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立群
(大連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1)
論基礎課教學對提升醫學檢驗專業學生技能素質的重要性
全立群
(大連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1)
職業教育;基礎課;專業課;檢驗專業;技能素質
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的主要區別在于,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熟練專業技能、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的技術人才。溫家寶總理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國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技能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要堅持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的教學原則,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訓練。要深化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教材、學制安排等都要適應企業和社會需求,著眼于提高學生就業和創業能力。教學內容要注重學以致用[1]。因此,職業教育要把職業技能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職業教育應始終貫穿職業技能培養。進行專業認知教育是使學生最終能夠順利且成功就業的先決條件[2]。應從入學起就對學生全方位進行職業技能培養。馬克思曾對職業教育“技術性”特征有精辟的論述:“現代工業通過機器、化學過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職能勞動過程的社會結合不斷隨著生產的技術基礎發生變革……工藝學校和農業學校是這種變革過程在大工業基礎上自然發展起來的一個要素;職業學校是另一個要素,在這種學校里,工人的子女受到一些有關工藝和各種生產工具的實際操作的教育。”[3]醫學檢驗是技術性很強的專業,學生技能水平直接影響檢驗工作的進展。因此,醫學檢驗專業教學必須注重學生技能培養,以滿足社會對醫學檢驗工作的要求。
在醫學檢驗專業教學中,專業技能培養與基礎教學過程密不可分。醫學檢驗技能可分為2部分:即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基本技能是醫學檢驗人員工作的基礎,專業技能是醫學檢驗人員專業素養的體現,專業技能的培養依賴于基本技能的支持。因此,基礎課教學對檢驗專業職業技能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生化檢驗的蛋白電泳分析中,試劑的配制、玻璃器材的使用、蛋白質的性質、蛋白質的分析、結果分析等都以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驗基本技能為基礎。教學中要以這些基礎課的基本知識為指導,運用分析天平的使用、摩爾濃度的配制、常用儀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完成蛋白電泳的分析。教學實踐表明,如果沒有基本理論和技能作支撐,學生很難獨立完成檢驗工作。
在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基礎課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礎課程是專業課程的理論基礎,它包括專業領域內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及這些理論的概要分析和總結[4]。因此,如何深化基礎課教學、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滿足社會對醫學檢驗專業人才需求,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1)學生缺乏對專業的了解。學生在接觸專業課前對檢驗專業沒有清醒的認識和全面的了解,對專業課及今后工作的內容更是了解不多。盡管在基礎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闡明基礎課的重要性,但在基礎課內容與檢驗專業的技能、基本理論的聯系與應用方面,學生仍沒有形成深刻認識。因此,學生學習目的不十分明確,從而影響了學習效果。
(2)基礎課與專業課銜接不緊密。盡管基礎課教材編寫力爭與專業接軌,但還是自成體系,知識遷移少且缺乏專業主線。基礎課教學,特別是基礎課實踐教學不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培養。
(3)教師專業知識水平有待提高。基礎醫學課程是臨床專業學科的基石[5],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基礎課教師對醫學檢驗專業知識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銜接。
綜上所述,學生盡管學習了相應的基礎課程,但未掌握基礎課知識,不明確醫學檢驗專業課的應用,影響了專業課教學的有效進行及學生專業技能培養。
讓學生了解醫學檢驗專業及今后從事的工作。入學時就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多種形式的專業教育,通過到醫院檢驗科見習、參觀專業實驗室,觀摩高年級實踐教學等,加深新生對專業和職業的了解,使學生明確未來職業所需知識和技能,增強其學習目的性。
(1)強化基礎課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在基礎課教學中,教師加強學生專業意識培養,通過運用相關實例激發學生求知欲,使其產生學習動力。
(2)通過基礎課教學加強學生基本技能訓練。對醫學檢驗專業而言,玻璃量器的熟練使用是檢驗工作者必備的技能。學生在第一次接受技能訓練時就應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這對今后的專業學習和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基礎課實踐教學要加強教學的過程意識,注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從而為專業課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3)實現基礎課與專業課的無縫對接。知識、技能、共同生活知識和生存知識密切相關[6]。實現基礎課與專業課無縫對接最有效的途徑是實行項目教學。但對學校而言,全面實施項目教學還有一定困難,可以通過課程對接達到項目教學的效果。課程對接就是根據臨床檢驗工作對檢驗人員的要求(檢驗人員上崗資格考試大綱),確定專業課教學的理論重點和基礎技能,進而確定基礎課教學的理論重點和基礎技能。課程對接使教學緊緊圍繞醫學檢驗專業實際工作進行,學生學習的知識、掌握的技能都緊扣職業主題。例如:生化檢驗、免疫學檢驗、臨床檢驗、微生物檢驗所需的摩爾濃度,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寄生蟲檢驗所需的百分濃度,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所需的比例濃度。與這些濃度相關的實驗技能,如移液管的使用、溶液的配制等都是化學課的教學重點,學生能熟練進行濃度計算、配制相關溶液、使用相關容器與量器是專業課對基礎課的要求。
經過課程對接后的基礎課貫穿職業性,是專業性的具體體現,符合職業教育及專業工作要求,能使學生明白學習與應用知識的關系,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專業學習,更有利于其技能培養。
基礎課教師應了解基礎課在專業中的應用。基礎課教師有必要了解專業課教學內容及實踐教學所需技能,通過瀏覽專業教材、旁聽專業課等多種方法,熟悉基礎課知識在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只有這樣,基礎課教師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地進行基礎課理論教學和技術訓練,發揮基礎課教學應有的作用。
總之,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專業的、具有較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這也是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要求。面向未來社會的發展,教育必須圍繞4種基本學習加以安排,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6]。這就要求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始終圍繞專業技能這條主線,深化基礎課教學,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將基礎課與專業課有機結合,不斷提升學生職業素質。
[1]溫家寶.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EB/OL].http://www.crionline.cn,2005-11-13.
[2]蔡笑,常婧瑩.基于高職生專業認知教育的重要性及其起步最佳時機的再認識[J].職業時空,2009,(11):43~44.
[3]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方正輝.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相關性探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4):227~228.
[5]杜冰.醫學生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成績的相關性研空[J].醫學信息,2010,(4):950~951.
[6]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譯.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G420
B
1671-1246(2011)07-0012-02
大連市社科聯2010年一般項目“新形勢下大連中職學校(檢驗)技能與就業形勢分析與對策”(10DLSK033)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