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巖
輝縣市常村鎮政府,河南 新鄉 453613
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農村經濟傳統的生產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長期以來我國農業一直走著傳統分散式的家庭聯產承包經營模式,這種模式在一定時期內促進了農業的進步,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力的顯著提高使得傳統模式嚴重限制了我國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優化農業資源配置,走新型農業發展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土地是農業資源中最重要的要素,實現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建立健全科學的土地流轉機制事關農業及農村經濟的大局,以下謹就農村土地流轉機制的構建問題作以簡要闡述。
從農業發展的規律來看,農業規模與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有關,機械化水平越高,農業的規模就越大,我國近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傳統型的農村經濟受機械化水平低的影響,長期以來都是分散的家庭式經營,這種模式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逐漸阻礙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農村改革的一個突破點就是建立土地流轉制度,實現農業的集約化生產,這樣有利于進一步解放農業的生產力。結合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的現狀,農村土地流轉的主要目標就是提高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擴大農業的經營生產規模,走適度規模經營之路。實踐中可以將這一目標分為兩個步驟來實現,一是建立一定的土地流轉機制,將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二是逐步擴大單位土地經營面積。
實現上一目標,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土地流轉制度,可以有效的向集約化經營模式邁進。目前我國實現這一目標主要有以下有利條件。
1)制度方面,由于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承包經營戶對土地有一定的產權,這是實施土地流轉的制度基礎;
2)第二產業的進步,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些都為因土地流轉產生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3)新型農民的出現及農村市場體制的建立為土地流轉提供了客觀條件。
土地流轉機制是在我國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建立起來的,同時市場經濟也是其主要推動者,在一定情況下,市場機制與土地流轉機制是相協調的,但單純的市場經濟體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土地流轉當中又會暴露出種種的弊端,因此,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市場機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農戶在市場機制所出現的土地流轉現狀與原先預定的目標有明顯的不一致性。為了彌補市場機制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不足,政府要加強監督和引導。
在土地流轉過程中主要依靠市場機制來調節,實現土地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但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不能完全的靠市場來調節,需要政府加強宏觀調控,同時政府的宏觀調控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流轉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見和建議,因勢利導,不能采取行政強硬手段,更不能損害農民的切身利益,從而挫傷其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1)建立健全相應的規范制度,土地流轉要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予以保證,土地流轉機制一切要素都要給予法律化的明晰,減少人為因素對土地流轉的干擾;
2)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條件,制定出不同的流轉制度和政策,注重流轉方式的多樣性,因地制宜;
3)明確土地流轉的市場性,即土地流轉機制要建立在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基礎之上;
4)打破土地相對閉塞空間的限制,最大限度的進行土地的流轉與集中。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溫差大,東西跨越長,各地有各地的自然條件,人文地理表現出極大的差異性,農業的生產力水平、自然因素與社會經濟條件呈現出強烈的地域差異性,農村生產力水平也參差不齊,加之人地比例關系、區域經濟基礎、非農產業發展水平、農民思想觀念都表現出極大的差異性,因此各地在制定土地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各地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土地資源的潛能。
明晰產權這是市場經濟體制下實現交易的基本前提,只有財產分屬于不同的所有者才會有交易的可能。土地流轉亦是如此,因此農村土地所有權主體的準確定位是土地流轉機制建立的根本前提。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只有所有者才是自我利益的最大關注著,他人對不屬于自身的事物相對持冷漠的態度。財產所有權主體的模糊,必然會阻礙土地流轉機制的建立。
受立法滯后的影響,我國現行的法律制度好多都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實踐來看我國目前的現行法律對土地承包經營權主體限制仍較為嚴格,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的流轉。我國每個省的狀況和土地量差異性很大,但從整體上來講對集體經濟組織外的組織和個人都有一定的限制。
建立科學的土地流轉制度是關鍵,如《物權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就規定,以家庭承包的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以抵押方式流轉。這是對農民身份的歧視,也是對平等原則的違反。不管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以哪種形式取得,都可以出租、轉包、互換、入股、抵押的方式流轉。
綜上所述,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合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是造福子孫的千秋大業。建立土地流轉機制可以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優化土地資源的配置,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構建土地流轉制度的實踐中,除文中論述到的措施之外,還有其它一些問題亟待不斷的去進一步去探討解決。
[1]丁關良.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法律問題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1(3).
[2]萬寶瑞.當前農業發展需要關注的五個問題[J].農業經濟問題,2011(3).
[3]張勤云,江輝.淺析農村土地流轉中農民權益的保護[J].中國農學通報,2011(6).
[4]刁懷宏.傳統農區土地流轉的特征及成因分析[J].調研世界,2011(3).
[5]董芳.農村土地流轉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J].現代農業,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