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民,程玲玲
(1.浙江省常山縣公路管理段,浙江 常山324200;2.浙江萬安工程設備監理有限責任公司,浙江 杭州310015)
環境保護是一項基本國策。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公路建設步伐越來越大。近年來,我國公路總里程不斷增長,汽車保有量持續增加,公路污染、公路對周邊環境影響等問題也大量凸現出來。
如何面對公路建設產生的環境問題,如何結合現階段我國實際情況,分析評價公路建設各階段對環境的作用與影響,采取何種措施減少或杜絕公路環境污染,如何搞好我國現有公路的綠化工作,為我國的國土綠化、環境保護做出更大貢獻,這也是擺在我們廣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筆者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通過分析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在公路建設中加強綠化和環保的措施和建議,供大家探討。
2.1.1 公路環境保護內容
公路環境保護是基于生態可持續發展原則,調節與控制“公路工程與路域環境”對立統一關系的發生與發展。公路環境保護由兩項基本工作組成,包括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對環境產生的各種影響及其影響的程度和范圍,根據需要采取專門的環境保護措施,積極開展環境保護的有關工作;在公路的設計、施工及運營管理過程中,注意凸顯公路各組成部分的環保功能,使公路在運輸功能發揮的同時,對沿線環境的負影響最小。
2.1.2 公路環保功能
一條公路如果嚴格按照現行公路工程設計標準及《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進行設計,按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進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對路域自然環境的保護作用,并能夠對社會環境進行調整和完善。公路的環保功能主要表現在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環境、國土防火、國土綠化、改善行車環境,美化路容等方面。
公路綠化作為國土綠化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國一直非常重視。但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公路等級低,綠化主要是行道樹栽植。直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高等級公路建設的發展和對于環境問題認識的提高,才開始開展系統的公路綠化。從保護環境、改善景觀的角度出發,目前高速公路綠化和景觀已經受到國內建設單位的普遍關注和高度重視。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就已開始做綠化工程設計和景觀工程設計。
2.2.1 公路綠化的目的和意義
公路綠化是公路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舒適性,緩解公路施工給沿線地區帶來的不良影響,保護自然環境和改善生活環境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公路綠化可以對公路起到保護作用,綠化植物可以固著土壤、涵養水源、阻止或減少地表徑流、降低雨水沖刷路基地危害。另外公路綠化還可以改善交通條件,為高速行車提供保障。對公路進行綠化,也是美化路容、舒適旅途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路綠化的作用主要包括提高行車安全性,改善公路景觀,提高行車舒適性,恢復自然,保護環境等。
2.2.2 公路綠化的內容
公路綠化主要包括立交區綠化、休息區綠化、主線綠化、道路外部綠化(路基兩側)。
公路環境保護主要包括聲環境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公路生態管理、環境補償、空氣環境保護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目前在公路環保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公路噪聲控制還沒有形成規范化的設計體系,聲屏障研究還不夠深入。工程設計時未能充分考慮避開居民區、療養區、學校醫院等環境敏感區域,工程設計未能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大多是采取被動式隔聲降噪處理。
(2)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工程設計往往考慮單一造價,不充分體現保護生態環境。例如公路跨越河流時,一般將河流截彎取直,這樣做雖然節約了工程造價,但往往改變了水生生物棲息環境,造成了不利的環境影響。
(3)公路生態管理意識落后。我國高等級公路綠化已受到普遍重視。設計時采用的技術已經基本與國際同步,但由于各種原因,施工中仍存在許多問題,注重速效但短期,重建輕養。
(4)環境補償缺乏法律約束。公路工程將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環境資源損失,但我國目前大部分工程設計均未能考慮有效地補償措施,缺少嚴格的法規約束。
(5)空氣環境保護流于形式。我國目前的公路環保多側重于聲屏障等摸得著見得到的環境保護工程,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只能盡力以保護區和珍稀動植物品種為主,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重視程度嚴重不足。
近幾年我國公路綠化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噴播技術等新技術已經在公路綠化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與等發達國家相比,公路綠化水平還有很大差距。我國目前公路綠化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過分強調短期效果、過分強調景觀效果、植物選擇和配置不合理、種植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等。
環境影響評價是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它是決策和開發建設活動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一種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通過對公路建設所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識別、預測和評價,以提出合適的清除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措施和對策。由于公路是大型的基礎性公共設施,所以修建公路對區域環境的影響將是多方面的和深刻的,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評價擬建公路可能對區域環境質量產生的影響、影響的程度和采取的對策。同時,要將公路工程環境影響評價作為立項審批的一項必備條件來執行,切實加強建設、設計單位的環境保護理念。
在這一方面,我國目前還存在空白。筆者認為應該適時引入環境補償立法,確立環境補償的權威性、必須性、強迫性,真正做到誰破壞,誰恢復。
公路建設的不同階段,環境問題的產生與環保工作的重點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須具有針對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階段,進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為進行環境保護設計和采取環保措施提供依據。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階段,進行環境保護設計。招投標階段,在合同書中納入環境保護條款。施工階段,進行環境保護設施的施工及監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階段,進行環境保護設施驗收、環境后評價。營運期,進行環保設施維護及處理環境問題投訴。
著眼于長遠發展,提高公路綠化的質量;選擇適應本地區的物種和綠化植物進行公路綠化;利用科學的公路綠化技術,提高綠化植物的成活率及抗病能力;建立一種理念,運用科學綠化技術,朝長遠方向發展,從而建立人和動物、植物協調發展的生態環境。
[1]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JTJ/T 006-98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劉書套.高速公路環境保護與綠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JTJ001-97公路工程技術標準[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4]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JTJ073-96公路養護技術規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5]湯林新,劉治軍.高等級公路路面耐久性[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6]黃小駱,黃良然,溫少玲.公路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及防治[C]研討會組委會//.中、德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研討會論文報告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7]趙宏生.怎樣綠化公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8]孫丙湘.道路綠化和美化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3.
[9]李鳳騰,易定安.高等級公路綠化設計及體會[C]//研討會組委會.中、德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研討會論文報告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