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克拉瑪依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新疆克拉瑪依834000)
克拉瑪依是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的荒漠中興建起來的一座石油城市,屬工礦經濟型新綠洲,處于沙漠戈壁包圍之中,自然生態環境相當嚴酷。境內有林地面積3.325×104hm2,覆蓋率3.5%,主要是胡楊次生林和荒漠灌木林;有草地23.33×104hm2,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和過牧,造成草場逐年退化[1]。
克拉瑪依是為開發石油資源而發展起來的石油工業城市。隨著近幾十年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快速開發,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乃至遭到破壞,生物賴以生存繁衍的環境日趨惡化,原有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不斷減少,這無疑將對脆弱的生態環境形成沉重的負擔。
生物種類損失情況:
(1)對植物資源掠奪式地樵采和挖藥。
(2)近年來石油和其他礦藏大規模勘探和開采,以及道路和城鎮的建設,以多種不同的方式給野生動物構成威脅。
(3)部分地區不合理的農業開墾與農藥化肥不合理的使用,一方面使許多野生植物資源直接受到破壞,另一方面也加劇了耕地的荒漠化與鹽漬化,以及周圍的野生環境的污染。
(4)由于大氣污染和石油開采,當地許多地方地衣多樣性面臨威脅;過度挖采并破壞生境,使產冬蟲夏草的昆蟲數量急劇下降。
(5)水資源利用不合理。
在大多數情況下,隨著荒漠化的發展,物種豐富度降低,生物質量變劣,引起珍貴稀有種類減少,雜草種類增多。迅速發展的荒漠化無疑也是對當地荒漠生物多樣性的一大威脅[2]。
(1)配合克拉瑪依環境保護等主管部門,切實做好克拉瑪依地區的生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和維護,逐步重建該地區的生態植被類型,重建及減緩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度。
(2)摸清該地區珍稀瀕危生物資源和開發有利用前景的生物品種。
(3)大力開展干旱區典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研究與示范,建立綠洲與荒漠過渡帶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研究示范小區,鹽堿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示范小區和戈壁與鹽漬化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示范小區。
(4)鹽漬化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
(5)產油工業污染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6)開展多種形式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3]。
(7)按生物多樣性保護原則保護鄉土樹種和開發有用性植物。
動物資源的開發主要表現在人類對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的捕殺、掠食上,還表現在人類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大量侵占上。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在自然生態系統中,野生動物是系統中的初級消費者,也是次級消費者,因此,野生動物是維系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和物質循環的重要環節。
克拉瑪依要實現野生動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需要:
(1)完善立法,以法治用。除認真執行國家現行法規、政策外,還要結合克拉瑪依本區野生動物資源的特點,加快野生動物資源法規的立法進程。
(2)強化資源管理,將野生動物資源納入資產化管理軌道。
(3)加大科技投入,推廣有利于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先進技術。
(4)優化野生動物資源產業結構。應根據野生動物資源特點,對其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與調整。
(5)加強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生態環境的整治與保護。根據野生動物資源生態環境狀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生態環境的整治與保護工作,建立與完善野生動物資源狀況監測與預報系統等[4]。
植物資源也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成分,開發利用不當而引起的環境惡化和資源破壞,則會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這類例子也是屢見不鮮,有目共睹的[5]。
克拉瑪依要實現野生動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需要:
(1)對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要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軌道,實現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統一,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保護與利用的統一,使植物資源及其生物多樣性永遠繁榮昌盛。
(2)開發防風固沙、耐堿鹽、綠化美化環境植物資源,利用它們改善自然環境,美化生活空間;開發利用藥用、飼用、工藝植物資源。
(3)組建專門的植物資源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行使職權范圍內的權力。
(4)加強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已成為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一項迫切任務。另外,應大力建設植物資源的人工生產基地。
石油和天然氣是克拉瑪依的主要礦產資源,其儲量大、油層淺、質地優良。油氣田分布橫向連片、縱向疊合,由多種油氣層系和油氣藏類型組成,便于開采、加工、運輸和使用,被譽為“黑色的金子”。
2.3.1 油氣資源開發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雖然石油天然氣開發通常不是一個區域內對生物多樣性最大的威脅,但它能在大范圍內對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天然氣放空燃燒造成能源的浪費和大氣污染;油田勘探開發造成區域內的荒漠植被破壞和地表擾動,對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造成不利影響;落地原油及油水混合物對水環境、土壤及植被生長都會造成污染和危害。這些對于生態和環境的影響都將導致對于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2.3.2 生物多樣性保護
(1)明確規定生態保護、地質環境保護目標和任務,并對已經勘探開發區域應當采取措施進行生態恢復,逐步提高生態環境整體功能的義務。
(2)針對油田區域性勘探開發,對自然保護區等特定區域、植被、土地等自然生態規定了具體的保護性措施,以減少對生態可能造成的破壞;在油田開發區內按規定嚴格控制井場面積和泥漿池面積,最大程度降低和減少植被破壞和地表擾動。
(3)立足于使生態保護和植被恢復最終落到實處,規定代恢復制度,同時針對油氣勘探開發單位在植被恢復中遇到的實際困難,規定“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以及村民委員會應當積極協助生態恢復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妨礙、干擾和阻撓”[6]。
(4)加強對油氣資源勘探、開采和加工的科學研究,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利用國外油氣資源,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全面開展油氣投資、貿易和技術合作。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附加值、能耗小、污染低的產業。節約用油,通過立法手段,保護油區生物多樣性,切實加強行政監督和相關執法隊伍的建設。[7]
克拉瑪依市屬內流區,境內全屬內流河與內陸湖。河流為流程短、水量小的季節河。主要河流有白楊河、克拉蘇河、達爾布圖河、瑪納斯河,獨山子有奎屯河,湖泊有艾里克湖。
水資源開發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1)水庫形成后,將淹沒大片土地和植被,從而直接影響陸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水庫淹沒對野生動物的不利影響一般有4種:覓食地的轉移;棲息地的喪失;活動范圍受限制;許多動物在水庫蓄水時被淹沒或被迫遷移他處。
(2)工程施工期間,開挖、爆破、碎石、運輸等作業和大量施工人員的進入,將破壞施工區附近的植被,干擾動物的棲息和覓食環境。水庫形成后,淹沒大片良田沃土,許多移民重新安置,開墾土地,移民的生產開發和生活活動將對庫區周圍的陸生生物帶來影響[8]。
長期以來,土地多因石油企業過度擴張萎縮后而閑置,盲目開發后沒有市場需求而擱置的土地。這些土地資源大多處于石油企業的邊緣,具有偏遠、零星、不成規模、難以管理、容易流失等特點[9]。在耕地的經營、利用與管理方面:對耕地的有效保護措施不力,耕地面積呈逐年下降趨勢,尤其是城鎮周圍的農村,農田被城鎮基本建設或居民住房所占用。耕地的種植指數低[10]。
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1)土地開發、利用、治理與保護是4個互相緊密相聯的環節,利用是目的,其他兩個都是手段。用法治的手段,推動土地保護、合理開發利用。
(2)切實查清各石油企業土地后備資源的類型、數量、質量、分布和權屬,提出合理開發利用措施。
(3)提高對環境保護的認識水平,加強生態區恢復和治理,合理分配土地資源。
按照人口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原則,控制合理的人口數量,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加速城市化步伐,使人口集中,把更多的空間還給自然才能保護生物多樣性[11]。
克拉瑪依全境大部分地區為戈壁荒漠,屬于典型的荒漠生態系統,荒漠化是其所面臨的一個非常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其結果必然反饋并影響該地區農牧業生產結構和能源開發利用,最終成為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12]。
克拉瑪依荒漠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措施主要有:1)積極開展科學研究;2)在生態敏感區域建立保護區;3)采取政府協調、分步治理的方法;4)加強荒漠化防治。
克拉瑪依地處北溫帶干旱大陸性氣候區域,氣溫變化劇烈,夏季炎熱,干旱少雨,春秋多風,冬季嚴寒,是生態脆弱區。無論在建設期、運行期,還是服務期滿后,都將給周圍的生態環境帶來重大影響。
(1)油田建設期:油田建設期管道和道路施工完畢后,盡可能恢復施工地帶的地貌,并進行植被恢復,因井場建設而必須砍伐的灌木,考慮異地移栽,無法異地移栽的,應當在其周圍或附近地區進行補償。對裸露的地面、道路和場站施工中破壞的山坡、溝道以及棄土堆放場,根據立地條件,采取播撒草籽、種植灌木等生物措施及時恢復植被,減少大風對土壤的侵蝕[13]。
(2)油田運行期: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工程布局的特點,選擇適生耐旱鄉土灌木、草本植物種,增加綠色廊道和斑塊,保持該地區的生態平衡,給動物提供適宜的生境。重視場站內和周圍的綠化,以及在道路兩側的綠化建設。
(3)油田服務期滿后:根據立地條件和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農則農、宜荒則荒的原則,對生態環境進行恢復和重建。對于克拉瑪依,覆土后可以種植鹽生草、駱駝蓬等適生種。石油管線的回收會破壞原有的地表植被以及管線沿線的土壤結構,回收后應當進行就地恢復和建設。盡可能恢復原有的生物群落,為荒漠生物提供適宜的棲息地[13]。
(4)油田在生產過程中灑落石油的治理:對井場地面生態會造成一定的污染,會產生石油滲漏到土壤,被土壤吸附造成污染,對于石油開采區地面造成的石油污染應當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消除污染。目前微生物處理技術是比較有效的方法,利用生物降解劑對油類有機化合物降解,使油脂氧化降解并成為微生物食用的物質,對油脂降解速度快,對地下水無二次污染,是較為理想的處理方法[14]。
(5)在石化企業中大力推進清潔生產:石化企業要不斷的改善管理,加快技術進步,采取減少排空等防止烴損失;對生產中產生的硫化氫氣體的有效回收與利用;煉化企業火炬氣的綜合利用工程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重新使用和循環利用盡可能多的廢物并進行廢棄物處理的優化管理工作;積極開發汽油、柴油清潔燃料生產技術,降低汽油硫含量和烯烴、芳烴、苯含量,降低柴油芳烴含量、硫含量和提高十六烷值的技術和工藝等方法,從而達到了回收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污染、清潔生產、保護環境的目的[15]。
(6)大力實施安全生產,防止污染事件發生:石油化工行業是一個容易產生污染的行業,若出現重大污染事件,將造成嚴重污染環境,直接威脅群眾健康,嚴重的將影響到社會穩定[16]。
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應該從提高人們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開始,面向公眾通過愛好和休閑等方式進行寓教于樂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還應切實加強對各級領導的教育,從野生動植物介紹、生物群落結構與功能、生態系統組成、自然保護區規劃和管理以及促進保護意識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授課和野外實習培訓,加強各級行政官員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能夠對野生動植物的有效保護以及自然保護區的有效管理起到積極的作用[17]。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法規調節著人們對生物和生態系統的行為和活動,健全的法律是維持生態的穩定重要手段,同時需要加大執法力度,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提高全民素質,增強保護意識,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11]。
克拉瑪依城市生態系統本身并不是一個完整的、自我穩定的系統,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依賴于其它系統支撐,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生物多樣性的支持。但是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人類經濟活動的不斷加劇,特別是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更加盲目地向自然界索取各種資源,一些負面效應逐漸顯露,使生物多樣性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所以,實現克拉瑪依的可持續發展,就要按照黨中央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將克拉瑪依建設成為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自然系統和諧穩定、生產可持續發展、法治健全公平正義、文化健康充滿活力、社會安定繁榮有序、民族地域特色鮮明的和諧城市,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騰飛與環境保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自然生態與人類生態的高度統一和可持續發展。
[1] 克拉瑪依市統計年鑒編委會.克拉瑪依統計年鑒2005年[M].北京:統計年鑒出版社,2006.
[2] 國家環保局.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R].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8:79-81.
[3] 楊 耿,曹東杰.金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之我見[J].上海農業科技,2005:10-11.
[4] 王惠恭.關于合理開發野生動物資源的探討[J].林業改革探索,1999,(2):9-11.
[5] 蔣志剛.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與持續利用[J].自然資源學報,1996,10(4):326-329.
[6] 王斌康,陳美娟,徐 岷.石油天然氣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J].科學決策,2003,(9):45-47.
[7] 范紅社.淺談水利工程建設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J].山西水利.2007,(1):113-114.
[8] 王 戈.新疆引額濟克工程西干渠及尾部反調節水庫的水土保持措施[J].水電站設計,1997,13(3):31-33.
[9] 顧孟迪,雷 鵬.以土地資源開發推動西部發展[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3,(1):101-102.
[10] 馮 鴻.旅游資源開發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研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0,16(1,2):94-96.
[11] 潘秀榮.城市園林建設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法和意義[J].上海農業科技,2006,(1):17-19.
[12] 張子忠.生態城市的精神生態建設[J].學術交流,2006,150(9):133-136.
[13] 陳 棟,鄒冬生.生物多樣性與農業可持續發展[J].廣東農業科學,2005,(5):70-73.
[14] 楚光明、潘存德、宋于洋等.克拉瑪依農業開發區外圍荒漠植被現狀及其恢復可行性分析[J].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4(3):280-283.
[15] 王世娟.加強環境保護促進石油石化企業可持續發展[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07,27(2):9-10.
[16] 侯天琛,董小香.城市生態轉型與生態城市建設[J].中國科技信息,2006,(4):114-121.
[17] 盛學良,王 華.生態城市建設的基本思路及其指標體系的評價標準[J].環境導報,20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