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國土經濟學學科討論會暨《國土經經濟學概論》書稿審稿會在全國政協第二會議室召開,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理事長、《國土經濟學概論》編委會主任張懷西,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原會長陳棟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柳忠勤研究員,人民大學教授、區域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張敦富,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胡序威,學會第二屆理事會副秘書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巡視員謝揚,學會第三屆理事會副秘書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環境與資源政策研究所副所長谷樹忠研究員,學會第四屆理事會副秘書長、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參加會議。
柳忠勤就《國土經經濟學概論》的編寫目的及編委會組成情況作簡要說明。柳忠勤說,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成立以來,已經編輯出版了《中國國土經濟學》、《國土經濟學研究》、《國土經濟學的理論與實踐》等多部學術著作。2009年9月,第四屆理事會成立時,張懷西理事長、江澤慧第一副理事長就對學科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會領導對《國土經濟學概論》的編輯工作高度重視和關心,成立了編輯委員會和編寫組。經過近兩年的準備,現在即將出版,張懷西理事長作跋,第一、二、三屆理事會理事長于光遠、杜潤生、王先進分別作序,充分顯示了學會全體人員對本書寄予厚望。
該書編寫組組長(主編)谷樹忠簡要介紹了該書編寫的方式與方法、結構與內容。
與會專家分別就國土經濟學的學術背景、發展歷程、內涵界定、組織結構等內容進行了深入討論。
與會專家認為,國土是指國家管轄范圍內的地域、空間,包括領海、領土、領空。國土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國土內所包含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由于人類文明物質積累對一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非常重要,因此,人口和勞動力資源應納入國土經濟學的研究范疇,應把人文要素作為第一要素進行研究。
但國土經濟學與區域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環境經濟學、資源經濟學都有交叉,但又有所不同。許多在其他領域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國土經濟學領域里可以解決。因此,國土經濟學應當作為其它諸學科的指導性科學。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土規劃應作為國家的戰略性規劃。
與會專家認為,國土經濟學是我國獨有的一門科學。它的內涵和外延既符合當今社會普遍倡導的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也符合我國人均國土空間狹小、急需通過國土經濟學的研究與實踐、提高國土安全保障系數的實際情況。因此,國土經濟學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立觀點,要研究、表達、解決與國土安全更直接、更有價值的東西。
與會專家還認為,國土經濟學研究應增加愛國主義元素,應吸納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參加,通過國土經濟學的研究和普及,使青年知識分子更多的了解國土、熱愛祖國,自覺地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建設祖國做貢獻。
與會專家還就《國土經經濟學概論》的組織結構進行了梳理。
張懷西理事長最后指出,會議既對國土經濟學的研究進行了分析,又對《國土經濟學概論》一書的編輯出版進行了評說。大家吸納總結了歷史成果,系統分析了學科現狀,展望了學科的未來發展。《國土經濟學概論》編輯出版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要努力使之成為廣大群眾、學生、教授學習和研究的工具。要保證該書的內容具有科學性、權威性和前瞻性,要具備能傳播到各個領域的基本條件。張懷西要求編寫人員認真研究專家的意見或建議,對書稿作進一步修改、充實、提高,從而保證書稿的高品位、高質量,為中國國土經濟學的研究,為指導中國國土經濟學學會的建設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