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吉松 新化縣溫塘鎮祥星煤礦
淺析安全投入與安全生產的關系
文/劉吉松 新化縣溫塘鎮祥星煤礦
煤礦安全投入屬于隱性成本。從表面上看,增加安全投入好像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沒有直接產生利潤,因此部分礦主采取能省即省、能拖即拖的做法,不愿意在安全方面予以足夠的投入。事實上,由于安全基礎薄弱發生的傷亡事故數不勝數。無數血的教訓充分說明,一旦發生重大傷亡事故,就可能給煤礦企業造成滅頂之災。
據有關資料介紹,每采掘百萬噸煤炭的死亡率,中國在2以上,而美國僅為0.039,印度為0.42,俄羅斯為0.34,南非為0.13,中等發達國家一般為0.4。中國因煤炭生產事故死亡的人數占全球煤炭生產死亡人數的80%以上,這與我們正在建設的和諧社會極不相稱。外國的煤礦安全事故為什么比中國少這么多?究其原因,最主要是舍得安全投入,生產自動化程度高,一線直接操作人員比例相對較低。筆者作為新化縣溫塘鎮祥星煤礦的法人代表,作為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安全投入與安全生產的關系有切身體會。
2003年以前,祥星煤礦由于資金困難,技術力量薄弱,管理經驗不足,一直采用原始、落后的巷道式采煤方法。采場控頂能力弱,通風管理困難,煤炭資源浪費大,安全環境差,職工勞動強度大,安全管理難度大,職工工效低,人平產煤不足0.2噸。為了改變這一落后面貌,近幾年來,祥星煤礦加大了安全投入,投資100余萬元用于主抽風機改造;投資80萬元購進工字鋼,進行井巷支護改革;投資100萬元安裝瓦斯監測監控系統;投資300余萬元購買單體液壓支柱及相關設備,實行單體液壓柱配π型梁炮工作面采煤工藝;投資200余萬元更新淘汰的機電設備;投資100余萬元安裝了地面瓦斯抽放系統;投資100余萬元進行職工的安全技術培訓。
現在,祥星煤礦已全面推行壁式工作面采煤方法和炮采工藝。實行工作面采煤,達到了減頭減面的目的,實行全負壓通風方式,解決了以前通風困難這一棘手的問題,改善了井下采場的空氣質量和工作環境,為預防瓦斯事故提供了有力保障;工作面進行正規循環推進回采,減少了煤礦煤炭資源的浪費,提高了煤炭回采率,回采率由原來的50%提高到了現在的90%以上;通過支護改革,推行壁式采煤方法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頂板安全事故,大大提高了煤礦的安全系數,提高了礦井的抗災能力;通過爆破落煤替代純手鎬落煤,大大減輕了井下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原煤產量由原來的年產3萬噸提高到現在的年產6萬噸以上;以鋼代木,支護強度高,有效預防了頂板冒落事故,提高了安全系數,減少了木材消耗,降低了生產成本。
大量的安全投入,從根本上保障了煤礦的安全生產,也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2008年至今,祥星煤礦累計產值超億元,上交國家稅費2000余萬元,實現利潤1000余萬元。近十年來,從未發生過一起傷亡事故。
大量事實證明,要想實現煤礦安全生產,必須依靠科技力量,改進采煤工藝,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加強職工的安全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廣大員工的綜合素質,努力改善井下的安全生產工作環境。而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有足夠的安全投入作保證。
煤礦安全生產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搞好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們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以人為本、安全發展,從根本上加大安全投入,夯實安全基礎,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提升礦井防災抗災能力,促進煤礦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