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娜
(青海師范大學 人文學院,青海 810008)
從語言學角度探析春聯的文化內涵
郭 娜
(青海師范大學 人文學院,青海 810008)
春聯是我國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是語言園地的一朵奇葩。它不僅在語言運用上有自己的特點,同時也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從春聯的語言運用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它所包涵的文化內涵,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人們思想觀念的傳承。
春聯;語言;文化內涵
對聯是中華民族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所謂對聯,就是由上下兩聯組成的對偶句子,多寫在紙上或刻在竹、木上,張貼或懸掛在門上或門、廳堂兩側的柱子上。對聯是我們生活中一種獨特的語言表現形式,它言簡意賅、富有較強的節奏感。同時,大多數對聯的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聯,或者表現對聯主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或者具有教育意義。春聯就是對聯的一種,俗稱“對子”。在春聯中,我們也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人們思想觀念的傳承。
本論文基于對春聯的搜集分析,搜集地點主要集中在山西省高平市和青海省西寧市市區,共收集春聯60條左右。基于調查材料基礎之上的研究主要采用文化闡釋的方法,力求客觀公正地反映在春聯語言的運用中所包涵的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內涵。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講求對稱美的傳統。相傳伏羲氏“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庇谑?,他在天地相連的地方,“一畫開天”,它就成為“易經”中太極的源頭。這個象征陰陽的太極圖就是先民對宇宙間對稱美的詮釋。對稱美體現了中國早期樸素的辯證法的思想。古代的建筑,無形的中心線會把整個建筑分為相同的兩部分,從而體現了建筑的對稱美。在春聯的語言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對稱美的表現。春聯分為上聯和下聯,這兩聯一般字數相等、文字精煉、內容相關,具有極強的節奏感。一般春聯有一字聯、四字聯、七字聯、八字聯、九字聯、十二字聯、十三字聯,另外,上聯和下聯所用的詞組的詞形和結構要保持一致。例如“百世歲月當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此聯上聯與下聯字數相等,是七字聯;“百世歲月”與“千古江山”相對,都是偏正短語;“當代好”與“今朝新”相對,都是中補短語,上下聯內容相關,讀起來也具有較強的節奏感,朗朗上口。這樣的春聯還有“一年四季春常在,萬紫千紅花永開”,“和順一門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百年天地回元氣,一統山河際太平”等。
在古代,人們就講究韻律美。《舊唐書·元稹傳》中言:“思深語近,韻律調新,屬對無差,而風情宛然?!蔽覀兛梢钥闯鲇许嵚傻穆曧憰{動人們心中的感知元素,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另外,韻律還表現在音樂上、建筑上、舞蹈上、攝影上,主要體現在詩詞格律中。南北朝的沈約提出了詩詞的平仄,認為詩詞要講究平聲和仄聲的相合。同樣春聯也講求平仄的韻律。它的平仄規律一般套用詩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則,但是嚴格來說,對聯的上聯末字一般用仄聲,下聯的末字一般用平聲,這也成為分辨上下聯的一個標準。例如“安全用電時時記,美好生活日日甜”,此對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上聯以仄聲結尾,下聯以平聲結尾,且平仄相對。這樣的例子還有“冬去山川齊秀麗,喜來桃李共芬芳”,“國泰民安逢盛世,風調雨順頌華年”等。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大量的使用,有些春聯逐漸違反了這樣的平仄規律。例如“占天時地利人和,取九州四海財寶”等。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期盼喜慶團圓的心理,例如一年一度的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在春節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流傳著這樣的民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對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兒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痹谕夤ぷ鞯娜艘矔诖汗澲摆s回家和家人一起過除夕。即使在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這些傳統的節日中,人們也會相約一起吃湯圓、賞月、登高。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其中的“佳節”就是指家人團聚的重陽節。唐代詩人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枝仰天高?!睂懗隽酥星锕潥w心似箭的渴望,但卻不能回家團圓的無奈。這樣的文化心理同樣也體現在春聯中,例如“歡聲笑語賀新春,歡聚一堂迎新年”,“歡天喜地度佳節,張燈結彩迎新春”,“春花含笑意,爆竹增歡聲”,“雪映豐收果,梅傳喜慶年”等。其中的“歡聲笑語”、“歡聚一堂”、“恭賀新年”、“張燈結彩”、“歡天喜地”、“笑意歡聲”、“豐收”、“喜慶”等詞無不透露著人們喜慶團圓的其樂融融的場景。
在春聯中,有關“財”、“?!钡膶β撾S處可見,例如“春滿人間百花吐艷,福臨小院四季常安”,“高居寶地財興旺,福照家門富生輝”,“新華新年興旺四面八方,匯金匯銀集聚天下財富”,“財源滾滾隨春到,喜氣洋洋伴福來”等。自古以來,從先民的祭祀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人們祈禱神靈降福消災,因此祭祀也成為先民求福的一種儀式。“福,佑也”(漢·許慎《說文解字》)。佑有幫助,保護的意思,例如在《楚辭》中:“天命反側,何罰何佑?”后又引申為幸福、一切順利的意思。由此可見,“?!庇迷诖郝撝?,其實就是人們對有上天保佑就可以交好運的認識。“財,人所寶也。”(漢·許慎《說文解字》)民間正月初五有祭財神的說法,在清代顧祿《清嘉錄》中有記載“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逼渲械摹敖勇奉^”就是接財神?!柏敗庇迷诖郝撝幸脖磉_了人們對創造更多財富的一種美好愿望。把“?!焙汀柏敗庇迷诖郝撝卸际潜憩F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與時俱進是指觀念、行動和社會的發展同步。在中國古書中就散落著“與時俱化”、“與時偕行”、“與時俱新”這樣的詞語,它的源頭便是易經中的遁卦。另外,《詩經》中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痹凇侗P銘》中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體現了樸素的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在陸機《文賦》中:“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币搀w現了文學在吸取精華的基礎之上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春聯的創作也力求與時俱進。例如“福到三晉村村支付通,喜臨萬戶處處金光到”(農村信用社),“同心同德打造綠色能源之都,齊心協力建設生態文化企業”(焦化公司),“剩菜剩飯不再有,剩男剩女不再留”(婚介公司),“披肝瀝膽保百姓平安,鐵騎雄風護萬家幸?!?公安局),“舒適溫馨迎來大雁停泊,熱情服務鑄造商務品牌”(舒泊來雅酒店),“講誠信客似潮來,善經營財如云涌”(可百可烤肉店)等。從這類春聯中,我們看到它已經打破了傳統春聯的寫作模式,雖然還講究字數相等和內容相關,也有一定的節奏感,但是,它不再講求平仄規律,也拋開了傳統的對聯內容。它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內容也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反映社會生活或現象。例如,“福到三晉村村支付通,喜臨萬戶處處金光到”主要反映農村信用社服務百姓的政策;“同心同德打造綠色能源之都,齊心協力建設生態文化企業”這是企業響應國家號召、落實國家政策提出來的努力方向;“剩菜剩飯不再有,剩男剩女不再留”這是源于“剩男剩女”的社會現象的出現。
春聯在繼承傳統的寫作模式的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地改變某些因素來適應人們的社會生活、反映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透過春聯語言的運用,遺留在春聯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依然清晰可見,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勞動人民的思想結晶,也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1]李行健,現代漢語規范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語文出版社,2004.1.
[2](漢)許慎撰,(宋)徐鉉校訂,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12.(2010年8月重印).
[3]謝誠,古建筑的對稱美[N].人民日報海外版,中華文物,2002-5-30(7).
[4]楊大方,對聯性質綜論[J].貴州文史叢刊,2005,(3):51.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GUO Na
(College of Arts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Qinghai 810008)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is our traditional art form of expression in our country and stands out in the field of language.It not only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anguage use,but also reflects the broad and profound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In the language use of the Spring Festival,we can realize it contains culture connotation,and can feel cultural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people's of inheritanc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language;cultual connotation
H05
A
1673-2014(2011)06-0073-03
2011—10—06
郭 娜(1988—),女,山西高平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研究。
(責任編輯 王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