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琴
(貴州省織金縣國營桂花林場,貴州 織金 552100)
我國森林面積在世界上排名為第5位,人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森林蓄積在世界上排名為第7位,人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可見,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為了促進森林林業生產技術的形成,需要進行人為的管理。現就林業生產的管理措施介紹如下。
(1)種子的采收。采集的種子進行脫粒、凈化、精選后儲藏,購買的種子可以直接進行儲藏。
(2)播種。在播種前,要先做好苗床。種子經消毒、催芽后,播入苗床,要覆蓋1層草。
(1)種子播下后,要經常觀察種子的發芽率。當種子的發芽率達70%時就逐漸將苗床覆蓋的草慢慢揭去,直至發芽結束,將草全部揭除。
(2)種子發芽后就進入了苗期,此時的苗木幼嫩,抗逆性差,要經常澆水,一般在早晚進行。當夏季來臨時,要在苗床上加蓋遮陽網,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幼苗,對苗木造成傷害。根據幼苗的生長狀況進行間苗、補苗,讓苗床的苗木生長整齊。根據天氣澆水,必要時進行灌溉。
(3)入秋后,苗木的生長慢慢停止,開始木質化越冬。此時不能灌水、施氮肥,只能施入磷肥,促進苗木根的生長。
(4)冬季來臨,要做好苗木越冬管理,天氣寒冷,不能讓苗床過旱,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以免造成苗木死亡。在寒冷的天氣,在苗圃要間隔一定的距離堆草點燃,讓煙彌漫苗圃,阻止熱量過分流失,起到保護苗木作用。
(1)造林地的清理。要清除造林地上的雜灌,條件允許要進行全墾,深度可達50cm,利于幼樹的生長。按照造林的要求挖樹穴,株行距、樹穴和深度要符合要求。當造林季節來臨,要先做好起苗工作,做到苗木完整,然后將起出的苗木分級,選用1~2級的苗木造林,這樣的苗木抗逆性好,生長狀況好。起出的苗木要及時送到造林地點進行造林,這樣才能保證新造林有較高的成活率。在栽樹時要保證苗木根系的舒展性,裸根苗木要打漿,條件允許要澆足定根水,將穴土踩緊培成饅頭型。
3.1.1 撫育
在造林后,于當年的5月中旬,對幼樹進行撫育,即松土、除草,將土培成饅頭型,清除林地中的雜灌,使苗木得到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充分生長。于7月和9月再各進行1次撫育,方法同上。如此撫育工作要進行3年,第2年2次,于6月和8月各進行1次;第3年1次,于7月進行,方法同上。清除雜灌工作要長期進行,直至林分郁閉。
3.1.2 禁牧
造林后,要設有專門的護林人員。要對幼林地進行禁牧,防止牲畜進入林地踩踏幼樹。若羊進入新造林地,會直接啃食幼樹,造成新造林分苗木的損失。
3.1.3 防寒
新造的幼林抗逆性差,在冬季要做好防寒的工作,方法同育苗期一樣。
3.1.4 防火
進入冬季,林區中的雜草干枯,在遇到明火的狀況下極易燃燒。所以在入秋時,要砍除過深的雜草、灌木。冬季來臨,組建專業的防火隊伍,定期對林區進行巡護,在林區制高點建立瞭望塔,設專人24h瞭望,發現火情及時通報、及時撲滅,將火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3.2.1 幼林修枝
當幼樹生長到一定年份,自然整枝差的樹木需要人工修枝,即將近地面的輪生枝(多年生)人工剪除。這樣做能促進樹木長高,還可以增加樹木的枝下高,在冬季地面火難以上樹。
3.2.2 幼林間伐
當林分的郁閉度達到0.8時就應當考慮進行幼林間伐,林分過密,不通風、不透光,不利于林木的生長,還會造成林分中的林木相互之間競爭。因此,要及時進行間伐,為保留木創造更好的生長環境。在間伐過程中要做到:砍密留疏、砍彎留直、砍小留大。要注意防火。在冬季來臨要清除林地中的雜灌,砍除過密過深的雜草,這樣才有利于幼林區冬季防火。冬季來臨時,要組建專業的防火隊伍,定期對林區進行巡護,在林區制高點建立瞭望塔,設專人24h瞭望,發現火情及時通報,及時撲滅,將火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3.3.1 間伐
此時的林木已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可以適時進行間伐。這樣既有利于林木生長,也可以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在間伐過程中要做到:砍密留疏、砍彎留直、砍小留大。
3.3.2 防盜
林木有了經濟效益,就會成為被盜伐的對象,所以應加強林木的看護工作,防止發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3.3 皆伐
林分成熟,就應在適當的時候皆伐。跡地的再次更新。林分砍伐后,要及時進行更新,即再次進行整地、造林。
加強林業生產技術種苗生產與造林的銜接,逐步推行育苗,推行定單育苗,避免盲目生產,造成損失。建立林業技術種苗信息網,定期發布種苗供求和新品種信息,搞好余缺調劑。苗木生產的樹種選擇要鼓勵鄉土樹種的開發利用。鼓勵多形式,加快產業化發展。國有林木種苗基地要加大體制創新和機制轉換力度,積極探索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采取合作、合資、租賃、兼并等方式,實行“苗圃+公司+農戶”等形式帶動和指導集體和個體育苗,與分散的、規模小的育苗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實現集團式發展,形成有特色、區域化、專業化生產的苗木生產基地,經營理念、技術與方法,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新的思路和趨勢。
[1]貴州省林業廳梵凈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月亮山林區科學考察集[R].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4.
[2]貴州森林編輯委員會.貴州森林[R].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1992.
[3]藍開敏.柏箐喀斯特臺原森林科學考察集[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4.
[4]李明晶.貴州野生動物資源[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5]冉景丞.茂蘭喀斯特洞穴群及洞穴生物群落初探[J].森林生態研究,1997(6):41~43.
[6]周政賢.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集[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