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占軍
(河北北方公路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企業要搞好機械設備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和健全相應的管理機構,明確制定各級機構、各個人員的具體職責,這是機械設備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組織保證。在公路工程建設項目中,往往存在點多線長,設備、人員調動頻繁的特點,而企業卻普遍存在著管理班子混亂,人員力量薄弱等現象。他們主觀地認為,機械設備管理是生產現場的事,管理部門與基層單位只局限于個別業務上的聯系,以致盲目地精簡機構、壓縮甚至取消設備管理機構及管理人員。由此必然導致管理層與操作層之間上下脫節,出現誰也不管的局面,致使設備管理工作很難實施。
(2)其次,相當一部分企業仍缺乏健全、嚴格的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對機械設備的維護臺賬、技術資料檔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無章可循,有的企業甚至在購買了新設備后,沒有及時或根本不入賬,設備糊涂使用,嚴重的甚至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1)現階段我國在施工管理模式上推行的是“項目法施工”,實質是在施工企業層面提高生產資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在各個項目部之間調控生產要素資源,創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的效益。而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在承攬工程后,將其部分或全部承包給項目部施工,項目部為了經濟效益盡量壓縮機械維修保養費用,機械設備保養差,把問題留給公司或下一個項目,較大程度的使用機械卻較少維修保養,這就很容易造成機械設備性能的下降,機械設備經常處于非最佳狀態,給機械的良好運行留下了隱患。
(2)目前大多數企業基本實行定人定機制度,卻忽略了定人保養制度,沒有把機械設備維修保養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到個人。正因為如此,操作人員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維修人員也是馬虎應付了事,當機械設備出現故障,操作人員與維修人員往往互相推卸責任。這樣,不但影響了施工效率,也增加了維修費用、運轉費用,同時也降低了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3)由于企業內部各個施工項目分布不均,工程進度差異較大,每個項目對機械的需求時間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同一臺機械在一個項目施工還沒有結束,下一個項目又要開始使用。對機械設備的需求不確定性和缺少計劃性使得公司內部不少機械設備在各個項目部之間的調運十分頻繁,機械管理部門無法將到保養期需要進行二保的機械設備及時進行維修保養。
(1)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再加上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現有的機械設備已顯得過于陳舊,其機械設備整體技術狀況已進入老化階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為了適應當前形勢,企業需要適當引進一些國內外較為先進的機械設備,以提高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但有些企業沒有根據自己企業發展的需要,未能科學地制訂機械設備的發展規劃和購置計劃,未能正確預測所引進機械設備的市場使用前景,導致所購設備不能滿足生產項目的生產要求,新置設備不能正常發揮其實際使用性能。
(2)有的企業為了追求設備的生產率,盲目購置一些大型設備,但又未能充分考慮所購設備會受到資源、市場消耗能力、搬遷運輸、環保、操作使用等因素的限制,投入使用后的運轉費用難以維持,以致設備平均利用率很低,不得不停機處理,這些都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1)相當一般分施工企業沒有建立起設備保養維護臺賬,有的企業雖然建立起了臺賬,要么沒有及時更新升版,要么臺賬內容與設備本體不符,形同虛設。沒有準確而有效的設備保養維護臺賬,更談不上按照設備保養維護手冊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了。
(2)施工企業都對施工進度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但往往對于機械設備的使用管理仍然只停留在口頭上,施工現場基本上沒有主管設備的人員,同時為了趕施工進度,增加效益,機械設備往往都是超負荷工作,在一個工地施工完,馬上被調到另外一個工地施工,中間沒有保養環節。影響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形成科學有序的機械設備管理體系,為此應確定分管設備的領導、設備施工所需的管理崗位并配備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提高處理一般故障和突發事件的能力。
(1)加強全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努力提高機手技術水平
在一切管理活動中,人是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實行全員全過程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機械事故的發生、減小設備停置時間,從而提高設備完好率。基層管理人員、駕駛員在提高設備完好率中尤其重要。基層管理人員在貫徹執行完好率的考核方面擔負著重要的角色;駕駛員是機械修理、保養、操作、使用最直接的控制者,設備技術狀況的好壞與他們密切相關。修理人員在維修控制方面也是極其關鍵的,他們的技術水平決定著機械維修時間的長短。因此,完好率的控制不僅是單位管理人員的控制,而是全員、全過程的控制,機手對一些新設備、新技術的要求知之不多缺乏了解,這就要求公司應加強機手及相關人員定期培訓、考核,努力提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
(2)實行定機、定人、定崗責任制,堅持持證上崗,嚴禁非崗位人員操作
為消除一切對機械設備安全不利因素,避免事故發生,要以多種形式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對事故的預見、防范和應急能力,從而提高設備完好率。
嚴格按照設備的操作規程及使用說明使用設備可以有效提高機械設備技術狀況完好率。例如,渦輪增壓發動機冷啟動注意事項:汽車發動機冷啟動后,不能急加油,應先怠速運轉三到五分鐘,這是為了使機油溫度升高流動性能改善,從而使渦輪增壓器軸承得到充分潤滑,易使增壓器轉子軸承、密封環等部件發生故障而停機,導致完好率下降。又如,施工現場常發現用油不講牌號、換油不講時間等不科學的做法,雖然其后果不會立即顯示出來,但卻嚴重影響設備的有效壽命,也給突發性故障埋下了隱患,間接造成機械完好率降低。
隨著機械設備運轉時間的增多,機械設備使用的經濟性、安全性越來越低,這個時候,企業應有計劃地更新、改造機械,逐步淘汰舊設備,對于達到報廢條件的機械,都要予以淘汰。對于工程急需,不能立即淘汰的機械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鑒定并進行相關實驗,確定能繼續使用的可以接著使用。伴隨著我國機械租賃市場的發展和完善,施工企業應適當向社會租賃通用機械,而將有限的資金重點投入到更新、改造專業機械設備上,逐步改變“大而全”的機械裝備現狀,這樣不僅解決了企業設備購置資金短缺的問題,避免企業施工高峰期設備不足和低谷時設備閑置的現象,而且提高了企業自有機械設備的利用率。
機械設備的強制維護是完好率的根本保證。不少項目負責人只考慮眼前利益,,短期行為嚴重,只注意產值與效益掛鉤,在設備管理使用上表現為“重用輕養”,為了趕工期、搶進度,而不按要求維護,此后不久設備極易在施工現場發生早期突發性故障影響設備完好率指標。
定期檢查是制定維護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通過必要的儀器設備來測定機械設備的技術狀況、劣化程度,確定機器的性能,決定其修理的內容和時間。特別是目前建筑業施工隊伍多元化、設備選用外租化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專業化的定檢定項維護就愈發顯得重要了。
(1)檢修:主路機械在施工中突然發生故障,為應急應采取簡易修理得方法。例如,我公司在邦寬公路建設中發電機組在作業時突然冒黑煙并有嚴重的敲擊聲,經拆檢發現發動機的第5缸活塞掉頭,因現場無配件更換,于是就拆除了第五缸的活塞連桿組,裝機后發電機組恢復工作。
(2)換件:工程機械野外作業,應盡可能地多帶一些易損件的備件,以使應急更換。
(3)堵漏:設備用久了,會產生漏油、漏水和漏氣的現象,應急堵漏,比較適合于滲漏的故障。
(4)捆綁:當工程機械上某處螺栓斷裂或滑扣而無法緊固時,可用鐵絲和木棒等貼敷綁扎,使其暫時恢復運行狀態。
(5)拆卸:在不影響工程機械運行的前提下,可拆抻掉暫時不用且已損壞的機件。
(6)短路:若工程機械起動系統或控制電路中的某個元件損壞后,既不能修復又無備件更換時,如使用情況允許,可考慮將其短路相接,應急使用。待有條件時必須立即更換損壞的元件,以防出現新的故障。
(7)補充:低壓液壓油管損壞后,可用其他管材使其恢復原有長度,以方便應急搶修。
(8)替代:當工程機械某一零部件損壞使其不能工作時,可用車上暫不影響工作的其它零部件或就地取材制造的零部件來代替。
配件的及時供給、合理庫存量也是快速恢復機械使用,提高完好率的一個因素。配件的庫存量要根據機械設備的多少來核定,同一種設備配件的庫存宜以一臺設備的庫存量來定。庫存還要應根據機況進行確定。要建立健全領用制度以便于及時查找、保證供給。此外,優質的配件對修理質量有嚴重影響,間接影響設備完好率。
總結經驗,我們深刻體會到提高機械設備的完好率是一個系統過程,需要各方面人員的全面參與、積極配合,作好設備的管、用、購、養、修、供等各項工作,并且能充分的統一協調。緊緊抓住搞好設備現場管理、強化維修保養的中心工作,都要重視各級管理人員技術素質的提高。只有這樣,提高機械設備完好率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1] 張吉全.水電部隊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人民長江,2009,40(12).
[2] 范正清,邵明建.提高設備完好率利用率的探討[J].Road Machinery&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2001,18(1).
[3] 裴暢茂.淺議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機械化[J].山西建筑,2004,(10).
[4] 文強.提高機械設備使用性能的方法[J].煤炭技術,2008,27(1).
[5] 趙武.淺談施工機械設備使用及維護管理制度[J].山西科技,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