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杰梅,梁慶模,李建樹,張雪輝,羅小艷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湖南衡陽421002)
護理健康教育采用PBL教學法的實踐與體會
唐杰梅,梁慶模,李建樹,張雪輝,羅小艷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湖南衡陽421002)
PBL教學法;健康教育;內科護理
護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統中的一個分支,主要是由護士進行的、針對病人或健康人群所開展的具有護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動,是醫院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才能針對學科和學生特點,培養出具有扎實基本功、良好健康教育能力的護理人才,一直是我們努力探索的課題。而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模式(PBL)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非常有效[1]。在臨床內科護理教學,采用PBL教學法開展健康教育教學,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南華大學臨床護理學院2009級新生班2班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0名學生。
采用傳統教學法,主要由教師按教學大綱要求,講解重點。
(1)將內科學每種疾病以疾病發生前、發生時、發生后3階段的健康指導為問題提出。
(2)上課時由教師提出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引導他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可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PBL教學,它能有效、便利地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2]。討論結束后,教師進行全面總結,包括疾病概要、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措施等。同時設置問題,讓學生共同探討疾病的診療方法,制訂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開拓其思維,使學生從觀眾、聽眾轉變為責任護士,變被動學為主動學。
(3)臨床教師假扮病人,學生以臨床護士身份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該法要求教師適時提出問題,學生隨時回答,促使學生不斷思考。
重點調查學生學習積極性、自我評價、對教學的滿意度、對內科護理學學習的興趣及獲取知識的途徑。
采取統一試卷進行理論考核,比較2組差異,以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實驗組學生學習積極性、自我評價、對內科護理學學習興趣明顯高于對照組。99.3%的學生對在健康教育中采用PBL教學法滿意;實驗組理論考試成績平均為(91.6±5.8)分,對照組為(78.2±5.3)分,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
(1)以健康教育為問題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打破傳統教師主動教、學生被動學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培養出臨床實用型護理人才。
(2)以健康教育問題為中心優化整合課程內容,將相關知識、技能、態度等融入課程內容,形成綜合化課程,避免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利于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3)課程教學密切結合臨床,有利于培養學生職業溝通能力,為日后臨床見習、實習奠定堅實基礎。
(4)為臨床教師提供了一套高質量的健康教育材料,方便臨床教學及帶教。
(1)PBL教學法強調把學習置于復雜、有意義、相對真實的問題環境中,讓學習者在探究和合作的過程中嘗試解決真實性問題,以問題為核心,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3]。采用PBL教學法,使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明顯提高,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的能力明顯增強,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需求。
(2)為有效實施PBL教學法,教師必須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提高自身專業實踐能力和業務水平,以培養出具有扎實基本功、良好健康教育能力的護理人才。
[1]劉利平,方定志.PBL教學法的調查和探索[J].醫學教育探索,2006,5(1):95~96.
[2]唐亞平.論PBL教學法中問題的設計[J].中國醫藥導報,2007,9(27):144.
[3]陳寧,張慶林.基于問題學習的實施及對教師的挑戰[J].基礎教育研究,2006,1(1):27~29.
G424.1
B
1671-1246(2011)03-0076-01
南華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改革立項課題“PBL教學法融入健康教育進行內科護理教學研究”(2009YY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