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鄧廣波 肇東市洪河鄉畜牧獸醫站
李廣麗 伊春市南岔區畜牧獸醫局
李德輝 李志敏 肇東市肇東鎮畜牧獸醫局
肇東市2010年末奶牛存欄156112頭,其中成母奶牛97821 頭,占存欄奶牛的62.6%;育成牛40219 頭,占存欄奶牛的25.7%;犢牛18072 頭,占存欄奶牛的11.5%。全市現有奶牛養殖戶8855 戶,占全市農戶總數的7.4%。
2010年末,肇東市共有奶牛小區60個,專業村14 個,專業屯43 個。其中專業村占行政村總數的7.5%,集中分布在宋站鎮、宣化鄉等8 個鄉鎮。專業村養殖奶牛13296 頭,其中成母牛7955頭,育成牛3200 頭,犢牛2041 頭。43 個奶牛養殖專業屯,集中分布在宋站鎮、宣化鄉、里木店鎮、向陽鄉等12 個鄉鎮26 個村,共飼養奶牛12902 頭。
肇東市的奶牛養殖主要集中在10 頭以下的專業戶。2010年末,全市有養殖奶牛1~10 頭的專業戶8172戶,占奶牛養殖戶總數的92.3%;11~20 頭的專業戶361 戶,占4.1%;21~50 頭的專業戶112 戶,占1.2%;51~100 頭的專業戶34 戶,占0.4%;100 頭以上的專業大戶14 戶,占0.16%。普養戶戶均養殖5 頭左右。
肇東市2010年生奶產量41 萬t,商品奶量約38 萬t,母牛平均單產4.3 t。除部分常年不孕和遲配母牛等,正常產奶母牛平均單產約為4.5 t。
在當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伊利集團的強力拉動下,肇東市的奶牛基地建設有突破性地發展。全市奶牛養殖業總的發展態勢良好,總體特點是穩中有升,健康無疫,奶牛良種普及率高,群體結構合理,個體單產能力較高,低質、劣質奶牛淘汰及時合理,孕育著向高水準、高層次、高品質方向發展的巨大潛力。
通過與鄉、村干部及養殖戶、收奶業主座談和深入奶牛養殖戶進行調查發現,雖然肇東市奶牛養殖業發展潛力巨大,但由于飼料漲價,全年奶價低,肇東市奶牛養殖業的發展受資金短缺,比較效益低下,基礎設施和市場機制不健全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廣大干部群眾對奶源基地建設信心不足,勁頭不大,熱情不高,養殖奶牛的積極性嚴重受挫,多數奶牛養殖戶不敢大養,不愿多養,甚至有的不想養。奶牛養殖業存在滑坡的危險,應引起高度重視。
制約肇東市奶牛養殖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生奶收購價格低,生奶收購價格由企業控制。據反映,企業調整生奶價格的隨意性較大,實際上企業掌握原料奶和商品奶銷售的定價權,這使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證。另外,在市場出現問題時企業仍有多種選擇,而受沖擊的就是奶農,奶農只能是被動接受,沒有任何話語權。2010年末肇東生奶價格為2.95 元/kg,雖然較上半年的2.50 元/kg提高了0.45 元/kg,但是價格水平還是低。
一頭奶牛年需要精飼料2825 kg,其中玉米約1250 kg,豆餅1125 kg,麩子450 kg。目前新玉米上市的價格為1.50 元/kg,豆餅價格為3.60 元/kg,麩子1.80 元/kg,每頭牛精飼料成本為6735 元。在肇東,大多奶牛戶精飼料比例偏高,這也是飼料成本過高的主要原因。
養殖奶牛的年收入來源于3 個方面。一是銷售生奶,年產生奶4.5 t的奶牛,按2950 元/t計算,年銷售生奶收入13275 元。二是犢牛收入,產犢按公、母各半計算,犢牛收入可在650元左右。三是牛糞收入,牛糞收入可與飼料加工和購買添加劑相抵消。這樣,1 頭奶牛的年收入約13925 元。奶牛的飼養成本包括飼料費、醫療費、配種費、人工費等,每頭奶牛的飼料費約6735 元,粗飼草料成本為2451 元,其中,羊草1021 元,秸稈430 元,青貯1000 元;醫療費平均每頭每年約200 元;配種費100 元;電費約20 元。因此,在不計算人工費的情況下,每頭奶牛的飼養成本約為9506元,每千克生奶飼養成本為2.10 元,2010年每頭奶牛的利潤為3769 元。此外,有個別奶站存在克扣、缺斤短兩以及不合理的處罰等現象,對奶牛養殖戶的收入造成嚴重的影響,挫傷了奶農的積極性。長期以往,奶農會退出奶牛養殖業,并導致奶牛養殖業停滯不前,甚至后退。
肇東市收奶站點建設取得的成效是顯著的。但站點建設配套設施不健全。每年一到雨季,送奶車輛很難通行,有時得幾輛聯在一起,增加燃油料成本。加之燃油漲價,這些成本最后都分攤到奶牛養殖戶,增加了奶牛養殖成本。
肇東市奶牛的群體結構比較合理,個體質量優良。再加上多年來采用優質凍精配種,實施優質優育和建立奶牛優質核心群的良種繁育體系,肇東市的奶牛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成母奶牛具有平均年單產5 t以上的遺傳基質,但該市許多奶牛戶都采用以干玉米秸為主的粗飼料,營養含量低,加之青貯飼料普及率低,嚴重影響了奶牛的產奶量。
近幾年,在發展奶牛養殖業上,養殖戶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再投入能力明顯不足,資金問題始終是制約奶牛養殖業發展的瓶頸。發展奶牛養殖業是一項長線投資,回報率比較低。從乳業的產業鏈來看,乳品加工企業是奶業發展的龍頭,對奶源基地建設起到巨大的帶動作用。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有機聯合,可使產業鏈不斷延伸,輻射面逐步擴大。在整個乳業產業鏈條上,奶牛養殖環節的投入約占整個產業鏈的75%,加工環節占15%,流通環節約占10%。而利潤分配則是1∶3.5∶5.5。因此,奶牛養殖環節的投入產出比并不協調,而且承擔了巨大風險。加之,金融部門不愿提供中長期貸款,企業不提供發展資金,資金瓶頸制約較為突出。
一是企業原奶收購價格偏低。在飼料價格、人工費和醫藥費上揚的情況下,養殖戶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致使養殖戶不想擴大規模,而且部分養殖戶還想賣牛。二是企業對收奶站點的處罰過重。僅2010年上半年就以衛生不合格等原因扣罰業主服務費60多萬元。三是企業制定的生奶收購標準過高。蛋白質含量、干物質、乳脂率、糖等指標均高出國家標準,而且還不公開,只是暗箱操作。在產奶旺季,為了限奶收購,隨意提高標準,有時甚至以感官不合格為由拒收,給收奶業主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四是企業收購生奶實施壟斷經營,不是靠市場經濟規則,通過公平競爭開拓奶源市場。有的企業到外埠高價收奶,而在本市奶牛養殖集中的地區壓低收奶價格。上述諸多制約奶牛養殖業發展的因素直接導致了企業與收奶業主、收奶業主與奶農之間較為突出的矛盾。
為促進肇東市奶牛養殖業持續、快速發展,遏制目前隱然形成的奶牛養殖業滑坡的態勢,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奶業市場的整頓,建立和完善各種機制、體系。
應由政府與伊利集團進行協調,盡快提高生奶收購價格。
應由相關部門介入,制定統一的生奶質量標準。標準一旦制定,乳品企業及生奶收購站點都要一并執行。
要建立健全監督體系,強化社會監督職能,確保乳品加工、生奶收購等活動都處于公開、公平的社會監督環境中。
要在奶牛戶與生奶收購業主、生奶收購業主與乳品企業之間建立共同信守的合同契約,使合同雙方都在契約的法律效力內實施生產、銷售、收購、加工行為。
要實行奶資直接發放、打卡支取的方式,使奶資結算更便捷、更直接,同時減少中間環節克扣奶戶奶資現象的發生。
要推廣以飼喂青貯為重點的奶牛標準化養殖技術,全面提高養殖戶的奶牛飼養水平,以提高產奶量來降低飼養成本,增加效益。
要加強奶牛產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對交通不便的奶牛產區,要加大道路修繕力度;對無奶站和收榨奶站半徑過大的村屯,要增建奶站。
要抓住陽光農業保險的機遇,加大宣傳力度,為奶牛養殖戶提供陽光保險。
要組織相關部門人員,特別是奶牛養殖大場、大戶業主,組建奶業協會,以提高抗風險能力,搞好多方協調和溝通,盡快與市場接軌。
在許多奶牛農戶做不到的方面,需要政府加以扶持的,政府要像扶持引進企業那樣協調各有關部門進行大力扶持,如信貸資金投放,與企業溝通等。在這方面,肇東市已出臺了《肇東市2007年加快奶牛發展扶持政策》,包括投入1000 萬元購牛資金等。要抓住機遇,宣傳好市委市政府相關政策,進一步推進肇東市奶牛養殖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