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北省林業局組團到寶島臺灣考察并招商,招回了在廣東打拼的湖北籍荒山造林大戶。
2011年1月5日,記者在擁有“將軍縣”之稱的湖北省紅安縣杏花鄉紅花村,見到了這位荒山造林大戶——紅安縣紅花種植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廣東中山市鴻輝五金制品加工廠總經理蔡元憲。蔡元憲就出生在紅花村,如今事業有成的他分別以30年、50年的年限租賃了家鄉的近萬畝荒山,進行荒山造林、低產林改造,開展生態養殖,成為他反哺桑梓、二次創業的新平臺,在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帶動村民依托產業致富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2008年,湖北省大規模地實施低產林改造工程,紅安縣林業部門注意到了這位頗有實力的企業家。于是,在省林業局組團去臺灣招商、考察之際,縣林業局領導極力鼓動蔡元憲參加。數天的臺島之行,使得蔡元憲與同一團隊的林業管理專家、技術專家成為了朋友,也使得他對林業有了進一步了解。“多年的經驗告訴我,發展林業很有前景,我相信過不了多少年,木材一定能賣出鋼材的價格來。”回憶起臺灣之行的經歷,蔡元憲興奮地說。從此,更堅定了蔡元憲發展林業的信念,干脆租下集體荒山數千畝,投資420多萬元成立了紅花種植養殖有限公司,規模達到了近萬畝。當地多為砂土地,土壤瘠薄,荒山和低產林面積大。他投資80余萬元購買挖掘機抽槽、整地,并聘請擔任過基層林業單位領導的老林業人李植勝協助管理、指導技術。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近200hm2低產林和荒山得到了改造,高標準地種上了濕地松、杉樹、樟樹、油茶、白楊等樹種,建成了66.7hm2高標準林特基地,此外,還在林下建起了一個養雞場。
記者興致勃勃地地在蔡元憲的帶領下一起巡山。站在高高的山嶺上,蔡元憲大手一揮,指著周邊莽莽蒼蒼的大山說:“看著這一塊塊山披上綠裝,太有成就感了!我計劃總投資1 000萬元,每年低產林改造不低于1 000畝,建設板栗、油茶等經濟林3 000畝,建設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5 000畝,封山育林2 000畝,實施新型立體林養模式,發展特種養殖業。種樹就像種錢,種下的是一塊、二塊,幾年后必將兩倍、五倍的增值,荒山就會變成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