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秦福軍 王紅闖
9月21~22日,河南省遙感測繪院面對三次山體滑坡讓隴海鐵路雪上加霜的困境,主動制作遙感影像圖和數字線劃圖,積極為鐵路部門疏散群眾、決策指揮和搶險救災提供測繪服務保障。
9月中旬,河南連續大范圍降雨,致使隴海鐵路三門峽義馬段觀音堂至廟溝下行處山體長期浸泡雨水中,加之土質疏松,導致該處南側垂高45米的路塹長約100米的漿砌片石護坡于9月18~20日發生溜塌,路塹上部順線路方向裂開長120米、寬0.2米的縫隙,整體下挫1.3米,塹坡中部平臺上截水溝變形、損壞,脫落石塊砸到鋼軌外側出現了山體滑坡,再遇大雨,又導致山體塌方,由東向西方向的線路三次被大量積土掩蓋,給正在進行的緊急搶險工作帶來困難。在連續塌方之后,清理工作的難度大大增加,鄭西高鐵“D、G”字頭列車受阻。
面對水害持續,鐵路受阻,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因水害造成的列車晚點、客流積壓的局面,正在承擔鄭州鐵路用地圖的河南省遙感測繪院領導心急如焚,9月21日下午5時,抽調精干技術人員,利用先進技術機載激光掃描系統近期采集的原有遙感影像數據,緊急制作三門峽義馬段觀音堂至廟溝下行處1∶2000遙感影像圖,僅用兩個小時,晚上7時把圖送到鐵路部門。山體滑坡讓隴海鐵路雪上加霜,測繪部門緊急送圖,又讓鐵路部門感覺是雪中送炭,對測繪部門的快速主動服務大加贊賞。
為更好地給鐵路部門提供更加詳細的地圖,河南省遙感測繪院院長朱新春親自坐鎮指揮,從9月21日晚上開始到22日上午12時,連夜讓技術人員加班加點制作1∶2000和1∶1000該路段的數字線劃圖,該區域的路段公里數、植被、涵洞、通訊設施、居民區、鐵路的邊界等地形地貌標示得一目了然,中午把圖交付到在該院等候的鐵路部門同志的手中。該院制作的遙感影像圖和數字線劃地形圖為疏散離鐵路不足20米居民區的群眾、鐵路部門的決策指揮和搶險人員的搶險清理提供了快速測繪服務保障。鐵路部門對該院快速主動、不怕吃苦、連續奮戰的工作作風給予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