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桂芳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 孫桂芳
創新思維是不受現成常規的思路約束,尋求對問題全新的獨特性的解答方法的思維過程。綜合實踐活動在具體的活動項目中有該如何挖掘呢?
在活動項目中注重引入創新思維的培養。按照既適合中小學生的思維水平,又符合綜合實踐活動項目特點的標準,我們認為發散思維、聯想、想象是重點注重的創新思維的思維方法。學生在最初的發散思維訓練中最好不是憑空發散,而是有輔助發散,綜合實踐活動項目正好可以成為發散思維的輔助工具。例如很多實踐基地都有以紙等材料進行服裝設計的項目。這樣的項目中可以增加一個活動環節,首先讓學生思考“紙”有哪些功能?在常規的書寫、繪畫、折紙之外學生往往能從功能上發散出:包裝、墊桌子、增加重量、裝飾等稀奇古怪的功能。服裝設計當然也成了一種功能。思維一發散,奇跡就產生。學生從紙的功能發散到裝飾花的功能,讓設計更有創新性。這里也充分地應用了發散思維中的功能發散。
很多實踐基地有機器人設計活動項目。在項目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機器人的結構進行發散。例如從光敏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碰撞傳感器,讓學生進行發散,設計機器人。學生發散到的功能會超出我們的想象。機器人項目也從注重程序編寫轉變為注重功能設計創新。想得到才能做得到。像廣告設計、風箏扎制等項目可以大量運用形態發散法、組合發散法、方法發散法、因果發散法等。
設置專門項目進行創新思維訓練。除了在項目中引入創新思維訓練的內容,實踐基地還可以開設創新思維訓練的專門活動項目。這些項目可以大量借鑒國外“頭腦風暴”、“思維導圖”等右腦開發課程的經驗。它們是培養創新思維成功的輔助手段,也是能夠綜合應用各種創新思維方法的有效思維工具。例如“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
“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的創新潛能。在制作思維導圖中文字、數字、符碼、食物、香氣、線條、顏色、意象、節奏、音符等,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過程中,思維衍生思維、火花點燃火花,最終能把創新思維的整個火把點燃。
綜合實踐活動項目應重塑學生創新思維習慣。好奇求知是創新思維的原動力,沒有好奇心,沒有對未知問題的執著研究也就沒有創新的可能。打破常規就是打破思維定勢,不是簡單地從常規思路思考問題,更要養成從新的途徑思考問題的習慣。獨立思考就是要讓學生建立起自主思考和創新思維的自信心。批判思考是要讓學生養成善于質疑的思維習慣。學生要能質疑自己所思考的結論,也要能質疑權威、質疑書本。多維度思考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用全局的眼光看問題,用發散的思維方法思考問題。
對于這些思維習慣的重塑,基地項目既要貫穿到所有實踐活動的活動細節中,還要借助“習慣養成”類的專門項目進行思維習慣的專業塑造。
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應該建立完整的創新思維培養模式。實踐基地不受學科教學的限制,可以立體地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地培養。這也要求實踐基地建立起一套創新思維培養模式,例如創新思維培養的“零+一模式”?!傲恪笔墙柚鷮嵺`項目或者常規活動進行零散培養?!耙弧笔情_設一系列專門項目或者校本課程對學生進行專業化培養。
“零”散培養是在實踐項目、生活課程、課外活動中適當地引入創新思維方法的訓練。它的要求是借助項目要適合,思維培養要持續,實現結果要有效。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中要有相應的改變。項目教學目標中要增加拓展創新思維能力的目標。實踐項目的活動過程要增加創新思維方法培養的環節。實踐項目的活動評價要更注重設計功能的創新?!耙弧笔前褎撔滤季S培養作為專門的一項活動內容開設,例如前文提到的 “思維導圖”、“思維指導”、“頭腦風暴”等。它的要求是:創新思維的知識要專業、方法要全面、選材要適合、效果要明顯。
(責任編輯:陳培瑞)
孫桂芳/濰坊市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