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麗芬 王 巍 邵建萍 杜國玲 劉衍華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龍南醫院感染科,黑龍江大慶 163458
近年來內鏡檢查治療日益普及,如何提高內鏡的消毒效果和縮短消毒時間,有效利用醫學資源,成為醫學工作的重點。以往內鏡消毒使用最多的是2%的戊二醛或含氯消毒劑,依照《消毒技術規范》(2002版)要求,使用2%戊二醛消毒內鏡需將潔凈內鏡置于消毒液中浸泡20 min,結核桿菌病患者使用后的內鏡需浸泡45 min,滅菌需浸泡10 h[1],延長了患者的診療時間,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酸性氧化電位水的產生彌補了常規化學消毒劑的不足,成為近年來國內外普遍應用的內鏡消毒新方法。
筆者所在醫院為一所綜合性醫院,每天需要內鏡檢查的患者都在30人次以上,而且呈逐年增加趨勢,2條內鏡用戊二醛消毒,滿足不了診療需要。感染科經過充分調查,向院里申請為胃鏡室購買了日本株式會社圣太科(SUNTECH)-1000強酸化水生成機,腔鏡室的使用觀察及監測,報道如下。
①酸性氧化電位水:采用日本株式會社圣太科(SUNTECH)-1000強酸化水生成機,經電解氯化鈉產生高氧化還原電位,低pH值,含有一定量有效氯的酸性氧化電位水,其氧化還原電位≥1 100 mV,pH<2.7,有效氯30~50 mg/L[2],因其性能不穩定,受有機物影響明顯所以與使用前制備。②清洗劑:將陽極產生的“酸性水”與陰極產生的“堿性水”等量混合而成。③有效氯濃度指示卡(日本公立理化學研究所)測定范圍25~ 500 mg/L。
用于內鏡的消毒:首先配備符合內鏡清洗消毒規范的流動水四槽消毒臺,使用酸性水、堿性水有機結合生成的清洗劑,按衛生部《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2004年版的要求,在第1槽內流動水下用紗布塊反復擦洗鏡身,同時將操作部清洗干凈,以負壓吸引沖洗腔內3~5次,并用毛刷刷洗活檢通路,時間為5 min[2];第2槽酶洗,將內鏡置于酶洗槽內擦洗內鏡表面,抽吸多酶洗液沖洗送氣送水管道2 min;第3槽清洗,用新制備的強氧化高電位酸性水徹底沖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內的多酶洗液及松脫的污物,同時沖洗內鏡的內表面,時間3 min;第4槽消毒,將酸性氧化電位水出水口與內鏡各孔道連接,流動沖洗浸泡消毒5 min,凈水沖洗30 s,全部流程用時15 min,連續做內鏡檢查均按此清洗消毒方法進行,當日不再使用的內鏡取出烘干或無菌布拭干,無菌柜中保存備用。
酸性氧化電位水是自來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鈉,經離子交換電解產生的具有氧化還原能力的水,其特定pH值和氧化還原電位超出了病原菌的生存范圍、使其細胞膜的電位差發生改變,導致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和代謝酶破壞,使微生物死亡。同時,酸性氧化電位水中的有效氯能更有效的殺滅病原微生物[3-5],具有迅速、廣譜、安全的消毒殺菌作用。
筆者將使用上述方法清洗消毒的內鏡進行微生物學監測,監測對象為常規化驗,符合胃鏡檢查要求的胃病患者所使用的胃鏡。重點觀察胃鏡連續使用中,經強氧化高電位酸性水作用5 min后的消毒效果,共觀察100例。
消毒后內鏡的內腔面,按《消毒技術規范》要求,用無菌注射器抽取10 mL含相應中和劑的緩沖液,從待檢內鏡活檢口注入,用15 mL無菌試管從活檢出口收集,及時送檢,2 h內按要求檢測[1],置37℃培養箱中培養48 h,觀察結果并計算菌落數。
隨機抽檢的100件消毒內鏡做細菌培養菌種鑒定,細菌菌落數均≤20 cfu/件,未檢出致病菌。
經過近十年的使用,筆者總結酸性氧化電位水消毒內鏡有以下優點。
使用戊二醛消毒單條內鏡時間為40 min,氧化電位水清洗消毒內鏡僅為15 min,去污染后浸泡消毒5 min,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約了資源,可大大減少患者等待時間,適合于胃鏡數量有限的連續工作。戊二醛消毒液成本為20元/L,而氧化電位水成本僅為0.2元/L。如消毒10條內鏡,使用氧化電位水消毒比使用戊二醛可節約成本90%。
酸性氧化電位水對人體無刺激、無毒,制備、消毒時無須采取防護措施,避免操作人員因長期使用化學消毒劑對身體造成的危害。
化學消毒劑對內鏡及附件有一定的腐蝕作用,酸性氧化電位水對內鏡及配件無腐蝕、無損害,從而延長了內鏡的使用壽命。清洗過的引流瓶、彎盤等不銹鋼器具都光亮如新,可清除局部長期積聚的污垢。
強氧化高電位酸性水是由電解氯化鈉產生的物理性消毒劑,酸性水與光、空氣及有機物相遇即可還原成普通水,一方面無毒害物質殘留,無任何毒性,消毒后無須大量無菌水清洗,減少了消毒劑使用后的處理環節,有利于環保。
應用酸性氧化電位水消毒內鏡,對人體無過敏反應,對黏膜無刺激,對內鏡亦無明顯腐蝕及損害。酸化水性能不穩定,受有機物影響明顯[6],隨著存放時間延長、空氣光線的作用,消毒殺菌效果會隨之下降,為保證消毒效果,必須應用新制備的原液,不可稀釋,按要求做好質控指標的檢測,有效氯濃度<30 mg/L不宜應用[4],使內鏡的清洗消毒達到更滿意的效果。
[1]中國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S].衛生部衛生法制與監督司編印,2002:171-173.
[2]中國衛生部.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S].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護理中心,2004:158-161.
[3]熊漢華,劉俊.酸性氧化電位水與消毒內鏡消毒進展[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6,17(7):35-37.
[4]薛凌波,張午聲.酸性氧化電位水消毒內鏡時間的探討[J].實用醫技雜志,2006,13(21):3822-3823.
[5]孫麗凱,李麗萍.酸性氧化電位水的應用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9,23(2):473-474.
[6]丁培,李新武.不同存放條件對酸性氧化電位水理化性能和殺菌效果的影響 [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3,20(3):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