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愛霞
三年紛爭一朝解
□ 劉愛霞
9月13日,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上午10時許,溫縣武德鎮西張相村村委院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此處正在進行著現場宅基地糾紛調解。在廣大村民的熱烈掌聲中,一起宅基地糾紛成功得以調解。
事情的起因緣于3年前。王某、朱某均為武德鎮西張相村村民,并且是前后鄰居。原先兩家關系較為和睦,因一道原為兩家共有的50厘米寬的圍墻倒塌,兩家都認為此墻所占的地為自家所有,從而導致了3年紛爭。
今年2月底,溫縣國土資源局將人員進行了調整,所長張星上任伊始,便遇到了朱某到該所上訪,反映其后院墻倒塌之后,王某未得到他的允許在其墻倒之處強占土地,準備占用,朱某上前阻攔未果,其間雙方也發生了幾次摩擦。朱某要求為其確權,把該處土地使用權給自己。后經該所工作人員調查,此倒塌之墻位于王某老宅基地2米處,朱某宅基地3米處,此處原為集體的庫房,生產隊解體后,年久失修,從而使房倒塌。
針對這起信訪案,武德鎮政府分管信訪工作的副書記親自牽頭,該所積極聯合司法所、城鎮辦、村委會進行協調,在認真調查核對有關資料的基礎上,先后多次與雙方當事人溝通協調此事,經過對現場的勘驗,核實雙方證據,認為此案有調解成功的可能。于是,國土所與司法所共同做了兩家的思想工作,宣傳相關的土地法律政策,對相關案例現場講案,舉了“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歷史典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雙方當事人被調解人員的真誠所感動,均同意做出讓步,王某與朱某均表示不再為集體土地而相爭,讓土地重歸集體,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表示愿意握手言和,3年糾紛,得以解決,于是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作者單位:溫縣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