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華嶺
(西華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四川南充 637000)
站在新的起點上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
——西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壇2011年學術會議綜述
范華嶺
(西華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四川南充 637000)
西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壇學術研討會于2011年5月在四川南充召開。會議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中突出問題研究為主題。圍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馬克思所有制理論與我國現階段所有制結構優化”、“馬克思分配理論與我國現階段分配制度改革”、“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與矛盾”和“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與科學發展觀”等方面展開深入的研討。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壇;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經濟發展
2011年5月7-8日,由西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壇主辦,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西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壇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南充召開。來自中國社科院馬研院等研究機構,以及暨南大學、吉林財經大學、四川大學、廣西大學和西南大學等30余所高校的部分高校教師以及研究生等共計150余人參加了本次學術會議。會議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中突出問題”為主題,圍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馬克思所有制理論與我國現階段所有制結構優化”、“馬克思分配理論與我國現階段分配制度改革”、“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與矛盾”和“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與科學發展觀”等方面展開深入的研討,取得了豐碩成果。
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是本次學術會議的主題之一。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全面的探討。丁堡俊教授認為,用“部門勞動生產率”、“社會勞動生產率”去解釋馬克思的“反比”例原理,有把根本不屬于馬克思的思想強加馬克思之嫌疑,并提出解決辦法:以轉型理論為基礎的“反比”說,即用馬克思的價值轉型理論全面解釋價值-價格現象。
胡世禎教授研究了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他指出,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但物價并沒有隨之下降。其原因在于商品價格是商品價值的相對表現。它一方面取決于商品的價值量,另一方面取決于貨幣(黃金)的價值量。胡教授還指出,在我國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后,有若干理論問題需要探討。如社會主義社會是否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市場經濟與公有制經濟能否相容、商品經濟能否脫離市場經濟等。
唐路遠博士則從對《哲學的貧困》這一手稿的解讀入手,指出馬克思在剖析蒲魯東價值理論中發展了價值理論。他認為,雖然作為馬克思價值理論的觀點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是李嘉圖的理論。但馬克思用李嘉圖理論反對蒲魯東的理論,并不是要捍衛李嘉圖的理論,因為馬克思在方法論、世界觀以及階級立場上都不同于李嘉圖。
沈紅兵教授則研究了交換的起源和貨幣的產生,分析了支付的本質,并通過對貨幣從鑄幣向電子貨幣演進的的歷史邏輯分析認為,電子貨幣代替紙幣是網絡零售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克服網絡零售中的支付瓶頸和提高支付效率的必然要求。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針對中國抵御危機的良好表現以及中國內部經濟運行的問題,國內外學術界對如何認識中國的公有制也有不同的看法。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正確性。
陳維達教授指出認識我國現階段的公有制,一定要從實踐的角度出發。他認為,我國現階段的公有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與非公有制并存,按照市場經濟運行規律運行的公有制,有諸多不同于傳統公有制的特點,并有著多元化的產權形式。現階段的公有制是適應生產力性質要求的產物,因而它必然在生產力要求下具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作用和功能范圍。認識到這一點對于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使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十分重要。
余斌研究員認為前蘇聯和中國過去的公有制經濟存在著一個最大的不足,就是勞動者的崗位輪換不夠。各個生產部門的管理雖然說是按照總的計劃來進行的,但是全社會成員參與計劃制定和管理的程度不高,計劃經濟陷入僵化,而放松計劃的承包制改革又形成了個人對工業的管理,其必然后果就是私有制的復蘇。因此,當前的改革方向應當是如何與時俱進地完善公有制,而不是象西方經濟學家們所竭力主張地那樣退回到落后的私有制時代。而即便回到私有制時代,壟斷的集中的私有制也遠遠好過完全自由競爭的分散的私有制,前者比后者要進步些。
胡世禎教授也談到市場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相容性問題。他認為,我國現行的生產資料公有制與其他各種經濟成份并存的多元經濟中,不同經濟成份之間以及同一經濟成份不同企業之間都不能離開商品交換進行再生產和產品的分配。即使在現在的資本主義國家也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國有經濟,這并不影響市場經濟的運行。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市場化將使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但收入差距拉大超過一定的度后將成為社會不穩定、不和諧的隱憂。與會專家學者對收入分配問題進行了研究。張銜教授研究了轉軌經濟中的收入分配問題。他依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基尼系數的增長趨勢圖、以國家作為劃分單位的基尼系數區段劃分圖,以及2007—2010年7月罷工事件統計情況指出,在地區收入差距逐漸擴大的同時,國有企業管理員與普通工人的工資差距也在呈逐年擴大的趨勢。從他對東中西部102家企業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同一企業內部,高級管理人員與普通勞動者的年收入差距有的達10幾倍,有的達幾十倍。在以上研究基礎上,他提出了緩解收入差距的對策:一是提高員工的集體談判能力,特別要重視工會的作用;二是強化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三是建立有效的工資增長機制來解決這一問題。
與會專家學者談到如何解決目前的收入差距問題時一致認為,改革發展中的問題必須通過改革發展來解決。因此,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沿著共同富裕的方向采取有力措施。
張銜教授認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與問題是收入差距在逐漸擴大,特別是國有企業中的高級管理人員與普通勞動者之間的收入差距。他還指出在研究解決經濟貧困時應注意人類貧困對健康等問題的思考。
夏子貴教授則認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是保障民生的頭等大事。并對如何守住18億畝耕地提出建議:一是要全國范圍內加大育林力度;二是把保護耕地作為考核地方政府的指標;三是對全國耕地進行徹底普查;四是嚴格控制和審查大面積破壞耕地的房地產開發商。
蔣永穆教授則認為利益多元化對土地流轉造成了嚴重的制約。他主張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采用一種新模式——利益協調推進型,其基本內容可以簡單概括為“四位一體”,即統一的基本原則、一致的根本目標、共同的實現機制和健全的配套措施。四方合力形成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有機統一體。
黃志亮教授指出,如何避免或減輕發達國家曾經出現、發展中國家正在經歷的“城市病”和“鄉村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目前我國城鄉統籌時期必須解決的難題。
科學發展觀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來的,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國化和大眾化的進展。李欣廣教授認為科學發展觀總結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經驗教訓,也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國家在發展進程中的經驗教訓。他運用馬克思主義有關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基本理論,深入探討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科學發展觀是包括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兩方面內容的統一運動;二是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由生產力發展決定的;三是科學發展觀的有效實行是以生產關系為前提的;四是科學發展觀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交互運動的圖像。
關于馬克思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王代敬教授指出,馬克思主義經濟發展理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武器。他指出,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發展理論有三個特色:馬克思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的核心是經濟增長問題;馬克思主義經濟發展理論是生產、流通、消費等有機體的統一,而不應僅在于經濟總量的增加;馬克思主義經濟發展理論是以人為本的理論。正是這個思想,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各種罪惡——把活生生的人變成了經濟發展的附屬品。王教授還談了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的幾點體會:一是對擴大再生產條件的分析,比西方經濟學哈羅德-多瑪模型要早;二是經濟發展的方式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三是馬克思的農業地租理論闡述了集約型和粗放型兩種方式的差異,也反映出了資本主義在不同階段所采用的不同方式;四是充分調動轉變生產方式主體的積極性;五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多層次的。從生產力層次看,要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從企業層次看,企業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較近發展的層次看,要從重視速度轉變到重視效益;從企業發展的層次看,要增強社會的文明。王教授指出,21世紀頭10年中國奠定了趕超美國的基礎,今后10年是趕超美國的重要戰略關鍵期,經濟發展的重點應該以人為本。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丁堡俊教授指出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并不是僵化,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也不是將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發展成為要素價值論。因此要注意條件,特別是要重視把馬克思主義當時的條件運用于當今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中。社會主義的理論工作者要對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進行探索,即在另外一個條件闡述一個新的規律。
楊繼瑞教授重點談了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學習的幾點體會:(1)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基礎性的經濟學。它的基本原理、基本定理是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是永遠不會過時的,是最穩定,最一般的規律,是顛覆不了的。因此,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基本定理就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2)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發展的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是需要與時俱進的,需要在社會經濟運行過程中不斷地提出新的發展觀點。因此,西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者的任務就是,如何把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定理同各地的實踐(重慶、成都、廣西等)相結合,不斷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3)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開放的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是在揚棄古典經濟學基礎上創立的,因此它本身是開放的。它接受了各種流派的基本范式和精神,包括西方經濟學所揭示的規律,二者的精髓是一致的。(4)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實踐的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本身是來源于實踐的總結。腳踏實地的實踐是需要理論指導的,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因此,西南馬克思主義學者必須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胡世禎教授指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我國實踐,具有重大意義,牽涉面極廣。胡教授對當前我國社會性質、物價和住房三個問題談一下具體看法。關于我國當前的社會性質,胡教授指出,指導我們如何認識我國當前的社會性質的理論仍然是馬克思主義。他引用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關于社會階段的劃分,認為我國當今社會從歷史發展進程來看,不僅僅遠未進入馬克思所闡明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也遠未進入以消滅資本主義為主要任務的過渡時期。關于如何認識我國的物價上漲現象,胡教授指出,以貨幣表現的價格只能是價格符號,不是價格本身。否則,商品價格就不是由商品價值和貨幣價值決定,而是由紙幣數量決定。很遺憾的是我國有些經濟學家至今仍處在這種顛倒的狀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了資產階級的貨幣數量論。關于住宅問題,胡教授非常明確地指出:解決住宅問題的根本出路是恩格斯在《論住宅問題》一書中提出的租房而不是賣房。
在本次會議上不僅有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深入研究,也有學者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使馬克思主義更具時代特點和中國特色。這必將促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的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
注:本文是根據與會專家學者在西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壇2011年學術會議上作的學術報告以及向論壇提交的會議論文整理而來。
Persisting and Devlpmt on Economics of Marxism from New Starting Point——Southwest China Forum on Economics of Marxism,2011
FAN Hua-ling
(Political Institut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0,China)
Aimed at the basic theories of Markxism and the salient problems in Chines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aper integrate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imes features into Markxism,scholar problems and situations in Chinese economic surge,and sought the viable solutions by applying the stance and methods of Markxism.
characteristics of Markxism;economics forum;economics development
F0-0
A
1674-8425(2011)09-0079-04
2011-06-24
四川省教育廳教改項目“省屬師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實踐技能訓練改革與探索”(P09261)階段性研究成果。
范華嶺(1981—),女,四川瀘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經濟學等。
(責任編輯 鄺坦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