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松
(貴州省水城縣化樂鄉林業站,貴州 水城553000)
華山松(Pinus arm andi Franch)是我國鄉土樹種,也是高海拔林區的主要造林樹種,分布于陜西、甘肅、山西、河南、四川、湖北、云南、貴州、青海、西藏等省區。近年來,我國華山松遭受華山松大小蠹嚴重危害,造成大面積的華山松天然林枯死,嚴重影響生態建設成果。
華山松(五針松)屬大喬木,幼樹樹皮灰綠色或淡灰色,平滑,老時裂成方形或長方形厚塊片。針葉5針1束,邊緣具細鋸齒,樹脂道3個,葉鞘早落。雄球花黃色,基部圍有數枚卵狀匙形鱗片,集生于新枝下部成穗狀。球果幼時綠色成熟時淡黃褐色,種鱗先端不反曲或微反曲,鱗臍不明顯。種子無翅,兩側及頂端具棱脊。主產中國中部至西南部高山。喜溫涼濕潤氣候,不耐寒及濕熱,稍耐干燥瘠薄。可供建筑、家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材。樹干可割取樹脂;樹皮可提取栲膠;針葉可提煉芳香油;種子可食用也可榨油。
華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 andi Tsaiet Li),又名大凝脂小蠹,小蠹科的1種,為中國特有種。體長4.4~4.5mm,長橢圓形,黑褐色。眼長橢圓形。觸角錘狀部3節,短橢圓形。額面下半部突起顯著,突起中心有點狀凹陷;額面的刻點粗淺,點形不清晰,點間有凸起顆粒,額毛略短,以額面凸起頂部為心向外倒伏。前胸背板長度與背板寬度之比為0.7。背板的刻點細小,茸毛柔軟,毛梢倒向背中線。鞘翅長度為前胸背板長度的2.4倍,為兩翅合寬的1.7倍。上面密布粗糙的小顆粒,各溝間部當中有一列顆瘤;溝間部的茸毛紅褐色,翅前部較短密,翅后部較疏長,排列不甚規則。該蟲主要以成蟲和幼蟲取食寄主樹種韌皮部和木質部后,蛀成許多坑道,凝脂和蛀屑,受華山松大小蠹危害的松樹樹勢衰弱,又被多種次棲居性其它小蠹、天牛及象甲等害蟲相繼侵入危害,被害木輸導組織被切斷,導致大面積松樹迅速枯萎、死亡。被害枯立木易受到腐生菌類寄生而腐朽,木材完全失去利用價值。
華山松大小蠹在太白山西河營林區1年發生1代,以幼蟲或蛹越冬。越冬期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上旬。幼蟲是危害華山松的主要蟲態,共5齡,在林區一年四季均能采集到不同齡級的幼蟲。初乳幼蟲沿華山松韌皮部取食,隨著幼蟲的增長取食量增大,子坑道逐漸變寬加長,部分邊材也受到危害。幼蟲取食后排泄物呈褐色,排泄物緊密填充子坑道內,老熟幼蟲體長6mm左右,體色乳白色,頭部淡黃色,口器褐色。幼蟲化蛹前停止取食,化蛹于子坑道末端的蛹室中,蛹最早出現在月16日左右,蛹長4~6mm,乳白色,腹部各節背面均有一橫列小刺毛,末端有一對刺狀突出。成蟲始見期在5月26日左右,初羽化成蟲在蛹室周圍及子坑道處取食韌皮部,作為補充營養,嚴重時樹干周圍韌皮部組織全遭破壞,成蟲完全補充營養后,即向樹皮外咬筑近垂直的圓形羽化孔飛出,也有少數成蟲飛不出,留在原樹繼續危害。成蟲飛出時刻以13∶00~16∶00數量最多,下午及晚上較少。成蟲飛出后,主要侵害中齡以上的華山松健康。成蟲鉆入坑道口會流出樹脂并和蛀屑形成漏斗狀凝脂,雌蟲首先侵入,招引雄蟲,每穴1雌1雄,開始蛀入時做靴形交配室,并不產卵至母坑道出現時,產卵于坑道兩側。卵最早出現期在6月10日左右,產卵量平均約50粒,最少20粒,最多100余粒。由于該蟲生活史參差不齊,在5月下旬和6月份,可以見到老熟幼蟲、蛹、成蟲、卵、初孵幼蟲不同蟲態。
華山松大小蠹蟲的行為調控策略,就是利用其對寄主樹木的選擇、入侵、定居和繁殖的信息素調控,以及華山松大小蠹種內和其它種間的聚集信息素、利它素和寄主樹木與小蠹分泌的益己素對華山松大小蠹蟲入侵時序和種群密度的調控機制,實現華山松大小蠹的可持續控制。由于華山松大小蠹聚集信息素、利它素、益己素和驅避劑等信息化合物的高度專一性和非免疫性,森林生態系統的安全性和施用的簡便性等原因,可以預見華山松大小蠹聚集信息素、利它素、益己素和驅避劑等信息化合物的釋放和調控,將會在重災性華山松大小蠹持續控制和其它小蠢蟲種群監測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利用森林生態系統內不同樹木對華山松大小蠹入侵、定居和繁殖的引誘和抑制作用,華山松大小蠹對林分結構內郁閉度、樹種組成、年齡結構和海拔高度等的選擇性,林分內致弱因素(如病害、火災等)導致的衰弱木對華山松大小蠹的引誘等特性,人工疏伐嚴重蟲害木和調節林分結構,提高林分的抗蟲性和林分內華山松大小蠹的種群密度。改變林分結構,降低林分和樹木對目標華山松大小蠹的引誘性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另一方面,疏伐華山松大小蠹害木和其它病蟲木,不僅可以提高林分和寄主樹木的抗蟲性,而且可以降低林分和寄主樹木對目標華山松大小蠹的引誘性。
華山松大小蠹種群治理策略是利用化學治理技術和生物治理技術,直接殺死和降低華山松大小蠹的種群密度,實現華山松大小蠹的可持續控制。盡管化學殺蟲劑對森林生態系統和非目標生物的殺傷性,嚴重制約了化學防治技術在華山松大小蠹森林害蟲治理中的應用,華山松大小蠹森林害蟲隱蔽性家族生活方式,嚴重影響了華山松大小蠹天敵的捕食和寄生。但不可否認在華山松大小蠹信息類物質尚未完全揭示和人工合成的狀況下,對華山松大小蠹嚴重危害區實施和探索生物防治的新途徑,或對華山松大小蠹嚴重危害樹木實施有效低污染的化學防治,仍然是迅速降低華山松大小蠹森林害蟲種群密度和保護寄主樹木的有效措施。
目的在于加強天敵的作用。小蠹的天敵種類繁多,包括線蟲、螨類、寄生蜂、寄蠅、捕食性昆蟲及鳥類等。例如華山松大小蠹的寄生蜂(繭蜂、金小蜂)已知7種,在控制華山松大小蠹的大發生上起了頗大的作用。通過調查,綜合寄生率達31%,其中以一種小繭蜂寄生率較高,能達到10%~20%,因此應加強當地優勢的天敵的利用和保護,林內嚴禁濫用農藥等,創造對其有利的生態條件。
(1)產地檢疫措施。嚴格進行檢疫,禁止有蟲木材運出疫區或疫情發生區。在春季害蟲活動前,徹底砍除蟲害木,衰弱木和枯立木,及時運出林區。采伐木要剝皮或有利用價值的原木就地采用溴甲烷、56%磷化鋁片劑熏蒸處理,帶蟲樹皮和枝椏材予以燒毀。也可采取水浸蟲害木1個月以上,以殺死原木上的害蟲。發現疫情的進行熏蒸或燒毀除害處理。
(2)調運檢疫措施采取楞垛表面或分層方式設點調查,用放大鏡檢查各部位是否有活蟲爬行或死蟲附著或蟲孔和蛀屑,敲擊可疑木段,若聲音異常則進行剝查;檢查運輸工具的縫隙等處是否有活蟲爬行或死蟲附著。
3.6.1 施工培訓
施工前對施工工隊進行培訓,在施工中要嚴格執行病蟲害防治預案及有關規定,確保防治工作順利完成。
3.6.2 清理蟲害木
必須由施工員對蟲害木進行標號,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采伐作業安全程序進行,嚴禁雙層業,確保人身安全。
3.6.3 藥劑防治
在確定人畜安全的情況下進行;藥劑要有專人保管,配藥、施藥人員必須佩戴橡皮手套、口罩,輪換作業防止農藥中毒;藥劑的堆放點要遠離水源,防止水源污染;在林區作業嚴禁使用明火,防止森林火災發生。
小蠹類病蟲害,特別是華山松大小蠹病蟲害非常常見,而且災害面廣、危害大。而對該病蟲害的防治,應該從可持續控制方面入手,有效地對華山松大小蠹病蟲害進行有效治理。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了華山松大小蠹病蟲害的防治經驗,希望能與同仁分享。
[1]蔡宗科.秦嶺林區華山松大小蠢的危害特征及防治措施探討[J].陜西林業科技,2006(3):56~57.
[2]陳 輝,袁 鋒.華山松大小蠹帶菌部位及貯菌器結構研究[J].林業科學,2000,36(1):53~57.
[3]唐 明,朱長俊,胡景江.華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分泌酶組成分析[J].林業科學,2004,40(5):123~126.
[4]孔維娜,趙 飛,李 捷.信息素在害蟲綜合治理中的研究進展[J].山西農業科學,2007,35(7):62~64.
[5]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中國森林昆蟲[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3.
[6]姜 勇,雷朝亮,張鐘寧.昆蟲聚集信息素[J].昆蟲學報,2002,45(6):8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