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高福友 周俊勇
高職高技能人才培養教學團隊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以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安全防范技術專業為例
浙江 高福友 周俊勇
本文以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安全防范技術專業為例,闡述了安全防范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的理念,以及團隊在人才培養方案、實訓基地建設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建設成果。
教學團隊;高職國家示范專業;安全防范技術
我院安全防范技術專業是順應安防新興產業的迅猛發展,于2000年在全國高職院校中率先創建的專業,目前已成為帶動國內同類專業發展的國家示范建設專業。多年來,安全防范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緊密圍繞行業需求,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臺,以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為核心,以“雙師結構”隊伍建設和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與實踐,逐漸形成了一支頗具特色的教學團隊。
安全防范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把建成一支具有鮮明高職特色、理論與實踐教學能力強、富有團結協作和改革創新精神、在全國安防行業有一定影響、具備“雙師結構”的專業教學團隊,作為團隊建設和發展的目標。多年來,在團隊帶頭人的帶領下,學院注重骨干教師的培養,鼓勵教師參加專業技能及教育教學改革培訓和考核,采取定期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鍛煉等措施,著力提高整個團隊的實踐教學能力;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鼓勵并支持青年教師參加學院組織的多媒體技術教學大賽,帶動青年教師參與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促進青年教師早日成才;注重改善“雙師”教師結構,采取從企業引進和聘請高技能人才等措施,著力建成一支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的教學團隊。同時,在團隊建設過程中,堅持將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教學改革與師資隊伍建設結合起來;將教師的理論進修與實踐鍛煉結合起來;將校內培養與校外進修結合起來;將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結合起來。在明確的建設和發展目標引導下,形成了一套具有鮮明高職特色的團隊建設與合作機制。
1.課崗銜接、工學交替,設計人才培養方案。以團隊帶頭人和團隊骨干教師為主力,團隊企業兼職教師參與,按照“崗位——任務——能力——課程”的開發路徑,根據安防工程一線崗位的知識技能要求,融入《安全防范系統安裝維護員》等職業標準,在專業學習領域開發了《安防系統維護與設備維修》等5門技能課程,設置了《電路與電子技術》等5門基礎課程;兼顧《安全防范設計評估師(三級)》職業標準,并考慮智能建筑相關職業要求,構建了拓展學習領域課程;教學進程安排遵循能力遞進規律,設計了“認知、體驗、參與、頂崗”工學交替四個實習階段;滲透“忠誠、責任、奉獻、合作”警字特色文化。形成了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目前團隊擁有國家精品課程2門,省部級精品課程4門,出版了安全防范技術專業系列教材8本。
2.行業指導、自主開發,師生共建實訓基地。在無現成實訓場所借鑒的情況下,廣泛征求培訓學員和行業專家建議,打破傳統的實驗模式,以監獄、銀行等典型安防工程為參照,設計實訓系統;以設備安裝、系統調試等典型任務為對象開發實訓項目。以團隊兼職教師為主力,團隊專職教師和部分高年級學生全程參與,自主設計、自主建設了綜合實訓場5個,自主開發模擬實訓系統9類,實訓項目86項。2008年以來,已訓練學生12萬余人,培訓安防企業一線學員8千余人次。
3.開展培訓、建立聯盟,四方聯動創建科技園。通過為行業協會提供培訓服務,建立學校與浙江安防協會的聯盟,在此基礎上集聚四方資源,學院為企業提供零租金場地,筑巢引鳳;杭州經濟開發區政府提供資金支持及稅收、貸款等優惠政策,協助招商;省安防協會牽線搭橋,保證入園企業質量;企業提供頂崗實習崗位,與學院達成“雙向互通、柔性流動”協議,教師兼做企業技術顧問,企業骨干被聘為兼職教師。四方共建集“教學、生產、創業”功能于一體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安防科技園,形成了多方共贏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4.雙向互通、柔性流動,建設專業教學團隊。安全防范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同時承擔著專業人才培養和行業培訓的雙重任務,教師不但要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和突出的實踐能力。為此,我們以“技能過硬、實踐突出”作為教學團隊的建設重點,優化結構,提升素質,借助安防協會和安防科技園平臺,與安防企業達成人員“雙向互通、柔性流動”協議,教師參與企業項目開發,企業骨干聘入學校兼職教學,實現了教師教學與企業實踐不分離,兼職教師工作與授課不分離。幾年來,我院從企業引進高級工程師3人、工程師2人,先后聘請行業技術骨干13人為兼職教師。打造了一支既能從事安防工程施工、維護,又能進行安防工程設計、評估,還能解決企業難題的實踐教學團隊。
該團隊中獲“國家安全防范設計評估師”師資資格7人(全國共145人)、全國電子類職業鑒定考評員7人,省級專業帶頭人1人,入選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培養人員1人,獲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2人。2008年安全防范技術實踐教學團隊被評為浙江省省級教學團隊。
5.社會服務明顯提升。隨著校內實訓基地的創建與師資水平的整體提高,我院安全技術防范專業的行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一方面,行業培訓規模不斷擴大,培訓質量不斷提升。從為企業提供技防培訓開始,我院2005年成為“浙江省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培訓中心”,2007年底成為“中國安防行業職業培訓中心”。目前已開展資信等級培訓達61期,培訓企業員工達8143人。此外,我院還先后為中國安防協會舉辦了安全防范設計評估師師資培訓;為杭州鋼鐵集團公司、浙大城市學院等單位多次開展技防培訓;承接了杭州市保衛師資格技防培訓;承接了2007年首屆中國保安員技能大賽浙江參賽隊的技防訓練任務。幾年來,我院安全技術防范專業培訓內容不斷調整深化,得到了培訓學員的廣泛好評,促進了安防企業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
我院安全防范技術專業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專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行業的支持。為此,學院團隊提出了“順應產業創專業、根植行業建專業、服務行業促專業”的建設思路,學歷教育與行業培訓并重,不斷深化專業與行業的合作,形成了良性互動;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了“基礎鋪墊與技能培養并重,并與職后晉升和職業遷移銜接”的課程體系;創建了以“仿真——全真、模擬——頂崗”為特色的實踐教學平臺;打造了一支技能過硬、專兼結合、能勝任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的教學團隊。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普遍提高,為浙江省安全防范行業輸送了一批合格人才。
[1]高福友,周俊勇.基于校協聯盟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機制研究[J].職業技術,2010(09).
[2]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05.
(作者單位: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安全防范系)
[1]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11年度研究課題:“安全防范技術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教學模式探索”,項目編號:SCG305;
[2]浙江省2009年新世紀教學改革一類項目:“校企合作共建安全防范技術專業校內工學結合實踐教學平臺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yb09134;
[3]浙江省科技廳2011年度高技能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安全防范技術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和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
(編輯 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