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云鵬
(本文作者:武警貴州省總隊政治部主任)
實踐證明,黨委成員貫徹民主集中制的本領越強,黨委集體領導的作用發揮得就越好,班子就越有凝聚力和戰斗力。從實際工作中來看,有四種本領特別需要提高。
政治上把關定向的本領。黨委領導首先是政治領導,政治方向錯了,就一切都錯了。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在黨委決策重大問題、領導部隊全面建設過程中,對事關高舉旗幟、聽黨指揮、保持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對事關部隊建設科學發展、提高部隊戰斗力、有效履行職責使命等問題,始終要保持清醒頭腦,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在黨委決策和處理問題時,不能僅僅局限于具體事務的分析,還要有政治頭腦和政策水平,首先想一想是否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否符合上級組織的決議精神,從而提出正確的意見和主張,保證政治上的堅定性和工作中的原則性。在錯誤傾向和不正之風面前,尤其是在政治風浪的考驗中,站穩腳跟,旗幟鮮明,立場堅定。處理部隊出現的各種問題要有政治敏感性,善于發現隱含的政治因素,看到對部隊的政治影響。
科學決策的本領。決策是黨委和領導干部的基本職能。科學決策就是遵循部隊建設的客觀規律,以科學的思想、科學的制度、科學的方法,討論決定部隊建設的重大問題,實現決策的科學化。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按照客觀規律作決策。這是科學決策的本質規定。黨委決策時必須把上級指示同本單位實際結合起來,切實做到搞清“上頭”的、摸清“下頭”的、形成自己的。要走好群眾路線,充分聽取官兵意見作決策。這是科學決策的基本前提。集體討論決定重大問題主要包括“議事”和“用人”兩個方面,也就是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出主意”和“用干部”。主意出得對不對,干部用得好不好,取決于對客體的了解程度。而要對客體有深入全面的了解,離不開走群眾路線。脫離了群眾路線,作決策只能是緣木求魚。要樹立現代決策理念,有效借助專家和咨詢機構力量作決策。這是科學決策的客觀要求。建設信息化部隊要求各級必須具備信息技術等現代高科技知識,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一些領導干部對此知之甚少,存在靠經驗、憑印象作決策的現象,影響了決策質量。
團結共事的本領。團結是班子的生命。對于各級領導干部來說,能不能自覺維護團結是一種素質、一種境界、一種能力。實踐中發現,造成一些班子不團結的原因,根子在“名利”,爭誰高誰低、誰說了算。要講黨性,始終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自覺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以謹慎之心對待權力,以為民之心對待工作,絕不能把作決策當作謀私利的途徑。要重品行,自覺保持共產黨人的道德操守。有了好的德行操守,做人才有底氣,做官才會正氣,作決策才會硬氣。各級領導都要光明磊落、公道正派、廉潔自律,以良好的形象示于人、影響人。要干事業,堅持以事業凝聚人心。事業是大局,是凝聚人心的旗幟,是班子團結的基礎。實踐證明,凡是團結的班子,都能以事業為重,即使遇到磕磕碰碰的事,都能顧全大局,及時化解。各級領導干部眼界要非常開闊,胸襟要非常開闊,集中心思精力抓工作、干事業,不能陷入個人利益的小圈子難以自拔。否則,必然損害班子的團結,干擾事業和部隊的發展進步。
求真務實的本領。求真務實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品格,是作好決策、干好工作的前提條件。要端正政績觀。政績觀端正,作決策、抓工作就能謀長遠、干實事,在抓經常、打基礎上下功夫。否則,就會為了一己之私趕浪頭、爭彩頭、出風頭,搞“亮點工程”、“面子工程”。要注重調查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陳云同志曾說過:“領導機關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作調查研究工作,最后討論作決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就夠了。”各級只有堅持從實際出發,深入部隊調查,掌握真實情況,才能為決策提供基本的依據。要狠抓工作落實。胡錦濤同志曾指出:“抓落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關鍵環節”。不落實,再好的決策都毫無意義。落實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把工作重心放在對部隊建設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關節點上,以重點突破帶動其他工作。要以良好的作風保證落實的效果。堅持以細求實,以細出精品。堅持經常抓、抓經常,反復抓、抓反復,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燕子壘窩的恒心、滴水穿石的毅力破解部隊建設中的難題,不斷鞏固和發展抓落實的成果。堅持抓問責,使人有專司之責、事有專管之人,總結檢查每一項工作都獎懲到具體人,確保各項決策真正落實到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