業實施方案并按程序上報西部管道審批,在審查批準后按程序辦理了入場、動火票等相關手續。
為確保動火作業順利實施,西部應急搶險中心提前進入現場積極準備,在作業點周邊設置警戒線、警示牌、標示牌和彩旗,對臨近動火點的運行管線、光纜電纜采取阻熱阻燃保護,加固支撐作業坑周邊的管墩、閥墩和上下通道以及基坑排水,現場排油防滲、設備工具、勞保用品、醫療救護、防火防爆防塌方等應急救援物資一應俱全,整齊有序。24日動火作業開始后,西部應急搶險中心選派了技術精湛、操作熟練、資質齊全的專業人員參加動火作業,按照動火方案和HSE管理要求,每天堅持技術交底和班前安全講話,作業過程嚴格工序報驗、工序檢查和工序交接,安全監測、監護人員24小時不離現場。在管道開孔、排油、割管、下囊封堵、黃油墻封堵、單面或雙面斜口下料、打磨組對焊接等作業中,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特別是氬弧焊根焊、上向焊填充蓋面技術,均達到了相當高的焊接水平。由于作業坑空間狹小,在割管刀具的選擇、靠近管件(彎頭、三通等)段微橢圓管的切割、氣囊的選擇與穩壓控制、管段與管件連接的精確下料、焊接質量控制、工序連續和交叉作業的有效組織等,都表現出西部應急搶險中心較高的技術水準和嚴謹的組織能力。
在西部管道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所屬工程處、生產運行處、安全處、一工程項目管理部、甘肅分公司與管道局EPC項目部、北京興油PMC項目部密切配合,經過19天的艱苦奮戰,終于在規定的時間內圓滿完成了7處高難度的動火作業,經無損檢測單位檢測評定:蘭州末站7處動火連頭焊口焊接全部100%合格。
實踐證明:嚴格標準規范、組織領導有力、風險識別全面、安全措施到位、質量責任落實,就能有效控制動火作業安全質量,確保動火作業一次成功。
[1]管線打開安全管理規范 Q/SY1243-2009.
[2]油氣管道動火管理規范 Q/SY64-2007.
[3]輸油氣管道動火方案編制導則 Q/SYGD0188-2008.
[4]原油管道動火作業規程 Q/SYGD0189-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