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江
(貴州省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貴州 貴陽550004)
為了全面掌握冊亨縣基本農田實際情況,確保基本農田調查工作質量,保證基本農田圖件、數據、實地三者一致,建立冊亨縣基本農田數據庫,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保護,嚴格控制建設占用耕地,合理劃定基本農田的保護區,以建設促保護、推進基本農田的質量提高,實現可持續利用,堅決遏制亂占耕地現象,對該縣的基本農田情況作了全面調查。
縣國土資源局規劃股負責提供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基本農田調整的有關資料;用地股提供建設項目占用、補劃基本農田資料;土地整理中心負責提供土地開發復墾資料、圖件;法規股負責提供歷年違法建設占用基本農田相關檔案,表冊資料;地籍股負責提供歷年土地變更調查涉及基本農田有關的災毀資料,將提供的資料落實上圖;各基層國土所負責現場踏勘勾繪。
依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基本農田調查技術規程》等相關規定制定了工作方案,將整個工作分成資料收集、實地核查、核實認定、數據庫建設、最終成果檢查驗收5個工作步驟。對工作任務細化分解到位,對各部門職責明確到位,對內職能分工到位,規定了各項任務完成期限,有效保障了基本農田調查上圖進度和質量。
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基本農田調查上圖精神,提高對基本農田調查上圖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上圖工作的組織領導,增強做好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基本農田調查成果質量“三檢一驗”制度,即作業隊伍自檢、各鄉鎮第二次土地調查領導小組檢查、冊亨縣基本農田上圖工作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檢查、縣級驗收確認制度。
3.1.1 數據采集
充分利用收集的第2次土地調查成果和含基本農田信息的1∶10 000、1∶50 000紙質基本農田分布圖以及基本農田占用、補劃、調整等資料,采集基本農田的基礎資料。
3.1.2 數據整理
將采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形成包括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縣級基本農田劃定圖、基本農田匯總表、基本農田劃定和補劃的相關文字資料在內的圖件資料,表格資料和文字資料。從而達到了基本農田規劃、補劃、調整圖件與相應批準文件表述一致;基本農田補劃、調整的地塊標繪清晰的要求。
建立基本農田要素層,在土地利用數據庫中建立基本農田保護塊層和基本農田圖斑層。基本農田落實上圖,將基本農田保護塊落實至土地利用現狀圖上,反映出調查區域內基本農田的分布狀況。基本農田面積統計,統計匯總出調查區域內基本農田的面積和基本農田圖斑地類面積。基本農田圖件編制,編制標準分幅基本農田分布圖及縣級、鄉級基本農田分布圖。
由于劃定的基本農田資料沒有電子圖件,如將紙質的基本農田劃定、補劃、調整圖件掃描矢量化后,與數據庫中的土地利用圖斑層套合,將會使基本農田劃定、調整資料上的保護塊的界線與第二次土地調查土地利用數據庫的圖斑界線之間產生間隙,且會出現很多碎多邊形。如用目視判讀轉繪法,利用地形因素,參照影像判讀在調查底圖上,確定基本農田位置、范圍、地類,從土地利用從數據庫中提取相關地類圖斑界線作為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界線的方法比較適宜。因此,采用判讀轉繪法。
(1)依據基本農田劃定、補劃、調整圖件上的基本農田保護塊界線,目視判讀標繪在土地利用現狀圖的相應位置上,從數據庫中提取相關地類圖斑界線作為基本農田保護塊界線。
(2)按照《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基本農田調查技術規程》中的上圖要求,對提取的基本農田保護塊,逐一輸入屬性數據。
(3)對基本農田保護塊層數據進行拓撲處理,對不滿足拓撲要求的進行修改,對基本農田上圖內容、基本農田保護塊與提供的基本農田劃定、調整、補劃數據是否一致進行檢查,對不一致的進行修改完善。
(4)將基本農田保護塊層與數據庫中的地類圖斑層疊加,提取基本農田圖斑,建立基本農田圖斑層。添加基本農田圖斑層屬性數據。
(5)對基本農田圖斑層數據進行拓撲處理,對不滿足拓撲要求的進行修改。
(1)2009年9月22日原有基本農田采集上圖完成后,出標準分幅圖和統計匯總表交冊亨縣基本農田上圖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用地和基本農田劃定部門的相關技術人員進行認定,提出完善要求,進行修改完善,形成原有基本農田上圖成果。
(2)2009年10月25日根據原有的基本農田成果,由冊亨縣基本農田上圖工作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確定劃補的地塊后,再進行數據采集、上圖,形成成果后。冊亨縣基本農田上圖工作辦公室組織用地股、地籍股等相關部門檢查核實基本農田調查成果與所提供的基本農田劃定、補劃和調整的資料是否一致;是否嚴格遵循《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基本農田調查技術規程》的要求,基本農田上圖的位置、界線、范圍、分布與基本農田劃定圖件是否相符;基本農田調查上圖是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貴州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經核實認定,其成果完全符合相關政策和技術要求。
將數據庫中的行政界線層、地類圖斑層、線狀地物層與基本農田塊層和基本農田圖斑層疊加,形成基本農田分布圖。按照《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基本農田調查技術規程》中的編制要求分別編制出標準分幅基本農田分布圖和縣級、鄉(鎮)級基本農田分布圖。
以基本農田保護塊為單位,利用基本農田圖斑層中“基本農田圖斑地類面積”字段屬性值,計算基本農田保護塊范圍內各基本農田圖斑的地類面積,生成了“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基本農田調查統計表”。再由計算機逐地塊統計到村,由村匯總到鄉鎮、再到縣形成一整套的基本農田數據,生成“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基本農田調查匯總表”。
(1)建立了質量管理制度,用制度來控制各環節的工作成果質量,明確各個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把各項工作的責任落實到人。
(2)制定技術操作規范,統一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達到了操作規范,質量標準統一的目標。
(3)及時溝通、請示、協商解決問題,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與冊亨縣基本農田上圖工作辦公室溝通、協商解決,對無法處理的技術問題及時的請示上級主管部門和相關的技術專家解決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高了工作進度又確保了成果質量符合規范。
(4)從各個環節的細節抓起,細劃了工作任務,從這項工作的開始就嚴格要求,抓好了原始資料的選用和審核、到基本農田數據采集、上圖、建庫、檢查、圖件編制、統計匯總等環節,每個環節都嚴格檢查審核,無論哪個環節不合格就返工,不把問題帶到下個環節,從而確保了工作成果質量。
(5)落實責任,嚴格檢查,對每個環節實行了由作業人員自查,技術質檢人員檢查合格后進入下個環節,原有基本農田上圖工作完成后,交冊亨縣基本農田上圖工作辦公室進行檢查審核,并修整存在的問題,待冊亨縣基本農田上圖工作辦公室提供補劃圖件后,先從數據采集開始,到工作完成自檢合格后,再提交到冊亨縣基本農田上圖工作辦公室審查認定,從而確保了工作質量。
通過本次調查,冊亨縣第2次全國土地調查劃定9 918塊基本農田保護塊,面積為33 143.54hm2,由耕地和其他地類構成,其中耕地31 024.46hm2,其他 地 類 2 119.08hm2(園 地 0.04hm2,林 地65.85hm2,草地5.22,城鎮村及工礦用地2.99hm2,交通運輸用地458.85hm2,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471.09hm2,其他土地1 115.04hm2)。
4.1.1 基本農田地類結構
冊亨縣現有耕地31 024.46hm2,本次基本農田調查上圖基本農田凈面積31 011.41hm2,其中水田為基本農田的8 149.78hm2,占基本農田的26.28%;旱地22 861.63hm2,占基本農田面積的73.72%。
4.1.2 基本農田的分布情況
者樓鎮基本農田總面積1 865.88hm2,其中水田637.31hm2,旱地1 228.57hm2。坡妹鎮基本農田總面積4 416.38hm2,其中水田1 005.87hm2,旱地3 410.51 hm2。冗渡鎮基本農田總面積3 081.25hm2,其中水田538.62hm2,旱地2 542.63hm2。丫他鎮基本農田總面 積 2 622.71hm2,其 中 水 田 936.3hm2,旱 地1 686.41hm2。巧馬鎮基本農田總面積4 427.50 hm2,其中水田692.49hm2,旱地3 735.01hm2。秧壩鎮基本農田總面積1 423.08hm2,其中水田650.58hm2,旱地772.50hm2。雙江鎮基本農田總面積 1 398.76hm2,其 中 水 田 328.32hm2,旱 地1 070.44hm2。巖架鎮基本農田總面積1 973.14 hm2,其中水田578.87hm2,旱地1 394.27hm2。八渡鎮基本農田總面積1 274.65hm2,其中水田483.72hm2,旱地790.93hm2。慶坪鄉基本農田總面積 2 617.76hm2,其 中 水 田 520.59hm2,旱 地2 097.17hm2。達央鄉基本農田總面積930.53hm2, 其 中 水 田 355.28hm2, 旱 地575.25hm2。威旁鄉基本農田總面積2 868.58hm2,其中水田636.77hm2,旱地2 231.81hm2。弼佑鄉基 本 農 田 總 面 積 1 218.58hm2,其 中 水 田605.34hm2,旱地613.24hm2。百口鄉基本農田總面 積 892.61hm2,其 中 水 田 179.72hm2,旱 地712.89hm2。
4.2.1 基本農田上圖概況
原劃定基本農田面積31 505.0hm2,其中水田10 761.3hm2,旱地20 744.2hm2,本次調查基本農田上圖面積31 011.41hm2,黔西南州在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分配給冊亨縣基本農田保護指標31 000.0hm2。冊亨縣本次調查基本農田上圖面積符合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面積要求。統計結果顯示冊亨縣基本農田現有面積是31 011.41hm2,就是說冊亨縣現有基本農田面積略大于上一輪土地規劃中基本農田的面積,在數量上沒有減少。
但是在基本農田上圖的過程中發現基本農田地塊范圍已經與原來的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原因是由于上一次基本農田成圖和統計方法與本次基本農田上圖和統計方法上存在差異;同時歷年來的建設特別是農民建房占用了一定數量的基本農田,加之歷年來的土地開發整理和自然災害、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等每一種因素都導致了基本農田在位置和數量上發生了變化。
4.2.2 基本農田減少及補劃情況
本次調查基本農田上圖面積比原劃定基本農田面積減少493.8hm2。通過分析資料得到減少的原因包括1冊亨縣實行退耕還林政策以來,占用原劃定的坡度比較大的基本農田105.0hm2。因水沖、沙壓、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毀損的基本農田占26.3hm2。3冊亨縣龍灘電站庫區淹沒區淹沒用地占用基本農田 362.5hm2,涉 及 巖 架 鎮 118hm2、達 英 鄉59.7hm2、壩賴鎮107.63hm2、百口鄉68.47hm2、弼佑鄉5.46hm2、八渡鎮2.65hm2。這部分需補劃的耕地,貴州省國土資源廳于2006年在廣西河池地區用專款購買了省外耕地指標,以占補平衡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4冊亨縣平班水電站建設項目需補劃4.82hm2,按照基本農田補劃原則、依據和技術要求,通過調查摸底、地塊踏查、質量評估,基本農田補劃領導小組審核,從調查選取的補劃地塊中,補劃質量相當的基本農田面積5.06hm2。按技術要求上圖,從而保證了二次調查基本農田調查成果數據、圖件和實地3者一致的目標。
由于基本農田圖件與土地利用現狀圖的成圖精度不一致、數學基礎不一致及其他原因,導致基本農田保護塊的范圍線與土地利用現狀圖上的地類圖斑界線不能吻合。因此,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應充分分析造成界線不吻合的原因,并根據實際情況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塊的范圍線。比如因成圖精度或數學基礎不一致而導致界線不一致,且經過坐標轉換和幾何糾正處理后,基本農田保護塊與土地利用現狀圖的地類圖斑的空間位置、形狀基本一致的,建議以土地利用現狀圖地類圖斑界線作為基本農田保護塊的界線;如果是由于其他原因導致界線不一致,且通過坐標轉換和幾何糾正處理后,基本農田保護塊與土地利用現狀圖的地類圖斑的空間位置、形狀也不一致的,原則上應以經基本農田劃定部門認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塊界線上圖,或由基本農田劃定部門確定此類基本農田保護塊的界線。
由于冊亨縣行政村、圖斑、面積等變化,基本農田保護責任需要重新調整落實。根據冊亨縣行政區劃的調整,及時與各鄉鎮、村聯系,將基本農田保護面積進行相應的調整合并,重新落實,確定保護面積,落實保護責任;加大土地復墾力度,確保復墾耕地的質量和數量,做到先補后占,實現占補平衡;建立耕地儲備庫,將可流轉型的耕地資源納入耕地儲備庫,并加以保護,以備應急。
[1]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TD/T1014-2007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S].北京: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2007.
[2]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TD/1016—2007,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S].北京: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2007.
[3]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GB/21010—2007,土地利用現狀分類[S].北京: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2007.
[4]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庫建設技術規范,國土調查辦發[2007]54號[R].北京: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07.
[5]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國家級核查技術規定,國土調查辦發[2007]55號[R].北京: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07.
[6]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底圖生產技術規定[R].北京: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