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工程學院 余輝晴
模擬電子技術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任務不僅要傳授學生扎實的專業知識,為后續的專業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要注重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根據培養目標,將課程分成半導體器件、電壓放大器、反饋放大器、運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信號發生器、穩壓電源七大模塊。在教學過程中把重點放在基本放大電路分析、負反饋分析、集成電路及其應用等方面,對基本概念與方法精講,重點介紹典型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對電子器件及各種集成電路內部的工作原理分析則進行壓縮,注重電子電路的組成及結構設計方法,重點講解器件的外特性和應用,盡量減少繁雜的數學推導,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計算為輔。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內容繁雜,電路種類多,分析方法多,容易使學生感到沒有頭緒,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比較與總結的方法,使一些彼此分散的知識點能夠有機地聯系起來,加深了學生對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的理解,達到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
例如,對于半導體器件:各種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集成運放等器件在特性分析方面進行比較,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不同器件的外部特性,為進一步進行電路分析打好基礎。同樣,也可以在不相同的電路之間進行適當的比較,如放大電路、反饋電路、振蕩電路、運放電路、整流電路、濾波電路、穩壓電路等。對電路結構、工作原理和電路功能進行適當的比較,可使學生更好地區分、理解與掌握不同電路的結構特征與工作原理。微變等效電路法是三極管放大電路動態分析的最常用方法,正確畫出微變等效電路是對學生掌握該方法的基本要求,畫微變等效電路的方法可以總結如下:電容看成交流短路,直流電源也看成交流短路,對三極管則進行線性代換,通過以上的總結,學生就很容易掌握微變等效電路的畫法。
上課時每位授課老師都準備兩種授課文本,一個是電子教案,另一個是多媒體教學課件,采用多媒體與板書兩種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動態演示,既節約了上課的板書畫圖時間,又形象生動地展示了元器件的工作特性以及電路的工作原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課程的內容,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根據經驗,一堂課不能完全依靠多媒體而摒棄板書,多媒體教學雖然節約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但不利于學生作課堂筆記,不利于學生及時消化吸收內容,對基礎差一點的學生來說,可能會因為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而導致整堂課的聽課效果不好,因此建議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與傳統的板書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充分發揮兩種教學手段各自的優勢。
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教學手段需要改革對學生學習結果所進行傳統的閉卷考試的評價機制。以業績評估標準設計考核內容,在考核上,應更多的以過程為背景,主要測試學生對每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考試不僅僅是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還要包括學習能力,學習過程的評價,是一種全面的綜合的動態評價過程。考試分為平時、期中和期末三部分,平時以讀書報告、小論文、學術報告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考核,期末采用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考核方法,如閉卷與開卷相結合,筆試與口試相結合,這套方法能客觀、公正、全面地測評學生的成績和能力。
幾年來,經過不斷改革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課程的教學質量得到了穩步提高,但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今后的實踐中我們還將做出不懈的努力。
[1]余輝晴.模擬電子技術教程[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2]曹燦云.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1(8).
[3]丁麗華.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信息,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