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磊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43
機械設備是鐵路施工企業生產力的重要要素,是鐵路施工企業總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加強機械設備維護保養及管理,能夠安全合理有效的發揮設備的功效,做到正確使用、精心維護,使機械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以保證設備的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轉。加強機械設備管理,對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縮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設備管理的有關方針、政策、法令、法規、標準和規定,制定適合公司特點的設備管理辦法及相關的規則;通過技術、經濟、監督檢查等措施,對設備進行綜合管理,做到全面規劃、優化配置、擇優選購、正確使用、精心維護、安全運行、科學檢修、適時改造和更新,充分發揮設備效能,降低設備壽命周期費用,使鐵路施工企業投資效益最大化,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所屬項目部每年十二月上旬向公司設備管理部門上報第二年度設備購置計劃,按照《設備購置計劃表》填報。經公司董事會批準采購的設備可按計劃組織采購,未列入年度購置計劃臨時采購設備報批時,應說明設備使用地點、用途等。設備購置應納入年度購置計劃,凡購買單臺價值20萬元及以上的設備,必須按規定進行招標采購;20萬元以下的小型機械(具),在遵循公平、公正、比質比價的原則下擇優采購,并將購置小型機械(具)的資料上交公司設備管理部存檔。
設備選型時,應當遵循“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生產適用”的原則。符合安全、環保和節能的要求,充分考慮設備的可靠性和維修性。更新或購置設備時,公司購置單臺價值50萬元(含)以上的施工設備,須以正式文件報局集團公司審批;嚴格控制高檔轎車的購置,公司購置20萬元(含)以上的乘座車及非生產用設備,必須以正式文件報局集團公司審批;項目部購置2萬元(含)以上的設備及小型機械(具)必須以正式文件報公司審批。
在建立機制的基礎上,我們把維護保養的內容和標準溶解到設備管理活動當中去,使維護和保養工作做到了有質、有量、有形、有效的開展,做到設備維護保養工作經常化。為了鞏固和保持設備維護保養的標準,我們在設備管理上嚴格執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產和工作情況的同時,交設備運行和使用情況;交不安全因素,預防措施和事故的處理情況;交三級過濾情況,交滴漏跑冒情況。“三不交”是:遇有設備事故沒處理完不交;設備問題不清楚不交;設備衛生不達標不交。主動自覺完成當班的各項任務,做到交文明班、標準班。
設備的保養是保證設備技術狀況良好,運行安全可靠的重要技術措施,應重點抓好以下環節:1)要根據實際運轉小時、行駛里程和操作手冊中明確的保養規定,嚴格組織實施;2)保養實施情況應及時記入《司機日志》和《設備履歷書》;3)要根據設備保有量,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保養維修人員。
嚴格設備的燃料和潤滑油的管理,施工現場使用的燃油應沉淀達48小時以上,加油必須使用加油器。凡新購進的潤滑油,在使用前必須采用簡易油質分析儀或油質圖譜進行測試,確認符合規定后方可使用。嚴禁使用質量標準不明的或劣質油。凡連續停用滿3個月以上的主要施工設備可以向公司設備管理部門以書面形式申報封存,封存設備應保證處于完好狀態。設備的封存與啟用由公司管理,封存期間由使用單位看護和管理,確保設備安全。封存的設備,不得露曬、雨淋,特別對各加油口、進氣口、電瓶及搭鐵線、冷卻水(液)等要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凡封存半年以上的設備,每隔3個月應進行一次保養。
設備修理要實行計劃預期檢修和以設備狀態監測為基礎的預知維修相結合的修理制度,積極發展設備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開展項目修理,逐步向按需維修制過渡。設備大修由公司負責管理,各項目部應編制大修計劃,報公司審批。設備大修應嚴格執行修理規程和技術標準,嚴格辦理出廠(竣工)驗收手續,并作為大修費用結算、存檔和大修計劃執行的依據。
實行“三定”制度,主要設備實行定機、定人定崗位制;每臺設備的專門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和考試,獲得“操作合格證”之后才能操作相關的設備;在采用多班制作業,多人操作設備時,要執行交接班制度;對于新購或經過大修的設備,必須經過走合期的試運轉過程,以延長使用壽命,防止機件早期磨損;此外,還要嚴格實行安全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員對施工要求、場地環境、氣候等安全生產要素有詳細的了解,確保設備使用的安全。
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必須及時采取相應的保護性或適應性維修措施,以防降低設備的使用性能,縮短使用壽命,甚至釀成事故。當設備必須送修時,絕不能允許帶病作業,但是在沒有場地、設備等必要的條件下,切勿勉強拆修,以切實保證修理質量。拆裝要按使用說明書和一定的工藝程序,使用專用工具進行,在拆裝前后,零件要擺放整齊,嚴防磕碰和日曬雨淋。按目前施工生產的特點,設備維修工作可分為故障前的預防性維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維修。預防性維修是一種為防止設備發生故障而進行的定期檢修業務,定期檢查和維修保養,以查明和消除隱患,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依據設備的大修和二三級保養,同期對其進行定期維修的方法。故障后的排障維修是在設備出現故障后進行的有針對性的修理。
國家對企業的安全管理相當嚴格,安全生產情況直接于企業的資質掛鉤,而許多生產安全事故都與機械設備有關。我們對操作使用設備的人員要加以培訓教育,要求操作使用人員懂設備的用途、結構、原理、技術性能、使用要點、維護方法、故障的排除及報告基本知識,教育大家正確使用設備、愛護設備。應該做到操作人員會檢修設備,檢修人員會操作設備,并且上崗人員應得國家考核頒布的技術資格等級證書。要編制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與安全操作規程手冊,做到施工現場作業人員人手一冊,強化其防護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方法,從而達到從源頭上控制機械設備安全事故的發生。
為了充分發揮設備的作用,必須重視鐵路施工企業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切實執行相關的設備使用和維修管理規定,同時根據工程的實際特點,優化管理制度。加強設備操作、保養和維修人員相互之間的信息反饋,將設備的保養納入設備的預防性維修的體系,使用先進的診斷技術,來判定設備的工作狀態。
[1]黃濤.淺談建筑施工企業機械設備管理[J].建筑機械化,2011(1).
[2]朱珠.建筑施工企業的設備管理策略[J].建筑,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