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李天芳,祁天萍,華慧榮,李建芳
(蘭州市七里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蘭州730050)
蘭州市七里河區2005~2009年乙肝流行特征分析
朱怡,李天芳,祁天萍,華慧榮,李建芳
(蘭州市七里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蘭州730050)
目的分析蘭州市七里河區2005~2009年乙肝流行特征,為預防和控制乙肝提供科學依據。方法收集、整理蘭州市七里河區2005~2009年乙肝疫情資料,并對其進行描述性研究分析。結果蘭州市七里河區2005~2009年乙肝年均發病率為270.69/10萬,5年乙肝發病率分別為209.92/10萬、291.82/10萬、339.14/10萬、258.45/10萬、254.10/10萬;發病主要集中在20~40歲年齡段,占總發病數的57.31%,男女發病率之比為1.11∶1;職業主要為工人、學生和家務及待業,分別占總發病數的13.67%、11.66%和10.08%;發病季節性不明顯。結論蘭州市七里河區乙肝發病率較高,2005年呈上升趨勢,至2007年達到高峰后呈逐年下降趨勢。應加強乙肝監測,提高乙肝疫苗接種率,嚴格執行醫院消毒制度,加強血液制品管理,開展健康教育,以有效控制乙肝發病和流行。
乙肝;流行特征;描述性研究
乙肝在已知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危害最大,病程拖延易轉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我國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發區,1992~1995年全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為57.60%,乙肝病毒攜帶率為9.75%。據此推算,全國有6.9億人曾感染過乙肝病毒,其中1.2億人長期攜帶乙肝病毒;據專家估計,目前全國有慢性乙肝病人2 000萬人。在我國傳染病法定報告中,乙肝發病數和發病率一直位居前列。乙肝給病人、家庭、社會造成沉重經濟負擔,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是許多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原因,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是我國現階段最為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1]。探討蘭州市七里河區乙肝發病規律及其流行特征,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學依據,現對蘭州市七里河區2005~2009年乙肝疫情資料作如下分析。
疫情資料來源于蘭州市七里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數據庫,人口資料來源于蘭州市七里河區統計局統計年鑒。
運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Excel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005~2009年蘭州市七里河區共報告乙肝6 907例,全區乙肝年平均發病率為270.69/10萬,2005年呈上升趨勢,至2007年達到高峰后呈逐年下降趨勢。
6 907例乙肝病例中,發病數居前3位的地區為西站街道、西湖街道和建蘭路街道,占總發病數的41.79%。原因主要有以下2點:(1)七里河區城市人口基數大,占全區總人口的81.70%;(2)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入,而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以現住址為準進行統計。因此,城市應作為防控乙肝的重要戰場。
發病主要集中在20~40歲年齡段,占總發病數的57.31%,0~8歲兒童乙肝發病數僅占總發病數的2.34%。有研究表明,提高12月齡內兒童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合格接種率,降低不安全注射等醫源性感染危險,可以遏制兒童乙肝發病數上升趨勢,降低乙肝發病率[2]。七里河區自2002年開始將乙肝疫苗接種納入常規免疫規劃程序,并在新生兒中廣泛開展乙肝疫苗接種工作,填補0~8歲兒童免疫空白。目前這項工作已初顯成效,0~8歲兒童乙肝發病數僅占總發病數的2.34%,這與普及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密切相關。因此,在今后乙肝防治工作中,要堅持大力宣傳乙肝防治知識,確保新生兒及時、合格接種乙肝疫苗,減少免疫空白。
6907例病例中,男性3 628例,女性3 279例,男女發病比例為1.11∶1,這與其他地區男性乙肝發病數明顯高于女性的報道不一致[3~7]。
發病數居前3位的職業分別是工人、學生和家務及待業,其發病率分別為13.67%、11.66%和10.08%;其次為幼托兒童、散居兒童和農民,發病率分別為7.42%、6.96%和5.81%,這與其他地區農民發病率居首位的報道也不一致。原因主要有以下2點:(1)城市人口基數大;(2)農民就診率低,導致檢出率低。值得注意的是,家務及待業這個群體與發病率居前兩位的工人和學生相比,基數較小而發病率卻居第三。主要原因是該人群以20~30歲青年居多,正處于生命活動和社會活動最旺盛時期,常因生活不規律及精神壓力大等因素使身體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致使免疫力低下,為乙肝病毒侵入埋下隱患。另外,該人群紋身、紋眉、拔牙、穿耳洞、美容以及高危性行為等危險因素也增加了乙肝病毒感染率。因此,對該人群加強宣傳教育,強化防控措施成為全區防控乙肝工作的重點。
每年各月份均有發病,發病率在5.60%~10.87%間,發病季節性不明顯。
乙肝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傳染病,2005~2009年蘭州市七里河區乙肝發病率居各類傳染病首位,年平均發病率為270.69/10萬,高出全國發病率水平4.7倍[1],高于甘肅省發病率水平2.0倍[8]。這說明七里河區著重開展乙肝防控工作迫在眉捷。
根據蘭州市七里河區乙肝發病規律及流行特征,筆者認為今后應進一步加大乙肝防治力度,采取以乙肝疫苗預防接種為主的綜合性防治措施,以有效控制乙肝發病和流行。由于七里河區開展乙肝疫苗接種時間較短,乙肝疫苗接種人群比例少,15歲以上人群大部分未接種過乙肝疫苗,缺乏乙肝病毒免疫力。因此,今后應加強中學生及大學生預防接種工作。2009~ 2011年在全區開展的“2009年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項目”及“在校大學生乙肝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種項目”將有效填補乙肝免疫接種空白,提高人群免疫力。同時,積極開展對高危人群的免疫接種工作,提高乙肝疫苗接種率,增強人群免疫力;嚴格執行醫院消毒制度,推廣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防止醫源性感染;加強血液制品和采、獻血管理,杜絕血源傳播;完善疫情報告制度,確保乙肝疫情準確;加強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人群自我保健、防病意識。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6—2010年全國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衛疾控發[2006]39號)[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wsb/pzcjd/200804/20883.htm,2006-01-28.
[2]陳園生,梁曉峰,陳麗娟,等.中國兒童乙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效果分析[J].中國計劃免疫,2006,12(2):84~87.
[3]迮文遠.計劃免疫學[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
[4]陳菊梅.現代傳染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
[5]胡運清.溧陽市1999~2004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06,32(3):43~44.
[6]陳躍,劉林飛,胡錦流,等.淮安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學特征[J].現代預防醫學,2006,33(10):1958~1959.
[7]鄭芳,石劍鋒,王曉歡,等.三明市1995~200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06,7(5):442~444.
[8]孟蕾,李慧,劉建地,等.甘肅省乙型肝炎流行病學特征和控制策略[J].中國計劃免疫,2003,9(6):326~328.
R512.6+2
B
1671-1246(2011)03-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