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魏新林 刁振華
《機械基礎》教學改革探微
江蘇 魏新林 刁振華
《機械基礎》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也是專業基礎課程中較難掌握的一門課。要使學生學得好、學得輕松,教師應樹立課堂教學新理論,探求課堂教學改革新思路。
《機械基礎》課;教學;改革;探微
《機械基礎》作為職技類學校機電專業一門既重要又難學的專業基礎課,具有涵蓋面廣、知識量大、章節聯系松散、與生產實際結合緊密、理解記憶內容多等特點,如何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探求課堂教學改革新思路。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效果,借此機會與同行交流探討。
從表面看,書中各章節內容松散,相互聯系不大,但仔細研究會發現,各章節知識點介紹大體相同。如在機械傳動中,不外乎傳動工作原理、傳動比計算、傳動特點。在常用機構中,不外乎機構組成、工作特點、應用等。但由于傳動種類多,學生在學習時往往張冠李戴,如把帶傳動特點套到齒輪傳動中,把螺旋傳動與蝸桿傳動相混淆等。在教學中應注重不同傳動或機構等的比較分析,通過列表找出它們的異同,比較各自優缺點,從而得出它們不同的工作特點和應用場合。同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對該章知識點進行正確的歸納總結,找出該章學習主線,明確學習重點和難點,使學生能有的放矢找出知識點間的因果關系,總結出學習規律,從而產生記憶觸發點,提及一點,其余知識就能如拉網般在腦海中自然涌現。
“趣”,既可活躍課堂,又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學生一定沉浸于歡樂之中。槽輪機構是一種常用的間歇運動機構。在電影放映機上的卷片機構,為了適應人們的視覺暫留現象,要求影片作間歇運動,它采用四槽槽輪機構,當傳動軸帶動圓銷每轉過一周,槽輪相應地轉過90°,因此能使影片的畫面作短暫的停留。使學生聽了以后興趣盎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好好學習的愿望。”所以,教師要做到深入鉆研教材,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歡樂。當代職業學生的表現欲望強烈,同學、尤其是老師的激勵和贊揚是他們實現持續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的有效保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變換教學方式,有機結合聽、說、讀、寫,運用教育學、心理學上的規律和理論,保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讓他們不斷提高注意力,時常體會成功的喜悅,從而真正掌握一種低耗、高效的學習方法。
本學科的很多內容如各種機構的教學,要求有動態的演示,在缺乏教具和設備的情況下,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教學方法深受學生歡迎。在學習鉸鏈四桿機構、凸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時,采用CAI課件,把曲柄搖桿機構的急回特性、死點位置,凸輪機構的從動件運動規律,以及間歇運動機構的特點生動形象地進行演示,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得以加強。聲、像、文、圖并茂的教學信息,增強了教學的藝術效果,增強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機械基礎》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其所有知識都是建立在生產實踐基礎上,并和現代化機械工業密切聯系的。書本知識往往理論性較強,較為抽象,能有機地與日常生活和實際相結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學習機構和機器的概念時,學生往往只是死記硬背,結果只能是一知半解。如能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自行車是一種機構,摩托車、電瓶車都是一種機器,摩托車、電瓶車能實現能量轉換,摩托車能將化學能轉變成機械能,電瓶車能將電能轉變成機械能。在學習導桿機構時,可以結合農村家庭用的手搖抽水機,來講解移動導桿機構的工作原理,利用自卸翻斗車自卸貨物原理,來學習曲柄搖塊機構,利用縫紉機的踏板機構,來講解曲柄搖桿機構的死點位置。在講授完凸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離合器、聯軸器和制動器之后,請工人師傅給予現場操作。任課教師邊參觀邊講解,這樣就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的印象。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讓學生動手將一些舊的機械設備拆一拆、裝一裝。通過這一過程,會讓學生思維產生質的飛躍,大大增強空間想象力,會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某些知識在頭腦中明晰起來,并很快掌握。
在《機械基礎》教學中,應和《金屬材料》、《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制圖》等學科進行有機結合。如講解零件時,涉及齒輪、帶輪、軸和零件圖、結構圖,涉及軸的加工工藝,軸上零件的裝拆、軸承類型等。通知學科知識綜合,可將原本孤立的知識重新整合,形成系統,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作為任教機械基礎的老師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能對本專業駕輕就熟,利用較為先進的教學方法,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法,并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來感受專業知識,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專業意識,注重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讓學生適應新形勢學好機械基礎,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為進一步深造或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魏新林,江蘇省泰州市教育局;刁振華,泰州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編輯 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