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莉
山東省濟寧市計量測試所,山東 濟寧 272000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能源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加強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提高我國經濟運行質量、改善環境和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措施,也是緩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能源約束矛盾、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
能源計量管理工作是企業加強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礎。在工業生產領域,從原材料采集、運輸、物料交接、生產過程控制到產品出廠,都需要通過測量控制能源的使用,離開了計量數據的管理,就不能量化各生產環節的能源消耗,各項節能措施就無法實施。
到目前為止,各地節能主管部門基本都不是獨立的單位,主要是附屬在其他部門,《節約能源法》的執行力度有限。多數企業的領導與職工對《節約能源法》了解甚少,大多數企業能源計量工作被動,認為能源計量是政府要求的,不得不做,采取敷衍應付的態度。GB171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這一國家標準貫徹執行不到位,僅靠質監部門一家進行推進,缺乏有效技術、資金、政策等支撐。促進能源計量投入的機制建設總體來說尚處于摸索階段,政府支持力度還不夠大,能源計量投入和節能改造項目投資除部分能夠爭取到政府補助外,主要靠企業自籌。節能降耗等技改項目的審批中還未把能源計量工作作為一個基礎條件考慮進去,在政府層面上沒有形成有利于能源計量工作的合力。
第一,能源計量投入不足,以能源計量為基礎的節能潛力尚未被充分挖掘。節能項目多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屬于高度專業化技術,其經濟效益主要來自節能技術給用戶帶來的成本節約,節能效益很難從企業整體效益中剝離出來,從而不能對節能項目盈利性和風險性做出準確判斷,大大地降低了企業在節能降耗工作中投資的積極性。作為節能降耗基礎的能源計量儀表等設施投入則更少,這將進一步導致能源計量數據準確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
第二,數據采集分析、研究利用不到位。長期以來,大多數企業除用于貿易結算的計量器具外,次級單位及主要用能設備上計量器具配備不足,導致對企業整體來說,只能提供一個總的能源計量數據,要想從各個生產、管理環節上找出不足就很困難。數據采集是能源計量及整個節能工作的基礎,這一環節尚未打好基礎,更不用說數據的分析、研究和利用了。
質量技術監督、經貿委、國資委等部門要積極聯合報刊、電視、電臺等新聞媒體, 采取深入企業、走訪村鎮、宣傳典型等多種形式,宣傳能源計量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公眾特別是企業對能源計量、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重要意義的認識,真正使"節約能源、利國利民"、" 節約能源、計量先行"的觀念深入人心,加強能源計量工作成為眾多企業特別是重點耗能企業的自覺行動。同時,按照《節約能源法》的規定,把節約能源作為國家發展經濟的長遠戰略方針,把國家節能政策納入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履行節能義務。加大宣傳和監督管理力度,促使企業嚴格遵守《節約能源法》、《計量法》以及其他有關法規政策的要求,做好能源計量管理工作,把國家能源節約政策落到實處。建立企業節能評價體系,提倡節能生產。在全社會形成有利于能源計量工作順利開展的氛圍。
一是強化基礎工作,夯實管理基礎。宣傳貫徹《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和《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工作考核細則》,使能源計量得到企業理解與重視。實施計量服務工程,幫助企業建立健全能源計量管理網絡,完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和能源計量器具配備;二是加大服務力度,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充分發揮部門技術優勢,在人員、計量技術、標準信息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幫助企業建立節能降耗管理機制,并查看能源計量器具電子臺賬的建立和備案情況;三是加強對企業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檢定與管理情況進行詳細考核,指出企業能源計量工作存在的缺陷,并積極幫助其整改。同時并大力推行計量檢測體系確認工作,通過加強企業自身計量管理,達到節能降耗增效的目的;四是加大節能降耗監督管理和執法檢查工作力度,督促引導企業節能減排。加強了企業能源計量信息平臺的管理,強化企業責任;五是適時開展能源計量工作的評價。根據企業的能源計量管理組織建設、計量器具配備、計量保證體系建設、數據分析應用以及節能降耗成效等情況,根據《生產企業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和管理要求》的要求,開展企業能源計量管理評價工作。
針對基層計量技術機構的能源計量檢測設備陳舊、檢測能力弱、覆蓋范圍小等問題,按照國家《加強能源計量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加快建立新型能源計量標準、計量儀表和校準裝置,擴大能源計量儀表的檢定校準覆蓋面,提高能源計量檢測設備技術水平和檢測能力,為建設節約型社會提供技術支撐。
第一,按照GB171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的要求,提高能源計量儀表的配備率和檢定率。對照標準要求,結合企業進出用能單位、主要次級用能單位和主要用能設備的實際情況,合理配備符合準確度和性能要求的能源計量器具,明確能源計量檢測對象,完善能源計量檢測點及其臺帳動態管理,定期編制和下發能源計量儀表檢定或校準計劃,保證能源計量儀表合格率、周檢率達標,為準確及時地提供能源計量數據打好技術基礎;
第二,加強能源計量管理,為企業節能降耗提供技術保障。能源計量管理是節能降耗的基礎工作,企業應建立完善的能源計量管理規章制度,特別是要按照ISO10012《測量設備管理體系》,明確能源計量管理的職責。企業應指定內部相關部門負責能源計量儀表選型、設計、采集、報量和計量監督管理,將企業內部各部門的能耗納入企業月經濟責任制考核體系之內,實行量化考核。
第三,在加強能源計量工作時應積極爭取節能技改等項目的財政補助,依托政府支持,降低技改成本,以求雙贏。
能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計量作為能源管理的“眼睛”,是節能減排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加強能源計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緩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能源和環境約束,確保“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