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華
“真是謝謝李局長,謝謝國土局,沒有你們的調解,還不知道俺啥時間能種上藥材哩。”日前,淮陽縣四通鎮馬菜園村村民馬福利握著淮陽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李儉超的雙手,動情地說。
國慶前夕,淮陽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李儉超帶領信訪、地籍、國土所等工作人員,主動來到幾天前打12336國土資源舉報電話進行“上訪”的四通鎮馬菜園村村民馬福利家中,對其上訪事項進行調查。
原來,該村村民馬福貴6年前租用馬福利家的自留地蓋起了養殖場,進行蛋雞、肉雞飼養。因兩家自留地相鄰,自己又暫時不用這塊地,馬福利欣然簽下了合同。今年合同到期,馬福利就想著要回自留地種植藥材。他找到馬福貴,馬福貴卻以兩家自留地界限不清、面積不實等理由推諉,拒不退回自留地。兩家還因此鬧起矛盾。
了解此事后,李儉超安排地籍股和國土所找出農村土地管理臺賬,并和村干部一起對該自留地進行了現場丈量,發現兩家并沒有界限不清、面積不實的問題。于是,立即責令馬福貴限期退出自留地。
近年來,淮陽縣國土資源局改變工作模式,建立局班子成員下訪制度,將信訪關口前移,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要求每個局班子成員一年要定期進行下訪,深入基層,傾聽群眾訴求,解決具體問題,把工作做在基層,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最大限度地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項措施的實施,不但有效化解了潛在苗頭性問題和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隱患問題,還構筑起全方位、多層次的維穩保障,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