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威,黃洪濱
(農墾總局交通運輸局)
(1)農村客運市場準入機制不完善。前幾年,客運市場一度大門敞開,出現了運輸市場經營主體的多、小、散、弱,運輸市場集約化、組織化程度低,經營方式落后,競爭無序,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最突出的是,當前農村客運普遍存在承包或掛靠經營,車輛產權不清,矛盾突出,給行業管理和客運市場規范帶來相當大的難度。
(2)客運線網和運力配置不合理。經營者片面算追求經濟利益,熱線大家爭著上,最后導致運力嚴重過剩,而冷線無人開,給群眾出行帶來困難。熱線過熱,冷線過冷,運力浪費和不足現象同時存在,使運輸市場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農村客運的發展滯后于公路建設,個別連隊存在職工群眾“乘車難、難乘車”的問題。隨著墾區通鄉公路,通村公路的修通,仍有很多偏遠居民點沒通客運班車。主要原因還是客流量少,班車票價低,客運線路低收入,農場對客運車輛不補貼,營運客車在市場化運作下很難生存發展。農村連隊職工群眾出行難的問題不能完全解決。
(3)客運資源配置方法比較落后。現有的客運資源配置以單純的行政手段為主,忽視了市場調節作用,市場力量不能在優化配置市場資源方面起到基礎性作用,以致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失效,有限的客運資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和發揮,客運站總量不足,墾區二級以上客運站11個,其余為三、四級站,三、四級客運站大多設施簡陋,功能不完善,個別農場還沒有建客運站,部分管理區、居民點還沒有建客運停靠站,客運站基礎設施與墾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存在差距。無法滿足廣大農場連隊職工的出行需要。
(4)客運安全還存在隱患。連隊、農場內客運線路低收入是制約客運班車更新的主要因素。農場客運市場還存在老、舊、破車,車輛舒適性和技術性能達不到要求。
(5)墾區出租市場服務質量不高。具體表現為:少數出租汽車經營者經營行為不夠規范,拒載乘客、繞道行駛欺騙乘客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部分駕駛員著裝不整潔,儀表不端莊,說話不文明,部分車輛車容車貌不夠整潔,車座骯臟破損現象仍然存在。
(6)出租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墾區現有2100余名出租車司機,大多為下崗和待業人員,文化層次整體不高,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其中有一半為雇傭司機(俗稱“賣手腕”),部分司機違章的現象和不文明的行為相對較多,制約了出租汽車服務質量和行業文明程度的提高。
(7)非法經營現象仍比較突出。少數自用車主非法進入出租汽車市場與合法經營者爭搶客源,侵害了廣大出租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市場經營秩序,危害市民出行安全。雖然,農墾運管部門進行多次專項打擊,有效遏制了非法經營活動的蔓延,但在高額利潤的驅動下,非法經營活動在一定范圍內仍然存在,影響了墾區出租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1)優化農村客運資源配置,優化運輸市場主體。資源優化配置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是墾區客運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要求。當前,墾區客運市場正處于一個良好的轉型期,墾區客運市場發展到今天,已基本完成了量的積累。墾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要求墾區客運實現由量到質的轉變,完成行業升級,其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優化配置資源。首先是優化運輸市場主體。全面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的實踐證明,集約化、公司化經營是穩定墾區客運市場,促進墾區客運健康持續發展和提升客運服務質量行之有效的經營模式。因此,客運市場競爭機制,客運資源的分配必須與企業的實力與信用掛鉤。只有這樣,有限的客運資源才能為生產效率最高的使用者所掌握,有限的資源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優化經營主體的途徑主要有三種方式。
(2)優化客運線網和運力結構。為了切實解決農場職工群眾“乘車難、難乘車”的問題,提高農村客運通車率,我們要積極推廣大慶市發展農村客運的成功經驗,全面推進墾區客運網絡化建設。
(3)提供政策扶持,促進墾區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交通局將根據各分局客運市場的實際情況,在政策上給予扶持。
①在規費征收方面,提供優惠政策。對新開通的場內客運班車,按省局要求適當減免征收運管費、客運附加費;降低經營者的運輸成本,激發經營者開通場內客運線路的積極性。
②簡化審批手續,對申請新增場內客運線路的經營者,實行“三優先”的優惠政策,即優先辦理開業手續、優先審批客運線路、優先辦理營運證牌;
③降低客運市場準入標準,放寬購車標準,對從事冷線和場內短途客運班車不一定是新購置的車輛,只要申請投入的車輛技術狀況達到規定的要求,就可以批準上線,予以許可準入;對已開通的市縣交叉線路、場內客運線路,經運管部門同意可以通過延伸到比鄰居民點等方式運營,解決一定區域內居民點旅客運送問題;建三江分局前進農場新增農場至連隊面包車,票價1元,循環發車,深受當地群眾歡迎。
④根據旅客流量、流時、流向等實際情況,對基礎條件相對好,且有發展潛力的管理區和居民組,因勢利導、因地制宜,采取區域滾動發班、定線循環、等靈活的營運方式。牡丹江農墾分局將八五八農場至虎林客運線路車輛由原大型客車全部更新11座客車,循環發車,增加發車密度,減少旅客候車時間,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加大資金與政策投入,加快農場客運場站建設。我們要引導各農場要轉變思想觀念,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加快農場小城鎮建設的高度考慮,按照統一規劃、協調發展、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市場運作,集約經營、規范管理的原則,依托公路網建設,全面推進墾區客運站場建設。
(5)加強管理,促進客運網絡化建設順利進行。
①積極做好客運網絡化建設試點工作。我們要對轄區客運市場情況進行調查和摸底,了解目前墾區客運市場的基本情況,旅客流量及流時和流向等方面情況,制定墾區客運線路的長期規劃和近期規劃;要根據市場調研的情況,本著盡量減少矛盾,在班線客運車輛少的農場,選擇2~3條農場場部通管理區和居民組的客運線路,計劃每條線路發展2~3臺微型面包車,采取定線循環的方式,發展便民車,堅持成熟一條線路發展一條,并逐漸在各分局、農場進行推廣。
②積極爭取農場對客運支線給予一定補貼,來解決農場職工群眾出行的問題;使客運市場得到均衡發展。
③嚴把便民車的市場準入關入手,投入的車輛必須達到營運車輛的技術要求,安全設施齊全,按時參加技術等級評定和二級維護檢測,決不允許淘汰的不合格車輛從事農場便民客運。
④嚴格規范出租車市場的管理。對墾區的出租市場加強宏觀調控,嚴格控制出租車(特別是微型面包)的發展。對現有營運手續齊全的場內面包車經營者,將鼓勵其改變原有的經營模式,在新增的客運線路上,采取定線循環的方式,積極參與便民客運。
⑤嚴厲打擊非法營運、規范經營行為,凈化市場經營環境,維護市場經營秩序。在積極發展農場客運網絡化的同時,將加大稽查力度,強化客運市場秩序的整頓,嚴厲打擊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超員載客、中途倒客、出租車合乘、違價違規等違法行為,維護運輸市場的良好秩序;對新增的便民客運線路,要保證“開得起、留得住、有效益”,保障合法經營者的正當權益,為大力發展墾區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6)出租車發展加強宏觀調控,促進行業發展。首先應建立出租汽車行業管理領導負責制。出租汽車行業管理工作應在農墾總局的統一領導下,同公安、財政、工商、審計、建設,價格、勞動保障、質檢、環保、信訪等部門加強協作配合,交通部門主要負責的領導體制和行業管理格局,切實加強對出租汽車行業的管理。其次是加強對出租汽車行業的宏觀調控,建立健全準入退出機制。
①科學控制出租車數量。對出租汽車市場的供需情況進行調查,制定出租汽車市場發展規劃,并納入本地城市發展的總體規劃,合理確定本地出租汽車發展速度和規模。
②建立健全出租汽車運輸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嚴格把好市場準入關,并依照有關規定;建立和完善出租汽車行業退出機制,完善出租汽車行業新陳代謝能力。
(7)加強市場監管,規范經營行為。
①嚴厲打擊非法營運,爭取農墾總局的支持,由總局牽頭,交通、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互相配合,形成市場監管合力,從牌照源頭查起,堅決取締黑車、套牌車、摩托車非法營運行為,凈化出租汽車市場經營環境。
②規范經營行為。建立和完善市場監管機制,采取源頭管理和路面稽查相結合、定點稽查和流動稽查相結合、白天稽查與夜晚稽查相結合方式,加強對出租車市場的監管,嚴厲查處和打擊各類違章違規行為,維護出租車司機和乘客的正當權益,建立乘客投訴渠道,對乘客投拆的問題認真核查,認真處理,及時答復,逐步提升出租汽車服務水平。
(8)倡導優質服務,提高服務質量。
①深挖活動載體,持續開展出租汽車優質服務主題實踐活動。
②加強宣傳,弘揚文明新風。注意培養和樹立行業內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的優秀駕駛先進典型予以表彰;對行業內強拉強運、故意繞道、途中甩客、違價“宰客”等不文明行為,依法進行嚴肅處理,并在新聞媒體上給予曝光。
③在行業內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在政策制定上,對文明經營、優質服務的企業和個人給予適當優先照顧,對野蠻經營、服務質量惡劣的企業和人員進行適當限制。從而調動出租汽車企業和從業人員文明經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9)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①加大培訓力度。根據目前行業的實際狀況,指導和督促企業建立定期培訓機制,通過對從業人員法律法規、職業道德、服務規范、安全行駛的培訓教育,不斷增強司機的文明意識、服務意識。
②嚴格從業標準。嚴格執行駕駛員資格的有關規定,完善持證上崗制度,嚴把從業人員準入關。
③加強對雇傭司機的管理。要求出租汽車公司對雇傭司機建檔建制,配合運政管理機構加強管理,有效約束雇傭司機的服務行為。